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论文_许伟,杭光飞

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论文_许伟,杭光飞

(山东能源内蒙古盛鲁电力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6200)

摘要: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燃煤电厂机组容量不断加大,相应电网对负荷调节性要求也更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协调控制系统做更进一步的完善。集控运行是电厂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方式,其中协调控制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电厂生产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目的,需要结合电厂生产特点,对控制系统的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燃煤电厂;集控运行;机组协调控制

我国燃煤电力企业的发电能力近年来不断提高,在这个进程之中燃煤电厂充分的发挥了科技的力量,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引进了现代、高效的发电设备。但在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传统的管理办法已经不在适用于先进的发电设备,这就需要发电厂能够与时俱进的使用集控运行技术,来对发电设备进行统一管控,并且还需要辅助以机组协调控制技术,以求在保证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行。

一、燃煤电厂集控运行原理

燃煤电厂集控运行的核心是电厂网络控制监管中心的建立,通过建立监控管理中心和遍布电厂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就能够时时掌握电厂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对于各区域的信息进行收集、储存。通过现代化集控运行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的管理系统,能够将燃煤电厂生产中的各个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转化为直观的数据,使管理者能够一目了然的掌握燃煤电厂的状态,使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严谨、有迹可循。并且,管理者还可以定期回顾集控运行系统所储存的数据,通过比对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将危险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最后,在使用集控运行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要保证有专人进行时时监督,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隐患。

二、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应用优化方向

1.调节器变参数控制。当系统负荷发生变化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负荷调节器调节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为负荷前馈信号。待系统维持到稳定状态后,目标负荷与实际负荷差异较低时,结束前馈信号动态过程。基于此特点,想要缩短达到目标负荷的要求,可以采取改变调节器参数的方式,来增强调节器调节能力。另外,利用目标负荷与实际负荷存在的偏差,可以通过调整校正调节器积分与比例系数参数来缩小,可以有效解决快速动态响应与稳态平稳矛盾。

2.给水自动调节优化

(1)中间点温度。为确保中间点温度设定的合理性,可以利用分离器出饱和蒸汽压力对应的温度,以及根据实际运行状态,由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偏置与减温水比例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利用减温水流量所占总给水流量比值法进行校正,可以弥补手动偏置处理存在的偏差,使得温度调整合理性更高。

(2)给水流量。生产活动中如果采取手动给水操作,主调节器输出量会随着水量变化而变化,并且给定值也会跟随中间点温度发生变化。而如果选择用自动给水方式操作时,给水流量设定值由中问温度PID来控制实现。PID计算时增加了机组负荷指令、水冷壁出口集箱温度与锅炉主控前馈作用,其中负荷指令目的是确保给水可以与燃料量变化同步,来确保煤水比维持在一定稳定状态囡。一般情况下,正常机组运行水与各磨组燃料量经验比值稳定,一旦燃料量发生变化,煤水比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给水流量增加。

三、燃煤电厂协调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1.软件系统设计

(1)软件架构。主要包括客户端与服务端两层结构,即C/S架构形式,可以通过两端硬件环境优势,合理分配任务管理内容,来控制系统运行成本。承担服务端的为两台服务器,两者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实时通讯,起到冗余作用,即便其中一台服务器故障,系统也可以通过自动切换的方式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承担客户端的为操作员站,主要完成客户端信息向服务器的传递,服务器为客户端服务,此种架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客户操作员站处理能力,在客户端处理后再传送给服务器。

(2)功能模块。在对电厂协调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将其与集控运行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分析,将其作为协调控制的基础。基于此可以将整个系统的控制模块分为将主控系统、汽机主控、锅炉主控以及子系统等四部分,并且每个模块又分为多个子模块,来实现协调控制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其中,结合燃煤电厂生产特点,重点为汽轮机与锅炉主控系统,主要功能是维持锅炉、汽轮发电机正常运行,在负荷变化率较大情况下,两者之间能够保证能量平衡,来确保主蒸汽压力的稳定,由此可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一个出现故障势必会对另一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四、增强电厂机组协调控制效果的措施分析

1.注重硬件方面的合理配置。在电厂机组协调控制水平提升控制中,为了优化该控制系统的使用功能,则需要注重其硬件方面的合理设置。具体表现为:(1)选用性能可靠的网络模块,满足机组协调控制中的现场调节、检测及系统分析方面的要求。其中,现场调节模块的作用是负责接收变送器传输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按照事先系统设定好的运算方式进行计算,从而将这些计算结果传送给现场的分析设备;检测模块作为机组系统控制系统的重要处理设备,有利于增强信息的传输和接收过程安全性;系统分析模块的作用在于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并在通讯环节中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2)加强内置系统设计。在完善该系统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注重其中的整体控制模块、锅炉模块等不同模块配合使用、使得电厂机组能够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

2.注重软件方面的有效配置。在增强机组协调控制效果、提升其控制系统实践应用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该系统软件方面的有效配置。具体表现为:(1)技术人员应通过对系统软件中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合理设置,优化系统软件结构,从而提高机组协调控制中的信息传递效率;(2)通过对系统分析模块、主控制模块等不同模块的有效设置,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从而提升其协调控制水平。

五、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

1.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通过对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构建与使用,实现对电厂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则有利于改善电厂生产状况,减少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发生。因此,电厂应将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满足其控制工作开展要求。具体表现为:(1)基于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电厂生产作业开展,有利于实现其中的存在问题高效处理,从而提升电厂生产过程控制水平;(2)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利用效率,从而改善电厂生产过程的控制状况,增强其控制工作落实效果。

2.生产设备保护方面的应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紧急保护系统作用在于:保障机组与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生产风险。因此,需要结合该系统的功能特性,注重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方式的配合使用,从而实现电厂生产设备的有效保护。具体表现为:(1)在集控运行及机组协调控制方式的作用下,若电厂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及时关闭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避免设备故障影响范围的扩大,并为其处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便利,满足电厂生产设备保护要求;(2)电厂应将集控运行及机组协调运行控制方式应用于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从而了解设备的运行工况,使得生产设备保护措施运用更具针对性。

燃煤电厂发电能力以及现代化发电设备普及程度不断上升,使得电厂在运行负荷、设备数量、厂房面积等等各方面也随之增加,也就需要电厂能够与时俱进的采用现代化的集控运行系统以及相应的协调控制系统,并在实际管理中提高两者的关联效果,以保障燃煤电厂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邓万平.基于燃煤电厂集控运行和机组协调控制的研究.2016

[2]陈毅艺.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2016

论文作者:许伟,杭光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论文_许伟,杭光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