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转变理论与道德教育的审美选择_心理学论文

态度转变理论与道德教育的审美选择_心理学论文

态度改变理论和德育的审美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态度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态度及其改变的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有人把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研究态度的科学,一个重要原因乃是社会心理学的这一理论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态度的学习、改变和巩固的教育过程。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模式尚属于外塑型或灌输型,这一范式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于在这个多元价值特征日益明显的时代向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道德人生思索的绝对参照系。过分露骨的功利性、不问对象的教学以及教育者本身的双重人格形象等等都使中国的德育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反道德和反教育的境地。所以“提高德育实效”遂成为改革开放十余年来经久不息的呼吁。态度改变理论对德育现实的改造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应用价值,其中重要的一条启示就是:提升德育追求的境界,实现道德教育的审美选择。

一、“师表”之美的塑造

“师表”对于教育美学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范畴。对师表之美的追求古今中外教育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理论则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师表之美的追求提供了自己的思路。

1.师表之美的作用机制。

有两种关于态度改变机制的理论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要建设美的师表形象。

一是情感转移理论。人们很可能单纯地将他对一事物的积极感情转移到与该事物相联系的另一事物上去。电视广告的画面多是美女俊男就是这个道理。情感转移理论已为实验所反复证实。这一理论告诉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至少不能成为学生在情感上的对立面。

二是一致性理论。当教师观点同学生原有立场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改变态度的压力。按照一致性理论,减轻压力有许多方式。与德育目标相一致的态度改变可以发生在师表在学生认知及情感上具有足够能量(吸引力)的时候;否则学生会采取坚持己见,贬低宣传者(教师)的态度。因此,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师能否成为一个崇高的不容否定的审美存在。这又一次使师表之美的塑造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教师形象之美的重要性证明仅仅是问题一个较小方面。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还揭示了塑造师表之美的一些具体路径。

2.师表之美建设的几项具体要求。

态度改变理论认为,传播者的宣传效果首先取决于宣传者本人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即人们较易受到专家权威以及我们可以信任的人的影响。阿伦森和戈尔登曾让6年级小学生听一个宣传算术重要性的演讲,讲演者被介绍为某个大学毕业的获奖工程师或以洗盘子为生的工人。结果证明在影响学生对算术的看法的效果上前者远远大于后者。①德育者不是算术教师,他不仅应是一个道德理论专家,而且必须是学生人生智慧方面的导师。如果德育工作者对本门专业都不甚精通,那么面对这个复杂且变化莫测的世界及其影响下的学生,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会有多大。因此德育教师首先必须成为政治科学、伦理科学、教育科学多领域的专家和权威,至少相对于他的学生和他所承担的任务时必须如此。没有睿智就没有师表之美。

其次是可信性问题。由于每个学生都先验地知觉了德育者是“灵魂工程师”这一命题,所以他的德育对象很容易对德育者的动机产生问题。如教师一开始就被学生认为是来搞宣传的,是靠说教谋生者,则他的学生就不可能给予他以充分的信任,因此他的说服力将大大打上折扣。要防止这一结果的发生,社会心理学认为至少要作到三点:①内容的真实性;②证明对态度及其改变的引导与自己的利益无关;③影响的意图具隐蔽性。内容的真实性取决于内容本身也取决于对内容的安排和讲授的技巧。许多教师在对高年级讲人生的某种选择时,只讲一种死的必然性、不考虑人生的复杂性的一面,不是在真实的背景上讲解,而完全是一种单纯和虚幻王国的描写,有的甚至使师生关系变成了完全的灌输和背诵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没有丝毫的影响力是毫不奇怪的。对于第②点则应努力使学生区别职业利益和真理价值本身的不同,努力将自己的言论归因于事实,使学生确信我们探讨的是真理而非个人私利。第③点则意味着必须将抽象和直接的德育内容寓于具体、感性的生活材料当中,审美的要求更为直接。以上三点要求侧面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德育过程必须追求将科学内容寓于审美性、形象性的教学之中。只有作到这样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讲授内容的真实性及讲授的非功利性、隐蔽性,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同时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我们的德育对象。

