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界的失衡--当代中国电影业“巨无霸现象”的备注_中国电影论文

传播界的失衡--当代中国电影业“巨无霸现象”的备注_中国电影论文

浅论传播界的一种失衡——当前中国影坛“巨无霸现象”备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巨无霸论文,影坛论文,中国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经济学中有一种失衡理论:对同一时期社会阶层贫富两极的差距,用基尼系数表示: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随时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收入差距开始迅速拉开,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0。目前,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已经达到0.5以上(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差距还要大得多)。

另外,一个健全有序、可以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社会,其社会经济分配应呈菱形结构,即60%左右的社会财富应属于在社会地位和收入两个方面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口。只有如此,这个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发展。如果极少数顶层成员占据全社会绝大多数财富,使社会的整体结构呈严重失衡的倒金字塔型,则动荡与危机便随时潜在着了。如果不能居安思危,还坐在似乎宽阔的顶层平台上沾沾自喜,后果如何,可以预料的!

此种理念,是否可以借用到“中国电影社会”中呢?

近两年中国大陆的电影,确实风起云涌、星光璀璨、热闹非凡,从《英雄》、《十面埋伏》、《功夫》、《天下无贼》……到《无极》,汇集资本,垄断市场,独霸传媒,引领风流……以“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汹涌势头,吸引着广大观众。以《无极》而论,3.4亿史无前例的投资,全方位的轰炸式宣传,一系列的被称为“中国电影进入烧钱时代的集中体现”的首映式、见面会、贴片广告预售、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各地各级电视台的各种各样的推销,音像制品广告、以及路牌广告、加以各种形式的主创者的“真人秀”……果然引得大众、尤其是大都市里的年轻观众趋之若鹜。气氛果然热烈,“钱景”绝不黯淡,产业也堪称昌盛。于是,便有业界人士弹冠相庆,将这种“高举高打的大片策略”视为当前电影中兴的法宝,将这种“休闲影像的独占鳌头”视为电影产业终于成熟的体现,将此类影片的“全方位运营”认作电影意识与时俱进的楷模。而且一系列票房统计似乎也在证明:当代中国电影的根基与主体,正在依靠乃至依赖之。

我们不否认:无论营造即时的休闲气氛,还是纯操作层面的产业运营,对近年的中国电影都有可认真圈点之处。也应正视:在某种程度独霸中国影坛的张、冯以及近来不甘寂寞、追风而来的陈凯歌等三两位“英雄”确具风采。

但也不能不同时俯下身,遍顾、审视一下中国电影业的全局—

每年生产两百余部影片,只有三两部大放异彩(且不考虑这异彩的虚幻性,姑且认定他们就是真正的成功)。这种“两三枝花怒放,百多棵草凋零”的现状,是正常的电影业整体格局么?“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是非常时期的诗。正常时期若如此,便可怕了。而现状是:无论从政府管理部门、大众传媒领域还是影视业界内部,都特意维护、抬举与保障上述财大气粗、声高位显的“大腕巨制”,从政策鼓励,从信息渠道保证(乃至纵容),从播放档期与院线配制,无不为其鸣锣开道,大有“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气势。

作为令人瞩目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对此应有怎样的思考与认知?

前述几个影片的“成功”,到底是当代中国电影整体的启世福音,还是潜在了某种自身结构的畸形病态?

或有故作惊恐之嫌。

在此,且作为一种“备忘”提出,仅供参考——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电影业的“失衡”状态已经出现,并到了必须正视、乃至应引起警戒的程度。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

一、产业失衡

近年电影产业颇得喝彩。以2004年为证:电影最值得“骄傲”的,公认是产量与票房:电影产量突破200部,内地电影总票房超过15亿元人民币,似乎是证明繁荣的铁证。但是,如果我们细致分析一下——

真正进入院线并使观众有所印象的国产影片,不超过10部,在2004年度212部中,仅占百分之五。而15亿票房里,进账最多的依旧是进口好莱坞影片,港台片也取得了3亿元左右的票房,再抛开《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三大“暴发户”,其他国产影片总共只有几千万收入。其中,如果再除去某些影片可以想象得到的“行政票房”(《张思德》的票房突破3000万元,《郑培民》的票房超过了2500万元),真正产业化影片的票房,还所剩几何?!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国产影片,均遭惨败,乃至血本无归。

再以2006年的贺岁大片《无极》为例:其营销宣传也许是近年中国电影中最舍得花心思和资本的。除了眼花缭乱的传统媒体和首映宣传活动外,制片人陈红说,光是广告投入就在4000万元。整个宣传费用,达到一亿元左右。效果果然不错:无数观众带着好奇和期待涌进了电影院,50元,80元,100元,还有1888元,一张张电影票逐渐堆积起一个喜人的票房。以上海地区为例,仅仅半周,《无极》票房就突破了1000万元。但很多观众看完这部耗时1090天,砸下3.4 亿元人民币的大制作电影后,评价却普遍不好,感觉遗憾、失望乃至愤怒、悲哀!一时虚假的高票房造成的这种“产业繁荣”,到底是真正的盛世景像,还是“地震前的虹霓”?!不可一味地高枕无忧了。

于是,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并要有清醒的认知。产业化观念的引进,商业品格的重视,是好的,是中国电影业的大进步。但什么是真正的产业?怎样才可以维持产业的良性循环与持续性发展?当前的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商品化的具体运作与表现,到底是终于找到的济世良方?还是某种程度的竭泽而渔乃至饮鸩止渴?

