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论文_王宗真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论文_王宗真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指的是企业对外发布的时间段内反应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可行度等,是财务自身的需要。会计信息质量概念具有抽象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要有可参考的标准,因此根据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会计信息应当具有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上市公司需要对其公司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而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部分存在问题。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

(一)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清醒的决策判断

投资者作为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情况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那么投资者就不能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清醒的判断,并以此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这就凸显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通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投资者不仅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把握公司可能面临的经营和管理的风险,还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间对其公司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对比,使投资者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二)有利于公司获得外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影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更容易地取得银行借款;债务融资期限在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影响下会显著提供;对于在进行债务融资时企业最关心的债务融资成本,则呈现出了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带来低信息风险的同事,银行在企业整个债务融资过程中所付出的监督成本也大大减少,从而会向企业要求相对较低的融资汇报率;一家经济业绩良好,并提供充分、真实会计信息的公司就会向外传递“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的资金甚至能够得到可观收益”的积极信号。这样,就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为公司资金的融通提供来源。同时由于大量投资者之间也会产生竞争,公司反而存在压低融资成本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公司融资成本降低。

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质量特性要求会计处理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提供会计信息材料时,要依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因此才能更好地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来说,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越来越多的公司偏向于在披露方面做文章,尤其是打时间差,而推迟重要信息的披露,推迟负面信息的披露,避免可能会因此导致的不利影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使投资者的决策陷入误区,继而增大了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

2、许多上市公司对财务会计报告做虚假记载,严重违反会计信息质量中可靠性要求,美化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3、误导性陈述,信息披露文件中某事项的记载虽然为真实,但由于表示存在缺陷而易被误解,致使投资者无法获得清晰、正确的认识,误导投资者,以期达到其不法的目的,比如私自改变筹募资金的用途,等等。

4、少数上市公司只追求会计方法上的完美,忽略了有用性原则,没能够提供决策者需要但会计上没有要求的会计信息,例如,会计人员对公司资产在折旧年限和残值等估计方面会存在瑕疵。

5、许多上市公司的管账人员多数轻忽了重要性原则。譬如,不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即息税前利润是信息使用者在做分析时经常会用到,因为用它更能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但往往这个数据是无法在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找到,这与重要性的本质,即要求公司需将重要的经济业务进行单独核算和重点说明不相符。

6、众所周知,如果管账人员提供的资料无法让决策者看懂,那么它就没了存在的意义。而今,许多上市公司供应的会计资料让人雾里看花,难以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给决策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严重的违反了可理解性。

四、保障我国上市公司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对策

1、加强董事会运行有效性

上市公司董事会一直都是上市公司治理的关键,其运行是否有效也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及其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有效性。为此,上市公司应当改革现有董事会运行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弊端,建立真正精干、平衡、强大和 专业的董事会。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不仅不能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反而会降低其管理水平,因此建立一个适度规模的董事会非常必要,建议相应减少董事会人员数量,以避免相互扯皮,影响决策效率。

2、建立完备的企业内控系统

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首先要把握好授权的度,不论对任何环节,在具体授权开展过程中,都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和经营决策的有效运作。与此同时,也有效落实了权力制衡。此外,还要适当调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这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个人和现在所有环节进行全方位控制的关键,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和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是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程度的关键点。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程度仍是一个长远的任务。最后是依靠制度来提升规范控制程度。人治和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都不能对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控制,而需要企业在内部建立起完整、系统且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进而依据制度来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让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确切职责。

3、增强监事会监督能力

目前,从形式上来看,我国《公司法》赋予了监事会一些监督权利,但是仅仅是有限的监督权力,这些权力并且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并没有起到制约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权力的作用,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要想增强监事会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能力,势必需要法律赋予监事会更多的职权,使其权利的行使更有法律保障,更有可操作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权限就是,应当赋予监事会向股东大会提交关于罢免董事的议案,这直接关系到监事会是否能够对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牵制。应当同时保证该类议案不得以任何理由排除在股东大会的议题以外。只有这样,才能为监事会行使其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能发挥提供有力保障。

4、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质量仍然较低,并且有很多的注册会计师缺乏法律意义上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要改变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的现状,就需要对目前的审计委托关系进行完善,使注册会计师真正独立、客观、公正的对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和公司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和报告。因此,加强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这是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只有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真正反映出公平原则,才能确保信息使用者获得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5、加强政府监管

在进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政府监督的力度,从而降低不真实财务状况的发生。政府监督主要指由国家各级财政主管部门来对企业的各项会计工作进行制度上的有效监督。我国审计、税务、财政、人民银行、保险监管、证券监督等部门都要严格按照法规规定的标准,来对相关单位涉及到的会计资料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同时给予宏观调控。政府的主要发力范围表现在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加大对于会计信息造假和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力度。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惩罚力度太轻。会计信息造假的收益远远高于其造假成本,这无形中也助长了经营者进行会计信息操纵的嚣张气焰。因此,必须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频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标准,加强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对造假者予以严惩。

参考文献:

[1]叶瑶.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5

[2]王涟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以kzh公司为例[D].广东:广东财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王宗真,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论文作者:王宗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1

标签:;  ;  ;  ;  ;  ;  ;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论文_王宗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