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林浩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林浩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居住整体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用水量的增大、雨水量的积累等都对城市水环境系统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对雨水进行吸收,协调水环境系统的稳定,以方便居民的正常出行。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可以缓解自然灾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度,促进城市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加强海绵城市的建设非常关键。本文对海绵城市的具体内涵及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对其在实际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希望本文的研究为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用研究

引言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城市设计理念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设计人员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美观和现代化形象高度重视,忽略了道路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当有暴雨袭击、洪涝灾害时,由于道路路面及周围建筑的渗透性较差,极易造成了雨量的堆积,阻碍出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时,海绵城市的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海绵城市的设计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城市道路处于一种顺畅状态。其对水量的吸收与净化还可以有效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饮用匮乏的问题。因此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步伐,对提高城市经济与生态建设发展的速度意义重大。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侧重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主要是构建一个环保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建筑、道路路面及周围绿带的设计来完成的。通过对渗透性路面与绿化带的建设,让城市在面对水量积累的情况时,能发挥弹性海绵的性质,及时地吸收储蓄并进行净化。这不仅可以保证城市道路整体环境的整洁,方便居民的出行,还可以在城市水资源紧张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行水源的供给,保障居民的正常用水。

二、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

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海绵”的特性。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设计中,必须要根据建设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构图。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状况、所处地域土地的性质等方面。(2)重视生态建设。想要城市发挥海绵的弹性作用,就要在其有序运行的前提下,将城市的园林绿化、湿地河流的建设放在建设核心位置。只有将城市的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才会更好的为水资源的利用保驾护航。(3)规范化的建设。城市建设的优劣关系着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的快慢,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工程必须有理有据,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规划。海绵城市的建设应遵循相应的建设规范,依照建设计划、建设目标循序渐进,对于规范性规定内容,不得随意进行更改,保证建设的科学有序。

三、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具体应用

(一)绿化带的应用

绿化带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绿化带建设形式通常被分为三种,即车行道、人行道及道路两旁。现代化绿化带建设不仅有着传统绿化带的排水性能,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水量协调及净化的特点。绿化带的设置一般要具有水量吸收和净化的特点。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以隔固定间距种植绿化植物,对植物的种植采用下凹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对绿化植物种植的种植范围要低于周围平面,控制在10~20cm比较合适。这使其在面对雨水的降临时,相当于小水坑的作用。利用种植植物的水性吸收功能及土地的土壤渗透性能,让雨水聚集并利用其为植物生长作贡献,减少雨水对道路路面的侵害。

(二)蓄水技术的应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要对雨水进行吸收净化再利用,就应注意城市蓄水技术的应用。蓄水技术的使用可以对雨水及时的储蓄,降低暴雨天气对于路面的冲击力,减少雨量高峰时给城市造成的危害。蓄水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储蓄到的水源进行初期的净化,利于水源后期的循环利用。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对蓄水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的有植物缓冲带、植草沟。植草沟的使用相较于传统的水泥或砌体材料,不仅有更好的蓄水净化作用,还对城市的美观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车行道与人行道的应用

车行道行驶路面如果是透水性能低下的材料,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影响交通的情况,并对地下水源的补给造成阻碍。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将地面材料换成具有渗透性的建筑材料。建设过程对路面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1)施工的地面层与地基层分别使用透水和非透水材料。地基的非透水性可以避免遭受雨水入侵,造成破坏。地面材料采用沥青混凝土,其自身的骨架嵌挤形态,可以将表面水迅速的顺着路基流至道路两侧的水沟,进而被引入绿化区域,避免造成雨水的堆积,车辆行驶出现的水溅现象。(2)施工路面与路基都使用透水性材料。由于二者均为透水性材料,防止雨水对其的破坏,要在路基中进行透水管道的设置,布置水流路线。这可以让水源通过透水管的运输进入排水沟,导入绿化带中,得到水源的有效利用。

人行道的铺设材料与车行道一样,也要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铺设。这样不但可以及时地将雨水吸收,对路面温度进行调节,还可以对地下水源起到滋养作用。透水性材料的使用让城市市政建设得到最大程度的生态保护,利于绿色城市的建设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提升。

(四)附属设施的设计应用

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对其一些附属设施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在道路设计中路缘石的使用可以保障雨水快速的流向雨水排口。此外对道路边缘的雨水口进行截污设施的装置,防止雨水在流向排水口时,夹杂道路垃圾造成排水口的堵塞和水源的污染。

四、结论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环保的方向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被运用到当中,并日渐成为市政道路设计的主流观念。由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会避免城市遭受洪涝雨水的侵蚀,更会将雨水等进行优化,供人们正常生活所用,因此其会成为城市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受到推广,只有这样,才会增强城市抗涝能力,提高水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宁宁,康洪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v.44(13):124-125.

[2]李昂,丁慧敏."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4):00168-00168.

[3]赵洁,王君波,毛远.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86(11):43-44.

论文作者:董林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