近两年中国的电影,采用上述“高举高打”的产业方略,集中性乃至垄断性地实施到两三部名导大片的炒作上,也确实产生了即时的效果与效益。但是这种“进步”,多大程度是得力于影片本身?试想:如果没有所谓“高概念电影”(名导演、名演员、大制作的电影)造成观众的眩晕诱惑与浮躁、肤浅文化心态下的近乎狂热的审美期待,单纯以本身实在的价值,能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么?而一旦看透这些大片虚浮造作的底蕴或产生“审美疲劳”,其后果又将如何?!会不会有“呼啦啦大厦倾,昏惨惨灯将尽,到头来食尽鸟投林,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果?!

如果中国电影人不仅仅想“过一把瘾就死”、“玩玩心跳”,真要保持与扩大电影观众中的“回头客”,则对当前自我感觉非常好的产业化策略与商品意识,应有必要的认真检点。

退一步讲:作为个体,就算陈凯歌们确实是成功了,但就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而言,过度的倾斜难免迅速的坍塌,绝对的垄断必然出现绝对的危机。电影百花园,也绝不能只靠几棵大树。电影王国中,不能只有帝王。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的著名文字《论十大关系》,确是经典的“治国方略”,其中种种统筹兼顾、协调全局、相互配合、彼此关照……的原则与精神,完全可以借鉴到当下的“电影王国”中来。

二、艺术失衡

遍观近年国产电影的艺术类型与品格,还要提出:纯休闲的商业片的巨大繁荣与其他片的极度萧瑟,是一种明显的艺术失衡。

电影本身,确有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倡优”之质。但是,电影的本性,只是社会的“倡优”么?!

百年中国电影史的兴衰,鲜明地印证着这一点——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曾有一次“热潮”,数量与票房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电影人在时代的变化面前,无所措足,于是遁入商业投机的路途:武侠片、神怪片、搞笑片、恐怖片……一时盛行,而整个20世纪20年代风云迭起的社会浪潮,在电影创作上却没有明显的呼应,反倒是避世的情绪、追逐商业利润的本能、制造功利风潮的热情直露而明显。因之,到了20年代末期,当电影以近乎疯狂的方式逐风追浪、离奇炮制时,其末路也就在预料之中了:既败坏了原本基础不牢的国产片艺术,又加速了观众的疏离和反感,进而使国产电影陷入低谷。

近两年的中国电影似乎重蹈覆辙:休闲娱乐又远离人间的奇幻刺激型影片,以其驾风挟电的威势,以其横扫千军的气魄,如入无人之境,无论票房还是声名,均使其他品格的影片不敢望其项背:纷纷让开档期、自觉躲入片库、只求捧个虚名的奖杯、或干脆退出资金不再拍摄……是,当代中国已进入一个半商品的社会。但纵然是在全商品社会中,就只能有商品么?!尤其是——真正的商业电影,就一定是纯休闲的“影像杂耍”么?就一定要排除现实品格与时代内涵么?

以美国电影业为例:纯娱乐的休闲片固然常青不衰,具有深刻人文内涵、乃至哲理反思的文化片同样张扬于世;“赏心悦目”的喜剧片受到欢迎,震撼灵魂的悲剧片更有强烈的反响;浪漫的超现实作品时起高潮,严肃的现实主义影片也从不退场……比如上世纪的《猎鹿人》、《战地陆军医院》、《现代启示录》、《邦妮与克莱德》、《末路狂花》、《出租车司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等历史反思片、时代纪录片、社会批判片、现实审视片、人性解析片……等等,它们绝非休闲娱乐之属,但其作为电影产品的“商业属性”,并没有丧失,反而因其现实性与人文性的深刻,大大胜出!再比如《阿甘正传》一出,美国男女老少争相观看,以致上世纪的94年被极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称为“阿甘正传年”,此影片更被视为美国的一部“新圣经”!……正因为由诸多品格与类型的影片共同打造,美国电影业才长盛不衰。