德育实效的取得与提高还取决于德育者本人的吸引力。教师的吸引力实质上即师表之美的创造与展示。这首先取决于上述教师形象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的塑造,其次又取决于为实现这一塑造的另外一些具体方面,如人格、表达和仪表等。常常有许多德育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冠冕堂皇的一套,在课堂外则反其道而行之的例子。这样的教师不仅使其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其双重人格的形象特征更会给学生以坏的榜样,丑恶的榜样会导致对丑恶的模仿,因此这样的教师不仅不合格而且是反教育的。在清除双重人格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的前提下,教师还必须在表达上和仪表上注意美化自身。贾德森·米尔斯和E·阿伦森曾作过一个简单的试验,一个美女,仅仅因为其美丽,就能在一个与美貌毫无关系的问题上对观众的观点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当她公开表示要影响观众时(意图明显),其影响力达到最大程度。②其他实验也证实:越是吸引人的宣传者,宣传的影响力越大。德育对教师形象美的要求更注重其内在美的方面,我们固然不能要求德育工作者都成为美女或演员,但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和过程外将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通过合乎审美律的表达、仪表、行为展现出来,以增强其德育影响力则是完全可行和必须的。

教师良好形象的确立不仅对当前教育效果提高具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且如果这一美好形象确实是令人刻骨铭心的,她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涯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则可能增进态度学习或改变的持续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影响学生一生”。因为社会心理学业已证实,接受(宣传)者在有关线索不断被提醒的情况下,高可信的传播者的持续影响力永远大于低可信的传播者。

二、同学关系的审美建设

德育工作的任务是要让学生最终确立起自己的正确的道德体系。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除了发挥师表的魅力,努力传道授业之外,重要的途径之一是要努力促成教育对象间正确的人际关系,营造同学关系的审美氛围。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积极的同学关系可以使教育对象生活于一个较有利于其态度学习、改进和巩固的人际环境之中。这一点态度改变理论能够予以多方面的说明。

首先,情感转移理论、一致性理论也能解释为什么需要良好和审美化的同学关系。这是因为那些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个体同时就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信息传播者,道德宣传员,而且因其同学身份,这一宣传的性质最为隐蔽最具非功利性,因而一个德育受体极有可能将其对某一同学的好恶转移到与该同学相联系的认知及态度上去。加上良好的同学关系中的情感投入往往强度很大,当道德上的认知失调发生时,根据海德的P-O-X理论(平衡理论),则学生极易倾向于采取同自己的伙伴趋同的态度。而当两者的观点同一时,则会大大强化原有的态度。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则更强调情感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知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情感的好恶决定的,认知趋向于同情感取得一致,产生协调。

除了情感转移及一致性理论之外,“集体规定”“个人直接接触”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观点亦可作出同样的结论。

“集体规定”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公约、规则等等能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态度。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实验证明③,集体规定比个别劝说要有助于人们的态度改变。积极美好的同学关系极易使集体规定成为现实。这不仅表现为大家对一些显性的校纪班规的一致遵从,而且表现为形成一致性的隐性的行为规范。在此背景之下,良好的班风、校风本身会自动产生对德育个体的富于情感性的德育影响。

个人直接接触对态度和观念的影响要比大众传播的影响要大而且深远。爱斯汀等人曾经询问大学毕业生,在教科书、教授和同学好友之间哪种接触对他影响最深远。大部分人都认为同学好友的影响最大;教室以外的个人直接接触对一般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态度、信念的改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④当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时,他固然可以使自己的讲授更加生动,也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但班级授课制使教师负重过大,他在个人直接接触方面远不及一个同学的同窗好友。教师促进良好的同学关系的形成则可以视为这一遗憾的补缺。

“集体规定”揭示了集体及其约定对个体的态度学习、改变中的作用,“社会支持”则侧重于说明态度巩固上的作用因素。心理学家曾对一所学院的女生进行过长期的追踪研究,这些富裕和保守家庭出身的女大学生在大学里形成的自由主义思想态度能否持续,取决于她们毕业后的生活环境。那些平常接触自由派的学生仍旧偏向自由派,而相反环境的人则退回到上大学之前的保守态度⑤。因此,影响态度及其改变持续长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乃是个体接受到宣传信息之后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由此观之,至少是在幼童或青少年的学校学习期间,能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并加以巩固,其关键措施之一是让学生处于一个与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的可得到社会支持的同学关系之网中。

