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及启示论文

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及启示论文

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及启示

□ 邱 明1,丁仁祥2

(1.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2.吉安市中共党史学会,江西 吉安 343000)

摘 要: 我们党和党的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特别是毛泽东在早期和苏区时期的革命斗争中,不仅重视,而且善抓舆论宣传工作,形成了一系列舆论宣传工作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经验,既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舆论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对当今如何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早期;苏区

舆论宣传工作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前进、维持稳定、保持定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党和党的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把它作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来抓。早在我们党成立之初,就编辑出版了《共产党》月刊,这是党早期的重要文献,为当时的共产党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起了很好的宣传和组织作用。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早在革命时期就高度重视舆论战场,强调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强调指出,正确的新闻宣传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适应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反复强调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2]。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3]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寻根溯源,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舆论宣传工作历史发展脉络,尤其是学习毛泽东舆论宣传思想。本文意在对毛泽东在早期和苏区时期的舆论宣传工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试做探析。

一、毛泽东早期舆论宣传工作的思想及实践

毛泽东在浓郁的意识形态氛围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以后,从新文化运动兴起到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思想文化界十分活跃。期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又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民族的一大批仁人志士,抱着救国救民的一腔热血,寻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毛泽东正是在这一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之中,如饥似渴地探求先进科学的革命文化理论。在社会现实的比较探索中,在各种正确与错误思想的撞击中,毛泽东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投身于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成长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

毛泽东立足于社会现实去读书读报学习,为他立足于社会现实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他还是韶山冲一个农家少年的时候,他面对读过的许多书本知识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书本知识里面没有创造劳动生活的农民和底层的普通人?他看到了这个社会不公,他希望改变这种社会状况。带着这样的疑问,他走上了求知和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书籍和报刊成为他最不可缺的伙伴,成为他一生的良师益友。从1913年进入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到1919年创办新民学会和《湘江评论》周刊,毛泽东完成了从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者的转变,从而在舆论宣传领域崭露头角。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者,最早的身份就是一个办报人。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新青年》和北京、上海、湖南的各种报刊成为他最喜爱的精神食粮,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书报知识中的力量。以至于他后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把革命文化知识和革命道理的宣传,比喻为“宣传弹”,是和枪弹一样十分重要的思想武器。创办《湘江评论》时,毛泽东一人身兼数职,从撰稿、编辑、校对、印刷直至上街卖报,什么活儿都自己干。在第1期至第4期的83篇文章中,毛泽东亲自写了40多篇。虽然《湘江评论》仅出刊5期和1期临时增刊,就被军阀查封,时间也只有一个多月,但其影响巨大。它以远见卓识的内容,热情奔放的革命激情,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正是被刊物所宣传的各种新思想所启发感动,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远在北京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看到了《湘江评论》之后,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五四时期出色的革命刊物。其中,李大钊称其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湘江评论》的横空出世,可以看作是青年毛泽东舆论宣传最出彩的一页。

