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组织理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理论基础_情报学论文

知识组织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理论基础论文,组织论文,知识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25X(2000 )04—0014—04

1 关于知识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反映与认识的结晶。知识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以人脑为载体的主观知识,二是记录于各种文献(即脑外载体,如纸张、胶片、磁盘、光盘等)之上的客观知识(又称“公共知识”、“社会知识”)。从知识的运动流程上看,知识的运动表现为知识生产,知识交流和知识利用三个环节及其循环往复;从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相互转化关系看,知识的运动表现为主观知识的客观化和客观知识的主观化两种过程及其循环往复[1]。知识运动的历史表明, 知识运动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转换,都必须加以一定的组织化手段,才能顺利进行。由此产生了人类的知识组织活动。

2 知识组织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一词,最早是1929年由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分类法专家、《书目分类法》(BC)的编制者布利斯(H·E·Bliss,1870—1955)提出来的。布利斯于1929 年就出版了《知识组织和科学系统》、《图书馆的知识组织》两部著作,阐述了从文献分类角度组织知识的思想[2]。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J·H·Shera,1903—1982)也分别于1965年和1966年出版了《图书馆与知识组织》、《文献与知识组织》两部论著,对图书馆的知识组织表现及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纵观图书情报学(本文所称的图书情报学是指文献学、目录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在内的学科群)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图书情报学研究,基本上以文献和文献组织为主要对象,而现代的图书情报学研究对象则大有向知识和知识组织为主转移的趋势。如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国际知识组织学会”(ISKO),1993年久负盛名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分类法》(IC)更名为《知识组织》,并由ISKO主办[3]。不仅如此,其它一些学科如认知科学、教育学、术语学、 人工智能等也都对知识组织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4]。当前, 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热潮的兴起,则进一步加强了图书情报学对知识组织研究的关注及其热情。

所谓知识组织,是指对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揭示的有序结构,即知识的序化[5]。通俗地说, 知识组织是指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6]。 知识组织论就是关于知识组织的理论与方法。知识组织可分为主观知识的组织和客观知识的组织两种类型,主观知识的组织是在人的大脑中进行,表现为复杂的神经生理活动,人工智能、认知加工心理学等重点研究主观知识组织的内在机理,而图书情报学则主要关注客观知识的组织活动。本文所讨论的知识组织就是指客观知识的组织。

对知识进行组织,其前提是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知识的结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知识的结构呈现为网状结构,它由众多结点(知识因子)和结点联系(知识关联)这两个基本要素组成[7]。 知识因子是组织知识的基本单位,一个概念、一个语词、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知识因子。知识关联是若干个知识因子间建立起来的特定联系。从知识的这一结构特点看,知识组织的基本原理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揭示出来,并把被揭示的知识成分,按一定方式(如字顺)编排成序,以便于人们利用。

通过上述知识组织及其基本原理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图书情报工作(本文所称图书情报工作包括文献工作、目录工作、图书馆工作和情报工作)实质上是知识组织工作,因为几乎所有的图书情报工作都是围绕知识组织这一核心目标而进行的。

3 图书情报工作的实质是知识组织

3.1 人类对知识的组织活动,是从文献(组织)工作开始的。 利用文献来获取客观知识是人类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但是文献在数量上的巨增所造成的无序性、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利用文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里的“无序性”是指文献在客观上的无序生产、无序分布和无序流动的状态;“不确定性”是指人们事先对文献的形式特征(如题名、著者、版本、收藏、亡佚等情况)和内容特征不了解、不掌握的状态。在国外,早在1613年英国学者B·Rich 就抨击过“书籍泛滥成灾”的状况[8];在中国,唐代的母就曾说过:“窃以经籍浩广,史图纷博,寻览者莫之能遍,司总者常苦其多,何暇重屋复床,更繁其说?”“苟不剖判条流,甄明科部,则先贤遗事,有卒代而不闻,大国经书,遂终年而空泯,使学者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仗追日,莫闻名目,岂祥家代,不亦劳乎?不亦弊乎?”[9]。 如何从浩瀚无际的文献海洋中选择和甄辨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这一问题成了人们获取知识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在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文献的无序性、不确定性特征同人们利用文献的有序性、确定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对文献所进行的整理、加工、控制等一系列组织活动,这就是文献(组织)工作。人们之所以组织文献,目的是为了组织文献所载的知识,所以文献组织的实质是知识组织[10]。

