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余卓钰 龙岳林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摘 要] 在国家号召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湖南省经济发展迅速,作为湖南省内重要的生态经济打造区的洞庭湖区自然备受关注。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其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渥,而且交通便利、人文历史背景和湿地资源丰富,是一块发展旅游产业不可多得的宝地。如何利用这块宝地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湖南省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洞庭湖区产业发展概况,探讨如何促进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关键词] 特色旅游;旅游产业;洞庭湖区

1 洞庭湖区产业发展概况

洞庭湖是湖南省的“母亲湖”,同时也是中国耕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由于洞庭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洞庭湖区既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经济区,也是湖南省内最有活力的发展地区之一,由最初的单纯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向靠拢,经济效益明显,为湖南省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虽然现在湖区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及最大的水稻种植区,但为了保障以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湖区发展之间的平衡需得到重视,使洞庭湖区“鱼米之乡”的美誉继续流芳百世。

2.1.1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府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有了政府政策的倾斜,可以反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其为空巢老人在内所有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吸引外出工作的子女返乡,让空巢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对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在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38例转移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4例,女性24例;年龄27~78岁,中位年龄55岁。3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肿瘤TNM分期均为IV期;肿瘤远处转移至肺32例,肝3例,骨8例,腹腔淋巴结5例;转移淋巴结数目1个3例,2个10例,3个22例,4个及以上9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能状态评分0分者10例,1分者15例,2分者8例,3分者5例。

2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2.1 洞庭湖区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多功能农业,指的是农业能提供相关农业产物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等获得的经济效益,关注当地农业文化传承与发展而获得的文化效益,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及当地农田景观保护而获得的生态效益,以及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农民生活等而获得的社会效益。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洞庭湖区发展绿色的、可持续的多功能农业十分必要,也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保障。参考全球多功能农业的发展策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需要以发展多功能农业为重心,选择以环境保护农业、休闲体验农业、文化感知农业、循环能源农业和创意创新农业为主题的发展模式[3]。休闲体验农业、文化感知农业及创意创新农业重在体验与感受。不管是以渔民生活为契机打造农渔生活体验及相关美食体验特色农产品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品牌,还是深挖洞庭湖区人文历史文化和湿地文化来打造唤起湖区人民共鸣甚至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活动,都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意,这对于洞庭湖区的未来发展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发展多功能农业,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2.2 以发展旅游为出发点的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洞庭湖区旅游业发展形势不佳,政府各部门、地方各企业都不重视发展旅游业,这样导致洞庭湖区旅游活动体验零散、服务体验不足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未来的洞庭湖区建设,应以发展旅游业为出发点,加强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互补成长。首先是高新技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次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如文化产业、农业生产产业等的融合,最后是旅游产业内部的合作共生。在如今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政府及湖区人民应适度了解相关网络信息,通过网络提升洞庭湖区知名度;同时,洞庭湖区服务业应更多地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延伸,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4];旅游业内部各种小产业应互帮互助,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体系。总之,洞庭湖区的旅游资源值得深挖,如何把握住这块旅游宝地,是政府及湖区人民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3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展望

3.1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的下一步细化设计有待研究

当前,关于洞庭湖区旅游产业的研究大都只停留在产业阶段,对于产业如何选择、各产业如何融合已经有了十分详细的论述。整个湖区旅游产业的设计方向也有了大致清晰的方向,但如何进行下一步更细致的设计有待研究。比如,前文讲到的以渔民生活为契机打造农渔生活体验及相关美食体验特色农产品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品牌的问题。洞庭湖区的渔村应如何在原有已建成的村落基础上重新打造,渔民生活是否会被旅游游客而打乱,如何在设计中使得渔民在保持自己原有生活节奏的同时游客有较好的休闲体验,可设计哪些体验活动并让这些活动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故事性的,这些都是在明确洞庭湖区旅游产业发展大方向之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5]

3.2 基于乡土价值观及以人为本理念进行特色旅游产业规划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在进行洞庭湖区特色产业规划设计时,应把注意力回归到人本身。一个好的设计,是设计师、政府、企业、当地人民共同合作的产物。现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青壮年人口流失的问题,如何重塑湖区人民的乡土价值观,是设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及相关组织可以选择性开展景观论坛和座谈会等,向湖区人民普及关于洞庭湖区历史背景和未来建设发展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信心[6]。其次是建设者应考虑长期生活甚至永久生活在洞庭湖区人民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开发建设。基于乡土价值观及以人为本理念进行特色旅游产业规划设计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有人情味的设计是非常吸引人的,游客更看重的是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

4 结语

在进行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设计之前,应对这个地方相关产业、文化背景、自然地貌等进行深入的调研,不要只停留在图纸的表达上。图纸表达背后对于问题解决措施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玲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2]刘励敏,刘茂松.大湖生态经济区多功能农业发展对策探讨: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6):169-171.

[3]许清清,黎定军.发展旅游,推进洞庭湖区产业融合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6(6):62-68.

[4]陈国生,陈晓亮,赵晓军.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2012.

[5]柳思维.加快建设环洞庭区域旅游产业带来的思考[C]//首届中国湖泊论坛,2012.

[6]李松龄,李娜.洞庭湖区域产业结构研究:问题、原因、思路与建议[C]//2011洞庭发展论坛文集,2011.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27-30-2

作者简介: 余卓钰(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 龙岳林(19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生态。

标签:;  ;  ;  ;  

洞庭湖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