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新进展论文_范良勤

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新进展论文_范良勤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 637000

【摘要】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平党政军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57-01

一.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

二.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扣,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和浩特气性喉喘呜;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此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体征:

1.本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亦口周和口唇发绀。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体检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肺部体征主要为喘鸣音,叩诊可呈鼓音,喘憋缓解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为可触及肝脏和脾脏。由于喘憋,PaO2降低,PaCO2升高,SaO2降低而致呼吸衰竭。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周至2周。

2.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60~80次,甚至更快,心率快可达到每分钟160~200次,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安全提示

▲饮食宜忌

1、忌食腥腻之物:腥发之物,特别是海腥类,如带鱼、黄鱼、虾、蟹等,除助湿生痰外,还可引起过敏;油炸排骨、烤羊肉串、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多食损伤脾胃,易助湿生痰。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香湿燥之品,易于化燥,增加痰液黏度,可伤及肺阴,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恢复不利。故应禁食辣椒、咖喱、胡椒、羊肉、狗肉、大葱、白酒等。

3、宜用食物:生姜、杏仁、萝卜、蜂蜜、梨、藕、青果、丝瓜、桔子、冬瓜、青菜、枇杷、芝麻、柿饼、胡桃仁、薏米仁。

▲饮食调理

1、补充蛋白质:瘦肉、豆制品、山药、鸡蛋、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食物中含优质的蛋白质,应多吃。

2、补充维生素:为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故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3、增加水的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

4、清淡、低钠饮食:清淡、低钠的饮食能起到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这类食物还可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量。

5、适当进食葱和蒜:葱和蒜能抑制脂肪氧化酶,减少机体释放炎症介质,对过敏体质的人较好。

6、依据病情的寒热选择不同的食物:如属寒者用生姜、芥末等;属热者用白菜、茼蒿、萝卜、竹笋、柿子、梨等;体虚者可用枇杷、百合、胡桃仁、蜂蜜、猪肺等。

7、忌生冷及咸食:忌食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冰镇汽水、凉拌菜等。这类冷食有碍脾胃,对水湿运化不利,可聚湿生痰,从而使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咸食可使体内水钠潴留,加重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

护理方法

1、环境的调整: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中央空调温度22~24,湿度55%~65%,保持患儿安静,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耗氧量。

2、氧疗法:对气促,发绀,低氧血症(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在4.7~9.3Kpa,二氧化碳分压在6.6~12Kpa)患儿给予氧疗,中心供氧浓度;1~3岁0.5升/分,4~7岁1升/分7岁以上1.5升/分。重度缺氧2升以上,面罩或头罩吸氧4~6升/分。同时注意用氧安全。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神志,意识,紫绀等随时调整给氧浓度。

3、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4、发热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四肢肌张力等,有高热惊厥史预防抽搐的发生,加床档防坠床。主要采取物理降温,例温水擦浴,冰袋冷敷,冷盐水灌肠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冒。必要时静脉补充足够的水份。

5、补充营养和水分: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饮水,流质饮食为主,指导家属准确添加辅食,如水果汁。蔬菜水及其他营养物。并观察消化吸收情况。

6、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

7、基础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喂奶进食后多饮水,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炎,鹅口疮,促进食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情况,预防褥疮。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特点为气管、支气管的解剖上比较狭窄,病毒感染后,因粘液潴留,黏膜肿胀,支气管痉挛,造成呼吸道梗阻,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护理中的关键。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有效地止咳、排痰,对痰液粘稠、咳痰不畅的患儿应多喂开水,按医嘱每日2次超声雾化吸入,吸入15min后行翻身,拍背引流,以利痰液排出,并观察护理效果。

2、保持吸氧导管通畅: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缺氧,加上患儿年龄小,代偿能力差,在治疗护理中给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鼻导管吸氧,严格掌握氧流量、氧浓度,护理操作要熟练,定时检查氧气导管是否通畅,在吸氧过程中如喂乳、喂水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因喂养不当而呛咳。

3、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因患儿在6个月以内居多,头皮静脉细小,穿刺难度大。建立静脉通路后,固定要妥当,以保证顺利输入所需的药物和液体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液体量,输液速度,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4、尿量的观察:尿量观察非常重要,应认真记录排尿次数,准确估计每次的尿量,对有无呼吸衰竭、酸中毒、心力衰竭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5、观察药物疗效:按医嘱在使用各种药物时,特别是解痉、平喘、激素、镇静、利尿、洋地黄等药物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用药后要观察药物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6、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患儿年龄小,病情重,一切微小的病情变化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微观察,应随时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7、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患儿病情进展快且严重,家长思想准备不足,心理负担较重,为了避免患儿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病情,掌握好家长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患儿的疾病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慰,使家长对患儿的疾病治疗和护理上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山东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276001沈丽霞

[2]天津市 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王峥刘长山

[3]河北省澻洲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裴培 崔占杰

论文作者:范良勤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毛细支气管炎护理新进展论文_范良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