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推动作文新课程改革_新课改论文

让网络推动作文新课程改革_新课改论文

让网络推进作文新课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改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来,不少学校的作文教学一直没有脱离费力不讨好、混乱无序的状态,老师搞得 焦头烂额,学生写得枯燥无味,老师烦批改,学生怕写作。

网络的出现,似乎一下子就使作文教学柳暗花明了。对有校园网的学校来讲,搭建一 个网络平台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常规的方式是建立BBS站,即“电子布告栏”。语文老 师向网络管理者申请一个页面,建好BBS站,再给每个学生建一个网络作文本,只要会 打字的学生,就可以在上面写作文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了。当然,如果哪位学生特别优 秀,是高产写手,还可以为他建立个人网页。这种新教学形式的出现,让学生的写作兴 趣、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念等有了质的飞跃。

一、网络,让写作的本性回归

写作本是出于表达的欲望,而表达又是为了交流。传统的作文教学似乎已经忘记了写 作的这一本性,老师的条条框框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展现,学生写作文几乎完全成了应付 差事,空话、假话、套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时间一长,学生的文章里面,率真自然丧 失得一干二净。

而网络写作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什么、怎么写、写多 少,再也没人做硬性的规定。我班一位网名叫“寒蝉”的学生在谈到他在网上写作的体 会时写道:“在这假名真话的世界,在这放浪形骸的幻境,我解放灵魂的枷锁,让心灵 超脱出现实。焚毁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塔,我选择了网络作文——空山新雨,幽 草青青;闲来无事,对牛弹琴。”

可能有人会担心考试的压力,但我认为我们该重新定义写作的概念,写作训练应该遵 循写作规律,教学作文应该遵循教学规律,而不是八股的格式,不是考试规律。只为考 试而写作的学生,永远也写不出震撼人心的作文来。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能太注重主题结构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而忘记了“真 诚是优美的第一要义”,其结果是写作离人的思想和精神越来越远。网络是一个自由的 平台,容易使人自觉地脱去虚假的外衣。学生在网上写作,完全是因为有表达的欲望, 有交流的需求。而网络作文“成文即发表”的特点以及读者的及时反馈也给了学生极大 的鼓舞。学生对写作就这样不自觉地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在网上写作的时候,学生们都喜欢给自己起一个网名。网名似乎给学生插上了自由的 翅膀,一个个变得才思敏捷,文章都似乎附上了灵气。

传统的“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不仅仅是文本样式的差异,学生的“网名”与“实名 ”也不仅仅是虚与实的不同。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而在网络作文这个问题上,形式 对内容显示出了强大的反作用力。

二、网络,使作文交流有了互动的平台

一位语文老师一般要教两个班100位左右的学生,作文写作从布置到评改最起码要一周 ,一般情况是这周写作,下周讲评。往往老师费劲地把作文批阅完后,讲评时却发现有 的学生甚至连自己写的是什么都忘了,更不用说让他们结合自己写作时的感受体会来消 化老师的讲评了。长期以来,讲评和写作明显地脱离开来,讲评总处于一种滞后状态, 效果自然不理想。

实际上,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是很在乎的,也愿意与老师交流。而传统作文教学的 缺陷,就是缺乏一个师生能及时交流的时空平台。网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老师批阅网络作文的速度与以往还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有了网络, 更多的人可以参与交流,例如其他老师、本班同学、外班同学,甚至校外人员也可以参 与进来。可以说,每一个作者都同时也是读者、评判者。除此之外,在网上,学生可以 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及时的反馈,对方还可以再回贴。这就形成了一种互动的状态。这样才有思想的撞击,才有灵感的火花。撞击能时常带给我们惊喜。

三、网络,让老师重新认识教学相长

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走上了获取知识的高速路,老师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受 的关系,有时甚至相反,学生在某些方面获得的知识要比老师多,某方面的技能要比老 师掌握得熟练。有些时候,不是老师在培养学生,而是学生在反哺老师。

也正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它还使学生在作文中的信息量大得惊人,以至老师“不知所 云”,是好是坏,是对是错,一时难下断语。下面是我班一位网名叫“有缘人”的学生 写的一篇题为“爱若移动,心无联通”作文的两个片段:

(1)“我是《爱神》。”

“《爱神》?什么时候出来的?我只玩过《风神》《封神》和《魔神》,但那些版本的 动画效果都不是太好。能否向我介绍一下你所谓的《爱神》,是不是又添加了新招式、 新武器,还有人物、场景等等?”

……

(2)“那好!我来考考你。考什么呢?就对对联吧!我出上联,你接下联,另外加上横批 ,OK?”

“当然,你尽管放马过来!”

“上联是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

“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一想——”

我看着上联,开始回忆刚才发生的一切……

“哦,有了!下联是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妙哉,妙哉!不愧为爱神丘比特。那横批呢?”

“爱若移动,心无联通。”

你敢说学生说的你全知道吗?我们就处在这么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实也不必太难为情, 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怎么办?很简单:让学生做我们的老师。

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学生的作文有了更多的读者,老师的评语不再是作文的盖棺定论, 而评判的多角度多渠道也使学生不再把老师的评语奉若神明。

以往,老师的好恶、视野、品位都决定着他对一篇作文的评价,而这种主观性极强的 评语有时就可能扼杀一些语言的天才甚至是美丽的心灵。开放的网络就动摇了老师的权 威地位。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一篇被老师评得一文不值的作文却被一位独具慧眼 的大报编辑看中,刊登了出来,好评如潮。也正是这种尴尬难堪,才使老师们反思自己 坐井观天的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爱屋及乌的鉴赏标准,反思自己毫无文采的评价语言。

很久以前就知道“教学相长”这句专门说给老师听的四字格言,但到今天,我才真正 领会了它的含义。

当然,借助网络来进行作文教学还有很多的优势,笔者在此只能挂一漏万了。关于网 络给作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也应辩证地看待。例如对纸质写作的忽视,造成了 书写的退化,有的学生的书写状况令人担忧;有的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出现了近视加 重等问题;写作速度的加快使学生重数量轻质量,很少有人精雕细刻,不少文章肤浅空 洞缺乏思想深度,甚至于在网上说话不负责任、侮辱谩骂、制造语言垃圾、剽窃他人作 品、接触不良信息等等。在笔者看来,这都不是网络的专利。有了文字,甚至可以说, 有了语言,这些情况就随之出现了,以此来否定网络写作,实在是不公平的。

标签:;  ;  

让网络推动作文新课程改革_新课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