阅史当明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我们的电影园地内,不应一味纵容、特意打造、极力张扬“纯娱乐片”,绝不宜以纯商品化的“镜像休闲”独领风骚。尤须提出:当代中国应在允许、支持并保证各种艺术品格的影片并行的前提下,更大力地创作真正表现时代、深入现实的“现实主义”影片!(而当下许多打着“现实主义”招牌的影片徒有其表,乃至与真正的“现实主义”背道而驰。此种现象,笔者另有文字专论。)

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不但能够记录历史、认识历史、甚至可以推动历史。而正处于改革、裂变、转型、跃进……特定历史时期的当代中国,现实主义影片更要有上述三种社会作用,应承担上述三种文化使命。

当代中国社会是怎样的现实状态?人民大众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症结?当前国民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处于历史性转折时期的时代徵候如何?目前牵动国家中枢神经的最主要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存在是什么?当前民众最感兴趣与最不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满意与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国家各方面与层面的体制改革问题,社会经济与文化两极分化、严重失衡问题,对城乡差异与隔离所应有的历史反省与现实把握问题,对当前社会边缘人群、城市弱势群体与中国农民状态的人文关注问题,以及腐败现象、法制建设、自然环境、不安因素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整体状态。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铁肩担道义”,电影毕竟不能替代政治,但若只是局限在“自娱自乐”中“妙手著文章”,电影表现的对象一味地狭窄化乃至杜撰化,电影制作一味地在手段与技巧层面下工夫,电影的艺术品类止于“休闲与杂耍”一种,想长久维持观众的兴趣与热情,恐难。

须知:观众是分层次与方面的,其对电影艺术品格与类型的要求也必然多种多样。一个大饭店固然面对“众口难调”的难题,但也决不会因此而降为街头摊贩、只做一种煎饼或油条的生意。只有努力做到“满足众口”,才算厨艺高超,也才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当前中国电影的艺术设计,亦应如此。

三、文化失衡

本文最终提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当前中国电影“巨无霸现象”所体现、所浓缩的社会文化的失衡。

社会文化可分为两大方面:

其一,文化构成。健康社会的文化构成应有三种成分:权威(官方)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良性运转的情况下,官方、大众、精英三个文化系统应同时存在、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又有机融合。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失衡。严重失衡的结果往往是可怕的“颠覆”。

其二,文化内容。健全社会的文化内容应包括两部分—形而下的现实成分:当下各种存在表象的扫描与展示;对当前各种存在现象的深层认知与理性把握。形而上的超现实成分:对物质、精神、生命、自然、人类社会等哲学层面的内容,做历史的深思、未来的探讨,以及现在的“终极性”拷问。

在一个文化健康的社会中,以上两种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相与为一。一旦失衡,也将造成病态,进而制约社会文化的发展。

而目前中国电影的“巨无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前整体社会文化的缩影或模型:止于文化构成中的一种成分、文化内容中的一个部分,即止于以大众文化为基因的对形而下现实的表层扫描或杜撰。

从文化构成方面看:权威文化回避,精英文化潜隐,只剩下大众文化张扬。从文化内容方面看:只有形而下的“表象扫描”、“平庸娱乐”,而缺乏必要的深层认知与理性把握,更何谈形而上的终极思考!总而言之:回避现实、摆脱冲突、满足平浅、沉迷娱乐……以图维持某种“稳定祥和”。

而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应该如此么?中国民众真的“乐不思蜀”,已经不必关注脚下的复杂现实、只是乐陶陶地无可如何地悠哉游哉了?当代中国文化已无需积极精英文化的启蒙?也不再需要健康权威文化的引领?

以往的中国社会中,很少、乃至没有大众文化的位置,因之,现在的出现应视为一种进步。但大众文化不能成为唯一的文化,而“满足平浅、沉迷娱乐、拒绝思考”的品格又成为“大众文化”当前的主流,就更加速了社会整体文化的失衡。

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体现,当代电影无论构成还是内容,都应是多元的、有机而科学的组合。尤其是处于当前的文化多元时代,更需如此。不能没有权威,但不能有“绝对的权威”,绝对的权威等同于绝对的压制。不能没有“大众”,但不能纵容“绝对的大众”,绝对的大众势必陷入混沌。不能没有“精英”,但也不能“绝对的精英”,绝对的精英也难免偏激或畸形。

因之——

就当前中国电影而言:内涵消闲平浅、以感官消费为主的“巨无霸现象”占据主流,只能是一个过渡阶段。电影文化一味媚俗的结果,势必使社会文化停步甚或倒退。而电影本身也势必难能持久地繁荣。

结语

客观地说:当前电影业中的“巨无霸”现象,是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阶段性的体现,自有着它的必然性乃至进步性,不可全部否定。

但多元时代的到来,要求中国电影必须多元化体现。绝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绝不应满足片时的泡沫繁荣,而应有未雨绸缪的备忘。

收稿日期:2006—03—19

标签:;  ;  ;  

传播界的失衡--当代中国电影业“巨无霸现象”的备注_中国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