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与方法_市场经济论文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与方法_市场经济论文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视野论文,高校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①,这场伟大的变革必然带来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最重要的结论和成果,社会的一切物质的和观念的变革都与经济领域的这一变革相关联。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产物和反映,并从市场经济的变革中获得它无限丰富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立足现实,以丰富多样的现实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从中找到思想政治工作与市场经济的关联,探索二者相互促进、协同统一的关系。

一、多维度看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历史定格

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如何看待一件事物,直接关系到对这件事物的处理方式。因此,正确地看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定历史环境,无疑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1.从体制转换的大背景下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我国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是体制转换,社会的一切变革都与之相关联,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树立适应特定历史时期需要的社会精神风貌,消减有悖社会目标的思想意识,整合与协调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体制转换期出现的种种社会情况造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为之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体制转换给高校的教育体制、管理体制、人才规格提出了挑战,也给高校师生思想和行为形成了冲击。从体制转换的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1)启示我们正确地认识当前我国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的深层的本质的根源,确立消除这些社会问题只能靠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观点。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水平;(2)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思考的线索。

2.从商品经济条件下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与计划经济相联系,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把社会主义经济当作产品经济。在这种很大程度上作为产品经济的经济体制中,利益关系简单明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国家——集体——个人的较为简单的关系之中。而在商品经济中,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企业、政府、消费者等)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②商品经济强化了市场主体的个体化趋势,其中的某些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政企分开,权力下放,扩大企事业单位自主权等,改变了他们之间某些关系的性质。再者,商品经济“生产”了大量的具有独立特点的个体的人;③在当前的生产力条件下,商品经济不可避免地染上某种“商品拜物教”的特点,人们更多地把自己的目光从精神的领域转移到物欲的领域。这一变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过去的价值观念,金钱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筹码,甚至成了一些人的行为准则。这些特点也影响到高校,使高校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下海热”、“第二职业、课外兼职热”等,使高校教学科研受到很大冲击,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改革开放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同样也是其题中之意。改革是就内因而言,开放是就外部条件而言,改革开放表明了系统发展所需要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革故扬新,必然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同时由于改革是一场试验,是国际共运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挫折和失误。开放是吸收和借鉴已有的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由于各种原因,也带来了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这些情况为整个社会乃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应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一方面应注意克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改革中求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前提是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全社会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得以展开和发展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身要进行改革开放,商品的社会化极大地拓宽了人的活动领域和交往领域,也使高校处于开放的大社会之中,整个社会呈现一体化趋势,这一特点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开放、大联合的思想观念、现实条件和工作格局。

4.从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的统一是一个良善社会的价值目标的总体规定,高度的物质文明体现了人类需要的物质层次,高度的精神文明体现了人类需要的精神层次。人的需要包括了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因此,只有能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的社会才是良善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其社会价值就体现在这是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其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判断一个社会制度是否进步,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这个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总体价值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标准,二者缺一不可。从这一标准出发,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抓紧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从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高度来看待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增长。另一方面,从两个文明的关系来看,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只有提高物质文明建设,才能改变精神文明状况,从根本上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只有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促进物质文明健康发展,为社会总体价值目标实现创造条件,因此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有关人的精神需要问题,在我们大力进行经济建设,构筑社会物质大厦的时候,更不可忽视社会精神家园的建设。高校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思想状况对整个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搞好高校的思想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把目光都集中在经济领域,一时还难以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认识不清,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和做法。一是“让位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让位于经济建设,实际是取消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挂帅论”,这种观点夸大了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冲击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一是“油水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不相干,要各行其道。这些观点在实践中都是十分有害的。与此相对应,高校也存在着种种迷惘和困惑。如:如何处理好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面对高校变化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先导、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舆论环境作用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怎样发挥这些作用?怎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师生需要?等等,多维度看待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全在揭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历史位置和全部底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形象活生生地凸现在我们面前,消除人们思想中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和底蕴的揭示,使我们看到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搞好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也为我们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新情况的结合,解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启示。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型式转换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贯优势,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保证作用。但是,过去的一套思想政治工作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很多的计划经济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工作对象上,重集体轻个体,或者说个体意识淡薄。与经济利益统一性相仿,在计划经济下,只有国家的统筹安排,共同利益,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独立性差,谈不上个人和企业的自主经济活动,因此,个体行为不明显,这种情况泛化到其它各个方面;(2)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一媒体一客体间的联系相对稳定,工作形式单一,更新慢;(3)在处理方式上,重精神鼓励轻物质利益,并且一些正当的物质利益也得不到尊重;(4)在控制手段上,重行政方法、轻经济手段和其它处理方式。这些特点同时也是高校的特点,只是因为高校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就不同了。在这里,人们的需要多重化了,个体的(企业主体和个人)自主性意识和活动随着经济活动的深入而得到不断的加强,随着交往的拓广,人们需要以更开放的眼光和更灵活丰富的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物质利益原则得到极大重视并力图与精神需要相结合,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并且这种手段随着经济自身的发展而成为其内在要求。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以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趋势。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型式转换的思路

