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办高校教学资源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探讨论文_张伟

基于民办高校教学资源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探讨论文_张伟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民办高校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当前大部分的公办高校都在着力于将学生朝着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发现公办高校无法承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因此民办高校在这种背景下,就担负起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及教育工作。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模式转变,劳动密集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农民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能否优化升级。作为知识前沿的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提升培训的总体水平,助推农民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关键词:民办高校 新生代农民工 区域经济

伴随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新时期,没有接受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农民工难以满足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因此,为农民工实施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显得尤为紧迫。探索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需求,利用民办高校教学资源为其提出更加新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以期能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

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职业教育,无论是就农民工个体而言,还是就企业及社会而言,都有着巨大需求。

(一)就新生代年农民工个体而言,职业教育是他们获取职业技能知识,提升自己就业水平,扩展器职业发展路径的需求。根据已有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大多数从事着低门槛的体力劳动性工作,虽然这些工作能满足他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但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对此,要获得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民办高校就应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相关的培训。

(二)就企业来说,员工的职业整体素质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鉴于绝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技能水平偏低,达不到企业较高的招工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和民办高校进行合作,给予现有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最大程度挖掘职工的个人潜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就社会而言,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着城市非农业产业转移,城乡劳动力的结合,为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及技能水平提出更适合城市用工标准的职业要求。毫无疑问,为了缩小入迁城市新生代农民工与本地职工的差距,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就离不开民办高校对新生代农民工知识及技能方面的技能教育。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现状

(一)农民工培训动力不足。

目前,农民工培训各方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民工培训工作无法有序开展。首先是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并未投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农民工培训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但是周期长、耗资大,各地政府缺乏热情,相关补助在高额培训费用面前也往往是杯水车薪,导致农民工培训的普及面较小。其次用工企业普遍不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培训耗资大且难以直接创造利润,因此企业普遍“重使用轻培养”。企业现有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劳动安全和劳动纪律方面,忽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长期发展。另外,农民工自身参与培训的愿望不高。农民工进城前接受过培训的比例很少,进城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收入较低,没有时间也不愿意投入时间和资金接受行业培训。同时,目前的农民工培训以技术技能含量低、成本低廉的职业培训为主,社会认可度低,就业前景和质量难以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也正是农民工培训缺乏吸引力的一个直接原因。

(二)培训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

目前,政府提供给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内容互相重叠且实用性不强,无法适应农民工的真正需求,客观上降低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热情。并且为农民工培训的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高校被动参与“阳光工程”、“扶贫工程”等农民工培训项目,但很少会制定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计划、课程目标,培训教材,培训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形式进行。农民工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很难听懂,也很难从培训中真正得到所需要的技能。所以,即便有些政府免费提供的培训,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也不大。

三、民办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的职能演变,从最初的教学,发展到与科研相结合,再发展到为社会服务,并最终将社会服务与社会融为一体。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受到的人才“瓶颈”限制更加突出,对劳动力的需要已由单纯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对相关培训的内容和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民办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是其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也能够使得理论研究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民办高校社会声誉。所有这些,使得民办高校在参与农民工培训中能够比较系统的开展。

四、民办高校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服务区域经济的路径

(一)服务社会,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办高校在处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的关系上,往往存在重教学科研轻社会服务,重理论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的倾向,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却无法充分使用。高校需要“引进来”农民工,让他们走进校园,分享教育资源,将学校教育设施与社会的公共教育设施相结合,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各类设施。同时,高校还要“走出去”,服务地方,建立开放的社区教育体系,倡导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建立制度,实现农民工培训的多元化发展。针对农民工学习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民办高校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农民工的意愿分层培训;优化配置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培训工作,使农民工培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民办高校需要科学安排农民工培训项目。另一方面,培训教学应尊重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建构真实的教学情境、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知识教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地实践相结合,注重方法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合作,努力推动农民工就业。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为此,园区内高校须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合作。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集团或城市的密切联系,建立稳定的劳动力输出与输入关系,互为基地。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农民工可以在园区内的高校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实践理论知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完善与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标准体系。建立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制定各方都乐于接受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职责。

结语:

目前,我国普通公办高校提供的主要是学历教育,农民工培训并未纳入教育体系中。同时,教育部门对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没有预算拨款,也缺乏高校参与培训的具体落实措施和监督。民办高校应该主动积极地承担其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农民工培训中,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和谐发展,真正体现民办高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为农民工打开一扇窗[N]. 沈峰.广西日报. 2018-08-15 (002)

[2] 就近务工农民工就业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车蕾,杜海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3] 市民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终身职业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研究[J]. 唐羚,郑爱翔.成人教育.2018(09)

基金项目:论文为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7B560011。

作者简介:张伟(1969—),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冯国海(1982.07—),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4

标签:;  ;  ;  ;  ;  ;  ;  ;  

基于民办高校教学资源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探讨论文_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