态度及其改变理论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了这样一个总的结论,那就是必须充分发掘利用同时也营造和推动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情趣和吸引力的同学也许并不亚于一个累日经年传导不止的德育教员。为此学校德育应该努力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品德水平、情调的整体提高和审美化。强调整体提高是因为只有整体提高才可以保证在这个集体中形成各种个性不同但又在道德取向上相对一致的同学关系。如果一个班级整体品德水平很低,而且经历了很长时间,根据上述理论不难推论,这时同学间的“友情”将成为正面道德教育的有力对手。强调情调及审美化,不仅因为情调、审美本身可以使道德规范达于“化境”,有助于认同和内化,而且因为一种富于审美情趣的同学关系氛围又反过来增进情感本身的丰富性和成熟度,从而回馈德育自身。

2.加强集体建设,鼓励同学友谊。加强集体建设除有益于集体中的同学关系之外,还有助于强化“集体规定”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效应。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必须“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的影响”⑥。鼓励同学友谊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支持和强化那种有益于正确态度学习和巩固的同学关系,二是让同学间的友谊建立在实质性的基础之上。那种变性了的友谊如过分的哥们义气易于用情感取代一切,看不到什么是真正有益于“哥们”的地方,这种友谊当然不在鼓励之列。总之集体建设及同学友谊的促进都必须兼顾科学性和审美的原则,让友谊和集体成长在一个积极向上和富有魅力的基础之上。友谊即成长的美的氛围。

三、德育之美的追求

关于态度的理论正如整个社会心理学一样并非完全成熟的理论。这表现在它对态度领域里许多问题远非一致的解释上,同时也表现在其对某些问题内部机制的并非细致的探究上。但是,这不等于说态度理论没有一致的认可和结论。关于态度概念的定义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但多数人都同意态度含有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有人称“意向”)三种成分,其中态度与情感的联系最为密切。罗森堡等人的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甚至认为,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认知同情感保持一致。其他的学说观点不一,但都承认:必须加强宣传者的魅力,加强宣传的情感色彩等改变态度的结论。即是说,大家一致认可态度改变或学习、巩固中“情感”的关键作用。而情感的关键作用则总的意味着一个道德教育的方向性选择--道德教育的审美境界的追求和创造。总之社会心理学业已证实,道德教育必须从情感方面进行突破,才能摆脱危局,而情感方面的突破有赖于德育审美境界的追求。

根据弗里特曼等人修改过的说服和态度改变的模型⑦,说服和态度改变的过程包含了传播者、传播信息、接受者、周围情境四方面的因素。因此,追求道德教育的审美境界也可从这四大方面展开思考。前述两部分主要已涉及传播者(教师)和部分涉及了接受者(学生)两个因素的审美建设,以下讨论上述内容尚未涉及的其他方面。

1.辩证之美的追求:单方面宣传、双方面宣传和免疫。

在德育过程中是一种观点的单方面正面宣传好,还是客观地叙述两方面的意见,然后驳倒反面意见更有利于说服学生接受某一观点呢?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年龄、智力、知识水平的高低,二是学生的起始态度。对于低年级、智力和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单方面的正面传授效果较好,因为他们尚未独立的价值体系或对自己的体系评价不高,受到的干扰较小。而对于高年级和智力、知识水平较高的对象,则正反两面的论证效果更佳。因为由于他们往往拥有且坚信自己的价值体系,教师忽视反面观点的驳论,就会使其讲授的内容的真实性被大打折扣,而教师的专业权威和可信性降低则意味着说服力的降低。关于学生起始态度的对策也很重要。如果学生的起始态度与教师所传授的要求相一致,则单方面宣传较佳,反之则必须采取双方面的论证。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当适合于单方面论证时,教师必须追求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当需要作双方面传授时,则需展示人类思辩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魅力。