3.2 从目录工作的角度看,目录是一批相关文献的著录, 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目录工作是通过查寻、著录、部次,提要等方法,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提供书目情报服务的活动[11]。目录所揭示的文献信息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献的形式特征,一是文献的知识内容。其中前者服务于后者,或者说,揭示文献形式特征的目的是为了把读者引向文献的知识内容。目录工作的基础产品目录款目中的著录项目,实际上是对文献所含知识因子的表示,这一点在主题目录款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按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目录款目,则形成一批相关文献所含知识的序列系统,这一点在分类目录体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在目录工作中所采用的著录、部次、提要等方法,实际上是针对文献中的知识而进行的组织方法。可见,目录工作实质上是一种知识组织工作。

3.3 从图书馆工作的角度看, 图书馆工作大体表现为对文献的搜集、分类、标引、著录、排序和流通利用的过程。而这些过程实际上也是知识组织的过程:文献搜集以文献所含知识内容为甄选标准;文献分类是将文献的知识内容按所属学科给予标识,使知识内容有一个分门别类的序列;文献主题标引是用规范化的自然语言语词来表征文献中的知识主题,使知识主题按主题字顺得到标识;文献著录是揭示和报导文献中的知识信息,并使其在目录组织系统内得到序列化的反映;文献排序则普遍以知识的分类标识为依据,使知识按学科体系得到组织;文献的流通利用是为满足读者的知识需要而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可见,图书馆工作实质上是为满足读者的知识利用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知识组织活动。因此我们说,图书馆是组织知识的社会组织[12]。

3.4 从情报和情报工作的角度看,情报是“在特定时间、 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13]。可见,情报的本质属性是知识。情报工作是以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情报交流和传递的活动。由情报的知识属性决定,情报的交流和传递实质上是知识的交流和传递,只不过情报的交流和传递比一般知识的交流和传递,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情报工作一般表现为对知识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分析研究、编译报导、检索服务等环节。经过这些环节,大量杂乱无序的知识信息被组织成有序的知识信息。简单地说,情报工作就是把知识信息组织成情报的过程。同目录工作、图书馆工作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情报工作是深层次的知识组织工作。

4 分类法和主题法是知识组织工具

如何组织知识,或者说用什么方法组织知识,这一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图书情报部门在长期的知识组织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分类法和主题法为主的知识组织方法体系。

4.1 分类法,按其结构原理分为等级体系分类法、 组配分类法(或称分面分类法)及体系——组配分类法。我国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名称)就属于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指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文献主题内容所属的学科属性为划分标准,以分类号为检索标识,并依据这些检索标识的层累顺序来组织文献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14]:①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②以分类号作为文献主题概念的标识;③主要用等级结构直接显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④按学科体系进行系统排列。分类法的这些特点表明,它的基本原理完全是按照知识组织的原则构建的,即用类目名称(文献主题概念)表征知识因子;用等级体系以及参照、交替、注释等方法来直接显示类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知识关联);用学科区分及分类号的层累序列作为组织知识集合的基本方式。可见,分类法实质上是以学科聚类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法。