(1)以管理为载体,良好的管理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原工作本身,相对于原工作来说,它只处于辅助、服务和保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作为条件而存在着,而不是作为原工作本身而存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代替原工作,重要的是搞好原工作。我们什么时候都要树立管理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观念,切实搞好各项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否则,管理不善,问题成堆,工作没做好,再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无济于事的。要从根本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探索搞好各项工作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是要消灭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对于高校,关键是探索一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和工作制度。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科研,要做好教师、干部、学生的工作,为他们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出现某些人员异动和不稳定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大多数人员还是稳定的,关键是改善他们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此,高校要花大力气解决师生的一些实际困难,对于他们面临市场经济而做的某些适应性变化,如第二职业、勤工俭学以及自身素质和利益的多元需要,学校要尽力满足并加以引导,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要在学校形成“重科学、重知识”的风尚,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师生的敬业精神和奋斗精神。从自身来讲,只有最大限度地做好学校工作,才能养成学校团结健康奋发进取的风气,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因素。

(2)找到“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在高校的新的结合点。经济建设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借助活动来实现。因此,关键是找到三者之间内在作用在高校的结合点。在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从社会总体价值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立的特性。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则和道德规范,并且从社会总体价值来看,经济发展和道德敦睦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体现在经济建设对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观念条件等的内在要求与思想政治工作达成上述要求的内在功能的关联方面。在高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教学科研及学校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又如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如何为经济建设直接和间接地提供思想文化准备的问题。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结合点也就是上述内容的关联方面。通过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通过活动来实现,就因为这些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要通过活动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找到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否则,没有思想内容的活动就会流于唯活动论,买椟还珠,起不到效果,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同样,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借助活动就难以找到其赖以实现的依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故有的形式必须随之变化,如果还是以老活动应付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就会刻舟求剑,高校要认真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活动的新的结合点,找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活动载体。新活动载体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规定性在于这些活动从总体上能否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的全部方面,并对对象产生协调能力。因此,新的活动载体应具备鲜明的时代内容,反映新时期社会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关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活动的结合点也即在此。

(3)扬善救失,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新时期社会发生的变化,既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注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在:①市场经济的观念更新作用。市场经济是观念更新最强有力的杠杆,市场经济以内在的形式把诸如民主、平等、竞争、效益、风险等观念灌输给人们,既教育了教育者,也教育了受教育者,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使思想政治工作处于思想的大解放之中,过去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做到的思想解放任务迎刃而解。这种观念更新必然带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发展。②市场经济给高校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途径。以上是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方面。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多种原因,市场经济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复杂的境地之中,表现在:①社会转型期的诸多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于尴尬位置,增添了诸多困难,如经费问题、队伍问题、地位问题;②社会转型期使一些问题成为社会性问题,不是一个单位,也不是光凭思想政治工作所能解决的;③市场经济使社会处于空前开放的境地,人们的需要多元化了,人们的交往和活动范围也扩大了,而在高校,由于专业培养规划的一元化和确定性以及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全部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产生心理失衡。④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影响,使得师生把目光投向了经济领域,对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科研形成了冲击,给学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难度,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针对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扬善救失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大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发展。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理论先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作用,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只有通过高层次的理论预见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人们观察认识社会的指导,才能解决人们深层次的认识需要,也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人们的认可;第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依照思想政治工作和市场经济结合点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各个方面,满足不同需要,适应情况变化,及时规范引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工作的服务功能,对人的发展的引导功能,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着眼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师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问题。要根据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提高他们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掌握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是调动自律力量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可靠途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上述观念对人们整个思想和行为的核心作用,因此搞好“三观”教育自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全面推进我国建设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的范围内滋长漫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高校学生又处于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因此,在当前开展“三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认真研究高校学生思想的状况、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搞好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只有立足于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使他们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永葆社会主义事业的青春和活力,才能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高放《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光明日报》1993.721.

标签:;  ;  ;  ;  ;  ;  ;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与方法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