与正面宣传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免疫”问题。心理学家麦克吉尔认为,如同对待疾病一样,增强对有害观念的抵抗力在于在体内建立起防御体系。与双方面论证的侧重点不同的是,前者执力于态度的改变或学习本身,而免疫则促使个体能够抵御外来宣传的负面影响。防止青少年受到腐朽道德观念的侵袭是德育的一项根本任务。正确的选择不是企图建立与世隔绝的德育乌托邦,而是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德育对象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自觉抵制外来的消极影响。免疫虽与双方面宣传的着眼点不同,但它们同时揭示了德育工作中的内部矛盾性,这正是德育过程的生命之源和活力所在。

2.中和之美的原则:四种倒U型曲线。

《礼记·中庸》中这样阐释“中和”之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足见中和之美的神力。态度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教育领域应遵循的许多“中和之美”的原则。

首先是奖惩和恐惧的作用具倒U型曲线特征。认知失调论证明,当给予报酬时,易于促进认知失调及态度的改变,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报酬越多,失调越少,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小。同理,在适当的限度内,唤起恐惧的宣传比不引起恐惧的宣传更能改变人的态度。增加说服力,但恐惧太甚则可能引发防御,使人干脆拒绝这种行动。因此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确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违背中和之美的原则只能得到相反的效果。此外,强化手段本身也应追求审美趣味。由于小的报偿作用往往大于大的报酬,因此在紧张、艰巨的德育任务完成之后,奖励学生一场经典影片或画展的入场券也许比大额奖金效果更好。

除了奖惩,“差距”和“重复率”上也有倒U型曲线。“差距”指师生间原有立场的距离,差距小时态度改变较小,差别增大则改变增大;但当差距大到超过一定限度时,态度改变反而减小。这一原则实际上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一个有力佐证。在一个难度巨大且与同学当前道德判断水平差距甚大的课题中,教师必须化解较远较大的目标为一系列近期的、具体的、分步骤的要求才有可能教育好学生。“重复率”则是针对态度的持续性问题的研究。查荣克等人的研究显示,信息一再重复出现,使人产生熟悉之感,能够增强该事物的吸引力,达到宣传目的;但过度简单的重复则会引发厌烦,降低宣传效果⑧。德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同学对榜样的认同和学习的意向,但是那些被教师唠叨没完的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的魅力会在教师手中暗淡下去。这不仅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上而且在无数的德育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中和之美应是整个德育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涉及面远非奖励、恐惧、差距和重复率这样简单的四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德育实效的取得取决于中和之美的实现。如果说辩证之美揭示了德育中矛盾规律运用的结构美,那么中和之美则昭示了德育的章法及其韵律感。

3.美是参与者的体验:道德努力的必要性。

认知失调理论导致了这样的预言:某一目的对于为达此目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人比很少努力或毫不费力就达到这一目的的其他人的吸引力更大。E·阿伦森和贾德森·米尔斯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让女大学生自愿参加一个讨论性心理的团体。让1/3的女生经历一个漫长而严格的争取入会的检测选拔程序,1/3的人经历一个和缓的程序,另1/3的人则未经任何程序就允许其加入该团体。然后让所有人听同样的“讨论会发言”(实际上让她们听一段相同的录音),其结果是经历严峻考验的1/3人认为这一讨论是有价值和有趣的,而那些稍化力气或未化力气的人则认为该讨论浪费时间、枯燥乏味。还有其他人如哈罗德·杰勒德和格罗弗·马修森等也作过类似过程结论相同的实验。⑨认知失调理论仅仅认为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因为付出努力者在心理上要为自己付出的努力辩解,否则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笔者则认为,参与活动的人尤其是参加较多较难的道德实践者,之所以在态度上易于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认知失调只揭示了原因的极小一方面。一个更大的原因在于其参与过程本身即是认知参与和情感投入的过程。因此一种道德态度的一般认知远不如一项德育实践更能促进学生对这一道德价值及态度的认同、内化。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认知而且情感体验也更为深刻和亲切。在情感投入后,再次面对这一道德选择时会产生一种审美上的“移情”(与前述对宣传者的移情不同)。即学生在自己的道德行动中感受了作为道德主体的本质与力量,在道德实践中观照了健康道德生活本身的美。这恰好印证了“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客观显现”的命题。