因此,降雨为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降雨不仅是水体悬浮泥沙产生的主要驱动因子,同时,也是泥沙有效载体的主要来源与补给,对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有双重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毛泽东先后在湖南、上海、广州等地分别担任过地方党组织和中央领导机关的负责人,从事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创办过刊物,举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中央宣传代理部部长、农民部长等职。从事这些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普通民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在长沙和安源路矿领导工人运动时,他组织了长沙各界工人的罢工斗争和安源大罢工,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著名口号;在进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时,他发出过“农民运动好得很”的呐喊,为中国农民走上历史大舞台鼓与呼他深知教育在舆论宣传工作中的分量,在广州、武昌分别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编写教材,发表调查和文章,起草通告、文告,指导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以此推动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一,坚定信念,坚定信仰,旗帜鲜明,矢志不渝。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决定了舆论宣传工作的阶级性。在中国革命时期这种阶级性的体现,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伟大而又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把《共产党宣言》读了一百多遍,而且是常读常新决不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决不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井冈山及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把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一项极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他不厌其烦地在广大红军官兵中进行革命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既在“左”的方面反对“左”倾盲动主义等错误倾向,又在右的方面反对悲观失望、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等错误思潮,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他把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工作看作是打造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新型人民军队和创建根据地的根本,最早提出武装斗争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根本性举措,在苏区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广泛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他深知不抓住这一根本,是不可能建设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和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由此才使中国革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失败到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始终从意识形态的方面想到党和国家及人民的安危。因为意识形态包括宣传思想工作等是立党立国的根基,事关旗帜、方向、道路、理论和制度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始于思想领域,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0]153,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2]。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宣传思想战线及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同志,要旗帜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用共产主义思想理念教育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当前,特别是要抓紧抓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这一中心任务,始终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高地,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四,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既在生动活泼、喜闻多见上做文章,又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上下功夫。开展舆论宣传,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又必须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点在苏区时期特别明显。比如,针对农村地区识字人不多,就采用大幅标语的方法,这是一个很管用的办法。因为人不识字,又看到这么几个大字高高地挂在那里,他就要问就要学,这写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呀?识字的人和红军官兵一讲解,宣传的目的就达到了,标语又是大白话大实话,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在部队,早晚要呼喊统一发布的口号,毛泽东自己拟定过多次。又比如歌谣在苏区很流行,押韵的四言句、五言句、六言句布告也很流行,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理解。歌谣,都是那些在民间传唱了千百年的旧词老曲,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进行改造,填上新词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很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孟姜女小调、苏武牧羊调等,老百姓都会哼上几句,把它改成红军纪律歌、告白军士兵歌、反“围剿”胜利歌、放脚歌、剪发歌、反压迫剥削歌、控诉国民党罪恶歌等,都在发动民众开展革命斗争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毛泽东在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期间,以红四军军长党代表、红四军党部、红四军政治部、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等名义,发布了布告、通告,以及《告中小商人书》《告民众书》《告知识分子书》《告白军士兵兄弟书》《告绿林兄弟书》等,立意高、讲革命道理;语言活,字字句句真;道理明,说到心坎上。如四言体布告的一段:“共党主张,极为公正。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军队待遇,亟须改订,发给田地,士兵有份。敌方官兵,准其投顺,以前行为,可以不问。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捐杂税,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7]126-127短短的104个字,就把工农商学兵的政策全部阐释清楚,很是打动人心。在《红四军军党部宣言》中,把“推翻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制度、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三大任务通过十大政纲给予宣传介绍,简洁明晰。在《告绿林兄弟书》中,开篇就说:“土豪劣绅为你们取一个名字叫土匪,土匪成了极恶劣最下贱而且恶心的东西”,但“共产党与红军并不以为你们可恶,土匪这个名字不过是土豪劣绅给你们起的罪名”,但“这有什么要紧,因为你们与我们都是无田耕无工做无衣穿无饭吃无屋住的穷朋友”,“我们深知你们的痛苦”[7]132,也是不到一百字的几句话,就把绿林兄弟们的心给抓住了。《告全国士兵兄弟书》的七条,条条打动人心。讲士兵是穷苦人出身,在旧军队当兵受压迫是非常痛苦的,所以要分清善恶敌友,不要替军阀卖命,想想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而在红军当兵至少可以分得田地,为自己谋解放谋出路,所以要拖枪来当红军。在《告中小商人书》中提了几句口号,就把小商人的利益所在给讲清楚了:“商人要使商业发展只有赞助土地革命增加农民的生产力和购买力”“商人要使商业发展只有打倒帝国主义断绝洋货的来源!”“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并保护他们的营业自由!”[7]139这些宣传从当时的现状实际出发,入心入脑。类似这样的经典话语宣传,在苏区时的文献资料里,可以找到许多,也可见当年共产党人做舆论宣传,是如何讲究现实性针对性艺术性的,这一点是很值得今天宣传思想工作者所学习的。

