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危化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苏进学

东营市赫邦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091

摘要:工业过程中用于识别危险和操作性问题的一种安全分析技术称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简称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在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中广泛应用。本文对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做简要的介绍,结合本人所在危化企业的实际,对其在危化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危化企业;实践;应用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危化企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农药化工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和辨别已经存在的高危型装置的潜在的危险因素,避免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危险化学品爆炸,火灾,有毒气体挥发,强腐蚀性液体泄漏等等。笔者所在企业既有高分子聚合装置,也有合成、油品加氢及分馏等精细化工装置,大部分装置设计之初未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近期,组织对涉及危化品生产、经营的装置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准确识别了一些潜在危险因素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安全管理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1.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常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应该是一个由多个学科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以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状态参数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偏差为导向的分析过程,首先需要将流程根据功能、设备等要素分为若干节点,而后考虑各个节点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使用引导词和工艺参数进行匹配,针对每个偏差,分析其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应的安全措施,危害程度,是否需要提出整改建议等。

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危化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2.1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精馏塔中的实践和应用

化学工业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单元操作就是精馏装置,因此精馏塔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每套装置的重点单元。以笔者所在单位的精馏塔为例,该精馏塔以乙烯芳烃抽余油为主要

原料,塔顶安装安全泄压阀,避免塔内的压力超过设计压力。精馏塔中最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便是塔内超压,即塔内的压力超过设计的压力。针对塔内超压造成的原因,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可以很好的说明塔顶的冷凝能力不足和塔顶的安全阀失效并伴随塔顶冷凝能力不足这两点原因。

塔顶的冷凝能力不足会使大量蒸汽在塔顶迅速聚集从而使塔内的压力迅速升高,然后,蒸汽通过塔顶的安全阀排到塔外,从而使塔内的压力趋于平衡。与此同时,塔顶的回流明显的降低,塔顶连续不断的向外排放蒸汽,从而造成塔顶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塔内的压力高于正常的操作压力,塔顶排放的气体有可能污染环境甚至造成蒸气云爆炸事故的发生,危及到人体安全。

塔顶的安全阀失效并伴随塔顶冷凝能力不足,塔内的压力片刻便显著升高,远远超过设计压力,除了会造成塔顶的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均降低,塔内的压力高于正常的操作压力外,还会造成气体在塔顶聚集,塔体的破裂等。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可以实现分析偏差的定量化,从而建议的措施更加真实有效;分析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系统中设置的参数可以随时的更改,对多种偏差进行分析;分析模型可以重复利用,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分析的时间。

在笔者所在企业在本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中,共发现Ⅲ级风险(高度风险,难以容忍)2项、Ⅱ级风险(中度风险,在控制措施落实的条件下可以容忍)问题12项。以上这些问题,均为日常巡查、检查中难以发现的,通过落实防范措施和整改,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工作人员误操作中的实践和应用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开车、停车和事故应急处置都有相应的操作步骤,其化学反应温度、流量、压力等状态参数及物料的输送,能量传递和反应的条件等,由于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降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会酿成安全事故等重大问题,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需要将所有的步骤信号进行全排列,每个排列组合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分析方法很好,但是工作量非常大。每个工人的误操作的概率并不大,但是所有的操作失误的概率组合在一起,则每个排列组合的概率就不相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可以对这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划分组合的风险等级,从而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步骤:首先,进行初步的分析,确定完整的操作步骤;其次,对每种可能进行排列组合,并计算每种组合发生的概率值;然后,分析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确定事故的风险等级,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实践和应用中的问题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的时间相对比较短,企业对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的认可程度也不同。笔者所在单位内部亦存在类似问题,大部分人对危险与可操作性

分析不了解,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因此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随着国家的相关安全政策、规定的不断出台,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作为一种对工艺设计、操作变更等进行危害识别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在应用和实践中,

一些企业的安全意识仍旧比较淡薄,企业中的高管以企业资金紧张等原因,对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不认可,认为这些根本就是多此一举。这些都是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的应用

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

存在一些企业产生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设计单位和安全评价公司的责任,与自己的公司没有关系,没有必要花这份心思和“冤枉钱”。还有一些企业对“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危化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的认识比较片面、不重视,把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当做是一种低端的分析技术,进而很潦草的得出结论,进行简单分析总结。然后将这种简单肤浅的结果反馈给企业中的高管,造成企业中高管的错误认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和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分析。某些企业因为人员紧张等原因,通常都把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交给某个人来独自完成,这样就有可

能导致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陷,如果能够组织工艺、设备、仪表、安全等各专业人员共同来完成,可能就会更加的完善,进而降低危险系数。充分的时间也是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必要条件,能够保证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更加细致、谨慎、认真,加快速度往往就会导致遗漏或者分析不够充分,从而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总之,大力推广“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危化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全面认识到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必要性,了解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可能会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管理制度,提高技术管理人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部门人员和资金投人,保证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能够顺利的运行,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杜廷召,田文德,任伟.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J].现代化工2010 (07): 90-93.

[2]张健.基于动态模拟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精馏塔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 (08): 1029-1032.

[3]高金吉.化工生产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8 (08): 35-39.

论文作者:苏进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在危化企业中的实践与应用论文_苏进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