参与道德实践不仅有益于确立正确的态度,而且有益于消除道德上的偏见。美国一所学校为使白人学生了解受歧视的痛苦,让他们把皮肤染成黑色,使之自然地感受来自白人的歧视。通过这一活动,这些白人学生发现被人歧视是极为苦恼的体验,以后改善了对黑人学生的态度⑩。

因此,参与或努力的原则不仅是一个教育原则、审美原则,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原则。

4.用自由去解决自由的问题:审美选择与心理感应抗拒的克服。

美国心理学家布瑞姆(Jack·W·Brehm,1966)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之时,他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这种状态驱使个体去试图恢复他的自由”(11)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感应抗拒(Psychologieal reactance)。”心理感抗产生时,可能会产生这样几种效果:①被禁止或可能禁止的自由行为的吸引力反而增强;②直接从事该自由行为;③通过暗示来恢复自由;④敌意和攻击性情感。(12)此外,笔者认为,从心理机制的相似性(都是对自由被剥夺的抗拒)来看,我国心理、教育学界普遍关注的所谓“逆反心理”也可从属于心理感抗范畴,是感抗的一种表现。

对心理感抗产生的原因,布瑞姆认为,是人有一种对于行为自由的需要,一旦该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恢复自由的心理和行为。另一种解释是黑尔曼和托夫勒(Heilman and ToFFler,1976)的“自我表现说”。他们认为,人们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实际的行为自由或自主性,他们真正关心的乃是自己能否给人留下一个“具有自主性”或“自由”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或“印象整饰(impresson management)”(13)。但无论是给人以自主性印象还是对行为自由本身的直接需求,都表明人是具有自由天性的动物,人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自由或自由的形象,一旦剥夺或可能侵犯这种自由或自由感,心理感抗和逆反心理就会油然而生。

德育过程中常常因为不问对象、不给选择余地的说教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甚至课程本身采取敌视和拒斥心态,而对德育要求所禁止的行为则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好感和认同。这是当前中国德育实效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症结。克服这一固疾的良方之一在于还学生以选择、思考和行为的自由或自主。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求真,二是要求美。求真即讲科学。心理学认为,宣传的公正性、合法性与心理感抗强度成反比。故教师必须努力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伦理学说的真理性,采取一系列合乎教育规律的措施建立教师的权威或专家的威信,靠威信而不是君主式的威胁去为学生指点迷津。求美是求“化境”。德育因其目标是立场、观点、信仰的确立而非专业知识的简单传授,所以必须杜绝强制灌输,代之以春风化雨式的诱导。之所以说审美选择是德育实效提高的必由之路,就在于只有审美才能给精神个体以充分的自由,实现审美化了的德育将会是善美交融、求美达善的过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观赏、领略和创造科学道德体系的科学美,从而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体验作为道德主体的某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感。因此,德育逆反心理克服的方向在于实现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和审美化。

四、小结

社会心理学给德育理论最重要的一条启示在于情感对于态度学习的决定意义,情感性宣传基本上优于理性宣传(14)。尽管这一学说对情感要素本身缺乏更深入和精细的研究,但它至少为我们指引了一个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向。本文讨论了师表之美对情感的作用、同学关系审美化与情感的联系和其他对于道德情感有较大影响的德育因素和手段。虽然本文的研究是浅尝辄止、挂一漏万的,但笔者坚信:走向道德教育的审美境界是道德教育实效取得与提高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④⑤⑦⑧⑩参见沈祖韬主编:《社会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139、144、110、141、107页。

②⑨(14)[美]E·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82-83、148-149、84-88页。

③参见时蓉华编著:《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7-158页。

⑥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58页。

(11)(12)(13)参见余丽琳:《国外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与我国的逆反心理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3期,第21页、22-23页、26页。

标签:;  ;  ;  ;  

态度转变理论与道德教育的审美选择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