第三,立足于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从调查研究起步,从小事做起,接地气,讲效果。走向社会闹革命的毛泽东,无论是做演讲、写文章、编书报,或是与团体成员共同探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舆论宣传工作范畴,他都认为这是一种“向一般群众进行教育的武器;文字必须浅显、生动,短小精悍,要根据事实说话,不可专谈空洞的大道理。”[5]63他又特别强调:“我觉得具体、鲜明、热烈,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一种运动,或是一宗学说,都要有这三个条件,无之便是附庸,不是大国,便是因袭,不是创造,便是改良派,不是革命派。”[5]57“人才要讲经济,学问、游历要讲究多方面。”[5]55他的这些思想观点,充分表现了他对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独到见解。他将思想付诸于实践,一头扎进老百姓之中去调查研究,老老实实拜群众为师。从游学调查入手,练就了调查研究的真功夫,为他日后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调查研究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他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也特别主张从小事做起,小中见大。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他就为工人群众免费办夜校;宣传民众的大联合,则反复告诉工农大众从小联合做起;在谈到如何改造大中国这个革命的大目标时,他认为要从小地方做起。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固有的四千年大中国,尽可以说没有中国,因其没有基础。说有中国也只是形式的中国,没有实际的中国,因其没有基础。……大国家是以小地方做基础,不先建设小地方,决不能建设大国家。……中国如有彻底的总革命,我也赞成,但是不行(原因暂不说)。所以中国的事,不能由总处下手,只能由分处下手。……因此现在唯一的办法,是‘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小中国’。”[4]507-508这种从小做起,小中见大的思想,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探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争取群众,从一部分人做起;建立根据地,从小块地域起步;但这一切都要着眼于大,人是绝大多数人,地是大块头的广阔的农村地域。

毛泽东不仅重视,而且善抓舆论宣传工作,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立足于中国国内社会的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在给同窗好友周世钊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源,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比较的东西。”“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况,似不可不加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4]474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并不反对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但一切要和国内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是毛泽东取得中国革命成功,对一切工作都能做得好,从不会到会,从陌生到熟悉,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他能在舆论宣传工作中出奇制胜的根本原因。

第二,立足于站在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着眼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1919年7月,刚刚走出校门的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周刊发表了《创刊宣言》及《民众的大联合》这一战斗檄文。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明确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4]292在《民众的大联合(三)》中指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4]390这个“我们”,指的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处于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认为看湖南看中国,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农民是农业的根本,也就是中国的根本。”[5]165所以他从研究社会科学起步,“现在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他在1925年11月的一个调查表中自称“教过一年书,做过两年工人运动,半年农民运动,一年国民党的组织工作”[5]139当他认识到农民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时,便沉下身心,专注农民革命和农民运动,以此“改造中国与世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

一年一度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是水利工作的航塔。翻读近几年的工作报告,“民生水利”这一关键词频频提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第四,身体力行创办报刊书社,传播革命文化,做好舆论先行。毛泽东通过读书读报和听演讲、参加讨论会等形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因此深知书报对宣传革命、发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性。他身体力行,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去办报纸、办书社,以此作为接近民众走向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他先是不断地发挥写作才能,给当时的各种报刊如长沙的《大公报》《通俗报》《湖南教育月刊》等写稿、投稿,透彻地分析社会现状,指明阶级压迫剥削实质,唤醒民众。1918年底,毛泽东来到北京黎锦熙家,就和他商讨创办《湘江评论》的事,1919年7月,《湘江评论》登上了中国社会舞台,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后又接办了《新湖南》等杂志。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毛泽东还自己编写刻印平民通讯社的稿件。到上海时,又给《申报》《时事新报》等报刊发表文章。他发起建立文化书社的宗旨,就是认为:“没有新文化由于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由于没有新研究,没有新研究由于没有新材料。湖南人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文化书社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也许因此而有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那真是我们馨香祷祝、希望不尽的!”[5]61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文化书社组织大纲》,明确规定“本社以远销中外各种有价值之书报为主旨,使各种有价值之新出版物,广布全省,人人有阅读之机会。”[5]61在这里,毛泽东抓舆论宣传工作的思想理念清晰明确,十分坚定,紧抓不放。毛泽东在当时写的一份报告中,一反常态,经营状况全部对外公开,销售的书刊品种资料仅半年时间就达212种,其中尤以《新青年》《新潮》《劳动界》《新生活》杂志为多,书籍则有《杜威五大演讲》《恩格斯〈资本论〉入门》《社会主义史》《克鲁泡特金的思想》《晨报小说》等销量在前[5]81。毛泽东称赞上海党组织改造的刊物《共产党》是“旗帜鲜明”,但他所创办的报刊、书社和撰写的大量文章也是“旗帜鲜明”的,与其他发行的各种刊物相比毫不逊色。

