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道路排水顺畅,降低环境污染,顶管技术被越来越大规模的应用,作为市政道路基本组成之一,其对技术、质量都需要先进化,成熟化,在不断地实践应用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断适应现实需要。本文将结合实际,对顶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做出浅析。
关键词:顶管技术;市镇道路;排水施工
排水工程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洪,提高排污效率,只有全方位的提高排水工程质量,才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提高。顶管技术作为道路排水中一大重要技术基础,结合冶金、地质学等多门学科为一整体,不需要到处开渠挖坑,就能降低环境污染,使得生态可以正常运行。因此,多加提倡排管技术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 顶管施工技术概述
1.1 顶管施工工艺概述
在设计顶管井的过程中,顶管井通常可以分成2 种,即接收井与工作井。而预管井在建造结构方面则有很多种,其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最为常见。对于工作井来讲,根据它的结构形式来看,一般有单排孔井和单孔井两种。通常情况下,单排孔井基本上都是矩形。单孔井的形状则较为多样化,一般有矩形、正方形、圆形等形状。而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里面,基本上为接收井。在布置其结构的过程中,如果在井内进行内支撑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结构受力情况。在建造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时候,假如对其用双向顶对工作井展开设计,则要求对接收井作间隔处理,其间距应当同检查井的间距相同。当上述施工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着手检查井方面的工作了。
1.2 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与适用范围
当前背景下,顶管技术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施工手段,是一项不开挖或者开挖少的道埋施工技术,具体施工方法为在工作坑内借助相关设备产生顶力,管道与周围的土壤不受损害,将管道按照设计的位置与坡度顶入土中,通过管道一节节顶进完成最终工作。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了主顶油缸与管道间以及其它间隙中的推力,将掘进机或工具管通过工作坑的设备辅助穿过土层一直推入接收坑内吊起,埋设在两坑之间。顶管技术与传统的排水技术相比优势众多,比如施工单位工作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减少,降低了返修概率,提高了工程使用年限与施工效率,对生态环境减少了污染与不利。顶管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道路、人口居住密集、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段以及地表绿化完善的范围广泛普及区域。
2 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
2.1 充分准备施工工作
任何工程的展开都需要有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这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为了确保顶管技术的顺利开展以及后期正常运行,设计人员应该按照道路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采购适合施工运行中使用到的大型辅助机械设备,保证施工开展过程的设备需求。对于材料、人员、小中型设备、工作环境等施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需进行充分的准备与完整的规划。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做出相应的施工策略、把控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与施工质量不受影响,对施工过程中各个连接口进行反复检查与固定,对于周边的土壤也需进行反复加固,可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法,避免由于暴雨冲涮出现泥土堆积、影响环境的情况发生。
2.2 工作坑安全位置的选定
顶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位置选定一定要进行实际考察,多次校验在保证周围建筑物不受侵害的情况下进行,可以采取钢筋固定或者混泥土结构对其进行保护,这一过程的实施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框架搭建,起到支撑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顶管工作坑与接收工作坑是一个整体,需要两者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加固工作非常重要。采用混泥土钢筋结构进行施工,对单排顶管的承受能力做出重点分析,并把握其受力情况,确保工作坑的位置安全精准,做到工程质量的严格把关。
2.3 机械设备的应用与安装
工程进行到安装设备这一环节时,可以采取导轨技术,通过控制材质与结构,在安装前,确定管道的轨道方位,确保管道在放入时不会偏离坡度位置,及时进行矫正维修,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有,实施过程中还应考虑到适当的采用油气泵与千斤顶的辅助,提升安装速度与质量。
2.4 防水策略需要考虑
确保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顺利开展,对于管道防水策略应有完善的规划,使顶管可以在施工井口进出有序,具体施工中,会因预留相应口径导致施工完成之后口径出现漏水现象,因此在第一次施工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防水策略,对于已经出现的渗漏现象及时维修处理,防止给后期的工程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与损失。
2.5 可采用注浆减租增加施工效率
注浆减租就是在施工进行时采用压注触变泥浆的方法将管道的缝隙填满,这一方式的应用对地层起到了支撑作用,因此市政给排水施工时应对注浆减租这一环节加以重视。必要时对顶管机实施压浆操作,后期在混泥土管道周围加大检查力度,随时进行补桨实施。该举措降低了沉降现象,顶进压力也大程度的降低。
3 顶管技术应用施工中主要重点因素
3.1 严格把控顶进工作线路的规划
顶进工作作为管道进入土壤的重要环节,必须对顶进路线做出合理的路线规划,若出现偏离现象可以借助千斤顶等设备进行校正,对测量顶进轴线需多次测量,确保与设计前轴线相吻合。
3.2 应当重视管道制作材质的选择
管道排水不是用一两年就被替换,其属于长期稳定性建筑。因此,材质上的选择需要重点把控,管道材质主要有弹簧钢、塑料管、钢筋混泥土管道等等,市政府给排水管道一般都采用钢筋混泥土管道,并且要求直径必须大于五百毫米,管道的通接口同样需要处理,规定距离尺寸不够或者出现弯折现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在材料选购上必须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施工道路严谨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3 严格控制出土、出洞程序
出土、出洞是顶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顶管通过洞口或突土壤后,通过挖掘机的辅助进行管道间的拼接环节,保证后期不出现渗水的情况。因此,出洞程序需做到严格把控,保证管道运行正常,施工者应在相应职责恪守自己岗位,施工单位也需设计出一套标准的出洞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进行技术完善,使管道的进出得到保障。
3.4 完善监测系统设置
顶管技术不仅会在道路空旷地段展开实施,还会在人群居住密集,建筑集中的复杂地段进行施工,在该环境的实施下必须做好监测工作,设置地下监测系统,避免出现沉降、断电等现象,减少为工程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完善监测系统,保证顶管技术在施工中安全实施,从而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综合水平。
结束语
顶管技术自身带有的明显优势为市政给排水工程带来了巨大福利,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成本的投资,使城市排水工作更加完善简便。加强顶管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各项管理实施,需要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创新与完善,提高排水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洪文林.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7(18):93+97.
[2]于革.浅谈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44.
论文作者:葛丽君,俞安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顶管论文; 管道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