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_冯耀辉

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_冯耀辉

鹤山市德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9700

摘要: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风险较高的行业,安全管理不仅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发展成效,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建筑工程规模大,从业人员多,施工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多变,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建筑行业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仅次于交通运输业,2016年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42起,伤亡423人,其中坍塌、坠落、触电事故就发生了34起,伤亡399人。虽然安全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逐年减小,但所造成的损失仍然很大,每年直接的经济损失上百亿[1]。安全事故的发生反映了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因此本文对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1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 安全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虽说仍存在法律法规条文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执行现有法律法规的力度也是不够的[2,3],主要体现在执行不严格,例如政府监督执法力度不够;建设单位不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先建设后补办手续,低价招标,强行压缩工期,安全措施费不足等;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效率低下。

1.2 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往往不够重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实现盈利最大化的目标,对安全生产心存侥幸,投入严重不足,由此造成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不落实、专款不专用、挪用挤占安全措施费的现象并不少见。安全施工器材、设备、工具老化或不合格现象较多,安全防护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

1.3 安全管理思想存在很大局限

无论各级管理人员还是安全专职人员,对安全管理存在模糊认识,以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现场安全检查。虽然安全检查确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安全管理的全部,甚至也不是大部分。安全管理的核心应当是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因为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才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重要原因,在不安全隐患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仅靠安全检查无法根除,所以安全检查不理想也就不奇怪了,况且安全检查常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也很难彻底解决。

1.4 安全教育达不到要求

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教育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照本宣科式的方法普遍;讲授人员自身安全理论、素养不足,教育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时间与实际作业缺乏有效衔接,培训效果差;被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安全教育常常走过场;培训考试很少当真,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再加上经常因为拿不出培训时间,安全教育也就流于形式了。

1.5 工伤保险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属于安全风险较高的行业,对于保障被伤害人员的合法权益和降低施工企业赔偿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针对建筑工程的险种划分和费用制定还不够合理,没有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和事故概率确定费率,保险费的档次划分较少,这种情况导致不少施工企业主动参保的积极性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2.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落实安全责任,从企业来讲就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而要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全员参与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优势,因而就需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岗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岗岗有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强化责任与利益的衔接,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积极性。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也是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基础,通过完善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建立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将安全管理融入各项工作之中。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对于安全隐患多、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要组织重点巡查和监督管理。

2.2 建立责利对等制度,加大施工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不足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现行安全管理制度责、权、利之间不对等,利大于责甚至有利无责,自然就会追求利益而忽视安全责任,为此应当建立责利对等的制度,促使施工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投入主要是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投入,用于完善施工现场临边洞口的防护措施,提高临时用电的安全性,对于重大危险源应通过专家论证评估安全费用,安全用具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教育培训也需要增加投入。另外,安全管理设施也应与时俱进,例如引入劳务实名制门禁系统、手持巡检机、智能化安防系统等,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以手持巡检机为例,配合实名制门禁系统,发现违章或隐患后禁卡处理,整改后才能消除记录。

2.3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施工氛围

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它既体现了员工个人行为,也表现为企业行为,也就是说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可以促使企业生产经营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达到员工安全行为的自觉性。安全文化由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道德及安全行为规范组成,通过前期沟通、成立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安全文化初评、制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承诺以及建立安全行为规范体系、安全行为观察系统、安全行为激励系统和安全信息传播系统的程序,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从而营造安全施工氛围,达到预防安全事故、提升安全效益的目的。

2.4 改进安全教育方法,培养安全作业习惯

传统安全教育容易使受训人员产生倦怠情绪,教育效果很差,所以必须改进安全教育方法,以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安全知识培训可采取讲座式授课、自我审视法、案例分析法、标杆分析法等方法,通过丰富的培训手段克服消极学习情绪。例如自我审视法通过拍摄受训人员执行某项任务表现的视频,在培训师指导下,受训人员及小组成员讨论错误或不足之处,然后改进方案,再次执行并拍摄视频,观察分析改进效果。培训结束应当评估培训成果,评估可分为4个层级,即依次评估学员满意度、学习结果、实际工作运用效果、培训效果。安全习惯的培养通过编制标准作业程序并反复训练实现。完整的标准作业程序包括作业条件、准备工作、作业步骤、应急处置、作业关闭5个要素,只要长期执行就能形成安全的习惯。

2.5完善工伤保险机制,创建和谐施工环境

目前,建筑施工工伤保险机制尚不完善,在安全事故带给施工人员肉体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同时,由于赔偿机制不健全及索赔程序繁杂,还会带来精神损失,所以必须完善工伤保险机制。建议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公众责任险及实行区域差别浮动费率制度等。例如保费与企业安全信用挂钩,如果施工企业多年累积安全信用度较高,则保费较低,相应地赔付比率较高,反之亦然,这样可促进施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和安全信用。

3 结语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教育成效、完善工伤保险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核心是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通过有效的方法和对策消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建设监理,2016(1):50-54.

[2] 郭艳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浅析及建议[J].工程质量,2016,34(4):92-96.

[3] 郝华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4):5-6.

论文作者:冯耀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究论文_冯耀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