二、毛泽东在苏区时期如何开展舆论宣传工作

凭借在早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的舆论宣传工作经验,毛泽东在开创井冈山及中央革命根据地时,创造性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凝聚了红军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向心力,争取了最广泛的力量,形成了广大民众和军民之间最有力的团结,在苏区实现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局面。在这一革命斗争过程中,武装斗争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但成功的有效的舆论宣传工作,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讲,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6]1011就苏区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这是由于当时革命斗争的特点和现实所决定的。毛泽东当年带着红军打天下,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的革命思想,当地的老百姓也并非全部理解、拥护和追随共产党闹革命的。所以就有一个靠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发动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思想工作就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革命力量从弱到强,革命队伍从小到大,靠的就是笔杆子争取民心,靠的就是枪杆子保障。

2.4 两组患者血酮、乳酸、BE的比较 在开始输液即刻(T1)、输注完液体即刻(T3)、出手术室前(T5)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酮、乳酸及BE值。T1时两组血酮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和T5时对照组逐渐升高、观察组逐渐下降,与T1比较,两组组内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3、T5时间点观察组血酮体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5乳酸、BE和pH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1~T5时BE均呈下降趋势,但各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组内T3、T5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第一,明确提出舆论宣传工作是和武装斗争同等重要的工作,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是一种最严重的错误。在毛泽东亲自起草的《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讲到怎么做好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尤其在第二部分第七点中,又从七个方面谈了怎样具体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其中,他在第一个方面,就曾批评了边界各县地方党组织的一个错误思想和做法,指出:“过去边界各县的党太没有注意宣传工作,妄以为只要几支枪就可以打出一个天下,不知道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同时在各项工作中(如组织苏维埃、暴动队、分田、组织党等工作),完全不宣传其方法和意义,只是利用军事政治势力去逼着做(不做就杀),这是一种最严重的错误。”[7]38他的这个思想,可以说始终贯穿在整个苏区革命斗争时期,以至于苏区军民都把“宣传单”当作“宣传弹”,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和战斗力。1930年至1931年间,毛泽东在起草反“围剿”标语口号时,明确写道:“我们拿什么武器呢?我们拿下面十二个口号做武器。我们要坚决相信那十二个口号才真正是缴敌人几万支枪的武器,我们要坚决相信那十二个口号的力量,每一个抵得红军一军。我们提那十二个口号,就是立刻增加了十二军红军的力量。”[8]213在这里,《孙子兵法》中“攻心为上”的智慧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种排山倒海般的宣传攻势和军事攻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苏区广大军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千百年来受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终于建立起自己的苏维埃政权,成为当家作主的主人。这个奇迹是思想的力量和舆论宣传工作的力量所创造的奇迹。

第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党的思想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党的政治任务根本保证是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根本所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讲过一段话:“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7]1094他的这一思想,起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毛泽东带着不足千人的队伍上了井冈山,成分极其复杂,动机各不一样。后来朱德又带着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等人员上了井冈山。如何把这支以旧军人和农民成分为主的革命队伍改造成为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思想的革命力量,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毛泽东采用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思想政治教育,后来把它提升为思想建党在上井冈山途中,他通过调查研究,得知部队枪毙逃兵,打骂士兵,官长特殊待遇等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特别严重,缺乏党对军队领导的思想理念,于是从思想教育入手,树立官兵平等和军队必须由党来领导的思想理念,废除不合理的打骂士兵等制度建立军队中的民主主义制度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得到了官兵们的拥戴,凝聚了官兵们的向心力。他在湖南酃县中村首开思想政治教育课,连续给大家上了几天的课,通过深刻分析形势,剖析部队现状,对症下药,开创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先河,后来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做法,成为红军的“传家宝”。后来用一句话概括其深远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并提出要像和尚念经一样,天天叨念着两件事: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时刻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同时,针对井冈山斗争时期“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的问题他又明确提出了“思想建党”这一创造性举措。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9]57于是在采取组织上建党措施的同时,还从十二个方面加强思想建党,从办训练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化纪律建设入手,使思想建党落到实处。在整个苏区革命斗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的思想建设成为增强党和红军战斗力的一项成功而富有成效的特色工作,创造了许多经验和做法,成为我们党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宝贵财富。

