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陈军论文_陈军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陈军论文_陈军

摘要:当今,我国科学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攀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因此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在提升,城市的绿化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园林的绿化养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合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不同,园林的绿化也各不相同,各个地区的绿化也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在维护上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园林的绿化养护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

引言

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为了有效加强居民因环境的建设工作,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不断完善其相应的技术和工作流程,以有效减少施工成本,且能够全面加快城市建设的进程。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工程量,建设周期,施工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施工难度。因而在现阶段的园林设计与绿化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则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做好相应的改进和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

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走入了快节奏的模式,虽然人们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却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园林绿化最初是作为改善环境的角色出现和实施的,但在实际的过程中也能够舒缓人们的心理压力,能够让人们回归大自然。在如今市场化经济日益深入,企业之间竞争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和改善自身的绿化施工和管理也成为了企业的关注点。当然园林绿化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关注绿化的理念,同时也应重视地区特色。这就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和水文条件,因而在绿化和养护的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可以使园林起到一定的观赏作用。因此探索和完善园林绿化和管理的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给人们留下良好的视觉印象,同时也促进人们关注绿化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1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养护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绿化项目建设仅仅停留在绿植栽培上,长期缺乏养护管理,导致植被树型杂乱、野草丛生、病虫害情况严重,人为破坏情况也没有得到遏制,绿植成活率不高,持续消耗园林绿化成本,影响园林绿化养护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体现。

2.2养护观念相对淡薄

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已经习惯园林绿化带来的赏心悦目的风景,对于只是在公共环境中舒适生存的绿化并不关心,因为那只是眼中的风景,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并未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日常管理经常忽视或者不关心,或为了应付检查匆忙打扫或短暂打理,或是临时雇用人做短暂管理,等检查验收一过就恢复原状,从内心并未认识到园林绿化所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环境的变化,反而觉得多了些所谓的政绩风景而已,没什么实质性的生活变化。另外也相对缺乏对普遍知识的认识,这才是人们的绿化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养护爱护花草意识是要求每个公民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绿化管理,真正体会到其带来的无限的不可预估的效应。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3.1科学管理措施

要做好园林绿化工作,就要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办法:①成立一支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养护队伍,最好从往年毕业生中招聘,以便提高自身队伍的建设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文化素质要求,同时加强业务熟练程度与培训,为提升整体队伍水平以及专业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其各项管理工作的专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提高员工对养护的认知程度,科学管理团队,强化管理人员的多种意识,及时纠正管理不足,逐渐提高科学服务意识。③科学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注重管理,责任到人。考核制度奖罚分明,绩效考核。④搞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共同做好绿化管理工作。由于绿化养护工作需要人员众多,因此要加大各部门协调工作,而各部门又有不同的分工,不是直接垂直领导,就需要与有关领导提前沟通协调取得共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避免出现管理不到位或丢三落四现象,更杜绝相互推诿扯皮而导致工作的瘫痪状态。⑤逐步增强服务意识,科学监督管理,发挥主人公精神,培养服务大局意识,不推诿扯皮,加快合作服务步伐,加强自我监督意识,把工作落到实处,杜绝形式主义的蔓延滋生。

3.2科学合理的抗旱灌溉

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灌溉问题,因为不同地区的水文条件和太阳光照时间都不相同,如果不能够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不利于其生长。由于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颜色、高低和生长状况以此来安排栽种区,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具体分析不同树种对于土壤、水分和光照的需求。但许多植物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水分供应导致枯萎,因而在生长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在早晚对植物各灌溉1次,并且采用高科技技术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以便能够给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

3.3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生物防治,培育有益生物,实现对虫害的控制。该种方法,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防治效果持久,可被广泛应用。但是,前期虫害严重的园林,不适用于此法。而且,对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清除田间病虫害。比如:修剪病枝、驱除虫害等等。该种方法,操作简单,人工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园林病虫害防治。另外,对人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旦修剪不利会影响植株成活率。化学防治,借用化学药剂喷施植株,以控制病虫害。化学方式适用大面积推广,见效快,成本不高。但是,如果该园区未见大面积病虫害流行,不建议推广使用化学防治,因为会有药物残留的形成而危害民众身体健康。

3.4建立完善的植物生长系统

在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时,必须科学合理地建立并优化植物生长系统,以提高植株苗木的养护水平。通过生物综合防治养护技术,可有效减少绿化养护工作量,利用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绿化养护水平,并降低工作量。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要考虑植物健康生长所需的环境,并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加强植物绿化系统的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以确保植物生长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在绿化植株选用配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壤调节季节气候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和生长周期,结合适宜当地环境特征的种植方式。此外,合理的密植,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阳光,有效提高绿化和养护效果。在绿化和养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质、水文资源,合理配置园林空间,使园林更加立体和谐,从而有效提高园林美学观赏价值。

结语

园林绿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当然也包括政府和公民应做出自己的努力,政府应该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提供科学的整体规划,并且尽快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人们也应该参与到绿化的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够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工作进行到底,全面加快我国园林的绿化的进度。

参考文献

[1]章伟,张慧琴.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5):159-160,162-163.

[2]宁维晶,刘海金.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J].北京农业,2015,20(3):1130-1131,1133-1134.

[3]袁纪富,王富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J].吉林农业,2015,11(12):120-122,124-125.

论文作者:陈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陈军论文_陈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