4.2 主题法,按其结构原理分为标题法、元词法、 叙词法(主题词法)、关键词法。它是指直接以自然语言中代表事物、问题和现象的名词术语来表征文献的主题内容,并以这些名词术语作为检索标识,再依据这些检索标识的语义及其字顺来编制和组织文献检索工具(如主题目录)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15]:①按主题集中文献;②以受控的语词作为文献主题概念的标识;③主要用参照系统间接显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④按主题词的字顺排列,提供按事物名称检索文献的途径。主题法的这些特点表明,它的基本原理也是按照知识组织的原则构建的,即用主题词表示知识因子;用参照系统来显示主题词之间的关联关系(知识关联);用主题概念的语义区分及主题词字顺序列作为组织知识集合的基本方式。可见,主题法实质上是以主题概念的语义网络为基础的知识组织方法。

4.3 分类法和主题法能够成为两大知识组织工具, 是人们长期思索和实践的结果。其宏观思维轨迹是这样的:知识组织的目的是提供有序化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利用;知识的利用最终表现为个体的知识接受状态,知识接受的过程实质上是个体的知识记忆过程,所以知识组织的方式方法必须满足个体的知识记忆要求,即必须走“模拟个体知识记忆结构”的道路;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完全探明人脑知识记忆的机理,所以直接模拟个体的知识记忆结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克服或避免这种困难,人们采取了先模拟公共知识结构并使其近似于个体知识记忆结构的方法,因为公共知识结构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知识记忆状态的公共化,其结构必然近似于个体的知识记忆结构;分类法和主题法在结构和功能上就模拟了公共知识结构,但角度不同,前者以公共知识的层次聚类为基础,后者以公共知识的概念网络为基础[16]。

5 书目情报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17]

这里所称的书目情报活动是指编制和组织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活动。编制和组织书目情报是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要输出形式,也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深入仔细地分析每一种书目情报产品的结构、功能及其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每一种书目情报产品无一不是知识组织的结果。书目情报产品中所体现的知识组织本质,主要表现为对原有知识的结构性重组。

知识重组是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原理是对原有知识的知识因子或知识关联进行语法结构上的重新组合,其结果是产生另一形式的知识产品(书目情报产品)。知识重组包括知识因子的重组和知识关联的重组两种类型。

5.1 知识因子的重组, 是将原有知识或原有知识集合中的知识因子抽出,并对这些知识因子进行结构形式上的归纳、选择、整理或罗列的过程。由于只是对知识因子进行形式上重新组合,而未改变知识因子间的联系,所以在重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知识。知识因子的重组结果,一般表现为对原有知识的整序或浓缩。例如,将原有知识中的主题概念抽出,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就形成了这部分主题因子的线性序列,即形成了主题索引系统;而如果按各因子所属学科范围来进行组织,就形成了分类索引系统。对知识因子进行重组,要求只能在语法结构上进行改组,而不能改变其语义内涵。这种重组所产生的主题索引系统和分类索引系统,实际上就是各种二次文献,包括各种目录、索引、文献、题录、书目之书目、文献指南等[18]。

5.2 知识关联的重组,是指在相关知识领域中提取大量知识因子, 改变各因子之间的原有联系,对知识内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与加工,使各知识因子间取得新的联系,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概括和综合的知识产品。这种知识产品是改变原有知识因子间联系的产物,所以是一种新的知识产品,如综述、述评、词典、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三次文献[19]。

6 结论

——知识有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两种形态,知识组织分主观知识的组织和客观知识的组织两种类型;

——知识的结构由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构成,知识组织的基本原理是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揭示出来,并加以编排成序;

——分类法和主题法的结构、功能、特点表明,它们都是知识组织的工具,其宏观思路是通过模拟公共知识结构来达到近似模拟个体知识记忆结构的目的;

——文献工作、目录工作、图书馆工作、情报工作的实质是客观知识的组织,因此图书情报部门实质上是组织客观知识的社会组织;

——书目情报产品都是知识组织的产物,书目情报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书目情报活动的知识组织本质,进一步证明了图书情报部门的知识组织性质;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认定:知识组织理论是最具本质意义的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

收稿日期:2000—02—25

标签:;  ;  ;  ;  ;  ;  

知识组织理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理论基础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