第三,抓好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舆论宣传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毛泽东深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没有一支队伍是不行的。工农革命军的宣传工作,起初沿用北伐军那一套做法,被人讥讽为卖狗皮膏药,部队要以打仗为主。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打下遂川县城以后,毛泽东赋予宣传队以新的职责和使命。每一连队必须成立宣传队,保证不少于5人,分成两块,一块是进村入户搞调查,一块是开群众大会,搞演讲大会,印传单写标语。把宣传工作和调查工作结合起来,成为做好群众工作,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的一项有力的措施,这是毛泽东的一个创造。为了保证工作有经费,明确规定宣传队工作经费每月不少于10到15块大洋。这样的宣传调查工作,为红军争取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一些老同志回忆,这种宣传调查队,就是红军官兵集体做群众工作的发端,毛泽东还在遂川县城和草林圩市手把手地教官兵怎样做具体的宣传工作。不久,又通过党代表工作大纲,明确具体工作实施过程及方法。在中央苏区时,把宣传工作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陈毅在1929年9月给中央的报告中记载,调查工作后来专由党代表及政治部带领全体官兵负责,宣传队则专职化,由5人组成,具体分为两组,一组为演讲队,担任口头宣传,凡红军所到之地,必须手持红旗及宣传标语,分别作个别宣传,有半日时间则召开一个群众宣传大会;一组为文字宣传组,凡红军经过的地方,墙壁上要写满各种各样的标语,字要正楷,愈大愈好。“红军一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7]291-292这就是当年老百姓对红军宣传工作的称赞和肯定。

毛泽东对红军舆论宣传工作极为重视,不仅在队伍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更是亲自草拟标语口号、四言布告、文告等。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毛泽东在途中亲自撰写布告、文告、标语内容达数十篇。在拟定标语内容时,不仅具体到字怎么写,写什么地方,大到街市繁华之地,小到家家户户的墙壁,甚至牛栏厕所之地也不放过。明确告诉官兵要以标语为武器,让一条标语成为一支红军,一支毛笔抵得上一千条枪。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到第三次反“围剿”斗争极为紧张之时,毛泽东向红军官兵发出了办好《时事简报》的通令,这种用大字报形式创办的《时事简报》,成为鼓舞苏区军民增强斗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宣传指引,为战胜敌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以后,苏区的舆论宣传工作就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创办了《红色中华》等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报刊,兴办了各种各样的学校和训练班,印发了不同种类的教材和宣传资料,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影响深远。

毛泽东运用笔杆子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道路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开拓,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舆论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和特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三、毛泽东在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历史启示

第二,思想教育入心入脑,占领阵地理直气壮。舆论宣传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首先就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讲究入心入脑。在中国革命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当年靠什么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力量,靠的就是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要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笔杆子。在舆论宣传工作中,毛泽东特别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讲大道理,又讲小道理。他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喻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法宝。当年闹革命,一方面是武装斗争打天下,另一方面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政治就是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民心依然是最大的政治,这个民心表现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个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个是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生态,即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抓住这两个基本方面,宣传思想战线既是使命担当,任重道远,理直气壮地去占领各种宣传思想阵地,坚持把舆论宣传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同时也要凝聚民心、顺应民心、抓住民心,把聚集民心民力作为舆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充分发挥新时期宣传媒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在体察民情、顺应民意、争取民心上下功夫做文章。

