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凡诺配合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

利凡诺配合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

一、利凡诺尔加服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苟菊瑞[1](2014)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对171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双米)终止1016孕周妊娠(简称引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6例效果良好,5例失败。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终止1016孕周妊娠。

阮和云,殷俊峰[2](2014)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60例中孕引产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在中孕引产中的优点。方法:选取两组病例,A组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者60例;B组单用利凡诺腔内引产者63例。观察两组患者总引产时间、分娩过程中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胎盘残留或粘连程度。结果:使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的中孕引产者在胎儿娩出期间疼痛明显减轻,胎儿娩出时间较B组明显少,产后出血量无明显改变,产后胎盘残留或粘连明显少,100%引产成功,B组3例引产失败,改用其他引产方式。结论:中孕引产使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用利凡诺临床效果好。

冯永全,张晓丽[3](2014)在《米非司酮配伍大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14~27周瘢痕子宫妊娠10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米非司酮配伍大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1427周瘢痕子宫妊娠临床效果。方法:210例1427周瘢痕子宫妊娠需终止妊娠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2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大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尔羊膜腔内穿刺注药术。观察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疼痛程度、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转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对象在年龄、孕周、引产效果、出血持续时间及转经情况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引产时间、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大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1427周瘢痕子宫妊娠效果明显优于利凡诺尔羊膜腔内穿刺注药引产术,是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杨芬[4](2013)在《米非司酮临床妊娠终止应用近况》文中指出米非司酮为抗孕酮和抗糖皮质激素甾体类药物,有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小等特点。米非司酮在临床上不仅能够干扰子宫膜和蜕膜靶器官水平的孕酮,终止早、中、晚期妊娠,用于死胎引产和避孕。还能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以及异位妊娠等常见疾病。由于米非司酮在体内外都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终止49d内早孕,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批准[1]。为了让米非司酮在妊娠终止临床应用方面有更多的了解,笔者对其

王小汤[5](2013)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85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孕16~28周的孕妇1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 mg,随后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每12 h 1次,共3次;对照组患者仅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比较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清宫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为(11.50±5.15)h、总产程为(8.35±4.20)h,对照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为(27.05±8.40)h、总产程为(18.20±6.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量两组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86%,而软产道裂伤发生率(0)及清宫率(35.29%)分别低于对照组(10.00%和65.71%)(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与单纯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相比,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能加快终止中期妊娠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缩短总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清宫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终止中期妊娠。

沈春芳[6](2011)在《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乳酸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终止14~27周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计划生育和医学因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80例。随机分为常规引产组即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及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的同时加服米非司酮(对照组),比较2组引产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分别为观察组为(42.18±14.35)h和(10.45±2.56)h。对照组(31.48±10.08)h和(5.57±3.10)h。有显着性差异(P<0.01)。引产成功率均为100%,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乳酸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软化,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增加引产成功率,且经济方便,易于患者接受,减少患者痛苦,可广泛用于临床。

舒华英[7](2010)在《利凡诺尔加服米非司酮引产10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利凡诺尔加服米非司酮对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中期妊娠引产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100),在常规量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后,立即顿服米非司酮片150 mg;对照组(n=100),采取常规利凡诺尔引产,不加服任何药物。结果观察组100例均一次引产成功,对照组有1例72 h复针才引产成功,余99例一次引产成功;2组无一例发生胎盘早剥、产道裂伤、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加服米非司酮后宫缩开始时间和产程明显缩短,宫腔残留物比对照组减少(均P<0.05);产后出血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尔加服米非司酮的引产效果确切。

郭金莲[8](2010)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122例中期妊娠的孕妇引产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1例,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B组61例,给予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尔引产。结果:A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不全流产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A组腹痛较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少(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效果明显优于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尔引产。

钱梅仙[9](2007)在《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尔引产12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后加服米非司酮对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中期妊娠引产者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于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后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纯利凡诺尔引产,观察2组引产效果。结果米非司酮组平均引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率、清宫刮出物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尔引产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有效率,减少并发症。

颜素珍[10](2006)在《利凡诺尔引产致阴道后穹窿裂伤1例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利凡诺尔加服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凡诺尔加服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孕产史
    1.3 用药前检查
    1.4 引产方法
    1.5 效果判定标准
    1.6 随访
2 结果
    2.1 引产情况
    2.2 产时及产后1 h出血量:
    2.3 随访情况
        2.3.1
        2.3.2 双米出血天数
        2.3.3 双米引产对月经量影响
        2.3.4
3 讨论
    3.1
    3.2
    3.3,

(2)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60例中孕引产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米非司酮配伍大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14~27周瘢痕子宫妊娠10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用药观察及随访:
    1.4 效果评定:
    1.5 疼痛程度分类: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生物学特征:
    2.2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见表2。
    2.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3。
    2.4 引产时间比较:
    2.5 出血量比较:
    2.6 胎盘胎膜娩出情况比较:
    2.7 出血时间及转经情况:
3 讨论

(4)米非司酮临床妊娠终止应用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妊娠终止
2 中期妊娠终止
3 晚期妊娠终止、死胎引产

(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8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6)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用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2]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疗效比较
    2.3 药物不良反应
    2.4 并发症
    2.5 产后处理
3 讨论

(7)利凡诺尔加服米非司酮引产10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产的诊断及评定标准:
    1.4 观察项目: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引产效果:
    2.2 妊娠组织排出时间:
    2.3 并发症状:
3 讨论

四、利凡诺尔加服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临床观察[J]. 苟菊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12)
  • [2]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60例中孕引产中的临床分析[J]. 阮和云,殷俊峰. 吉林医学, 2014(25)
  • [3]米非司酮配伍大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14~27周瘢痕子宫妊娠102例临床观察[J]. 冯永全,张晓丽. 吉林医学, 2014(16)
  • [4]米非司酮临床妊娠终止应用近况[J]. 杨芬.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4)
  • [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85例[J]. 王小汤. 中国药业, 2013(05)
  • [6]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意义[J]. 沈春芳. 中外医疗, 2011(06)
  • [7]利凡诺尔加服米非司酮引产100例临床分析[J]. 舒华英. 实用临床医学, 2010(09)
  • [8]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临床分析[J]. 郭金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0(02)
  • [9]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尔引产120例临床分析[J]. 钱梅仙.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7(04)
  • [10]利凡诺尔引产致阴道后穹窿裂伤1例的临床分析[J]. 颜素珍. 实用医技杂志, 2006(05)

标签:;  ;  ;  ;  ;  

利凡诺配合中药引产5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