对于暖通空调施工而言,前期的图纸设计是决定工程合格与否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图纸的设计都不合格的话,那么后期的施工建设也必然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确实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图纸设计者并没有做足准备工作,这往往导致设计出来的图纸并不是符合现场的具体情况[2]。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一味的照着设计的图纸来施工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工程的返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在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思想和实践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又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本研究对比了潜艇与岸勤人员肾结石患病率、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通过回顾某潜艇部队官兵近3年的体检结果,笔者发现常规潜艇环境未导致肾结石的患病率、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升高。既往研究提示远航可升高血尿酸水平[4-5],可能是一过性升高,经休息可恢复正常。地方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3.1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05%和2.30%[6]。某部官兵肾结石患病率为3.1%,主要为男性,因此可认为低于地方人群患病率,原因可能是该部官兵主要为年轻人。

计算每个类别的重构残差i=1,2,…,c,其中向量xi表示第i个类别的稀疏表示系数,其他类别的稀疏表示系数为0。其中重构残差最小的类别即为测试样本所在的类别,因此可以判定测试样本u所在的类别为:。

在争取民心的舆论宣传工作中,怎样做到入心入脑,既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篇大文章。在这方面,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他们的讲话,一扫传统文化的八股文风旧习,善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开创了崭新的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这方面又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讲大白话大实话,讲贴心话暖心话,把话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事做到老百姓的满意上,这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老百姓一点一滴的具体事实上,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就是舆论宣传工作必须达到的目标效果。

第三,与时俱进,方法创新,善接地气,善抓人心。舆论宣传工作既然是一门学问,就要讲究思想性艺术性。当年毛泽东在苏区时期,既善于带领红军官兵打仗,更善于带领红军官兵做群众工作,广泛开展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特别善于结合当时当地实际,结合广大群众和白军官兵思想认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红军标语是一种发明创造,运用大字报创办时事简报也是一种创新。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如发布布告、传单、演讲、歌谣等,注重内容的切合实际更重要。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更善于做到既有思想性又有针对性,既有现实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打动人、感染人,又能说服人、改造人,从而让多少知识分子和劳苦大众接受革命道理,走上革命道路。这种有效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艺术手段,正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需要我们从中学习,与时俱进创新吸收。

怎样在舆论宣传工作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方法创新,既善接地气,又善抓人心?习近平在2013年和2018年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分别提出过宣传思想工作者“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11],同时又要做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从“几把刷子”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可谓是鞭辟入里,精准到位。“几把刷子”的底气从哪里来,只有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才能有自己的底气。政治上的成熟,首先来源于思想理论的成熟,有了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所以学好理论,是每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基本功。这就充分说明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没有先进理论和科学理论的武装,一个政党、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是不可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也就失去了战斗力。我们党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改革时期,都反复强调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也就在于此。

怎样让舆论宣传工作善接地气,善抓人心?那就是要像习近平所要求的那样,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脚力是接地气的第一步。迈开双脚,走进工农群众,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实际,和老百姓在一起、和基层的干部在一起,才可以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发现经验典型,发现实际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眼力,实际上就是要善于运用和借助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望远镜”“显微镜”的武器,增强我们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这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功。脑力,用简单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多思多想,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愿意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笔力就是要写得好、讲得好,写出的文章出彩出色,讲出来的话妙语连珠,让自己的作品得到观众的喜爱和听众的接受认可。新时代党的舆论宣传工作者,应在笔力上下功夫,让自己手上的笔,真正成为孙悟空手上的千钧棒,呼风唤雨,大放光彩。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者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互为补充,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只有这样,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1).

[4]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5]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修订本(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斗争时期文献导读[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8]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第6辑[M]内部发行,1988.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中图分类号: S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494(2019)3-0039-08

收稿日期: 2019-03-10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毛泽东与中央苏区时期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研究》(18dj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邱 明,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院刊编辑室主任记者,研究方向为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史、新闻传播学;丁仁祥,男,江西省吉安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 何成学

标签:;  ;  ;  ;  ;  ;  ;  

毛泽东早期和苏区时期舆论宣传工作的实践及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