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思考*

王 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摘要:分析高职院校军事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教学提出建议,旨在为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教学

高职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学校在定向培养士官专业人才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的教育,提高学生在开展军事活动中的体能储备,同时军事体育的教学方面也要结合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军事化要求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1 定向培养士官及军事体育课程界定

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我国军队的士官一般是士兵服役两年后,根据部队需要、本人自愿、组织考核后与军方签订合同而成的,必要时也从军外直接招募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进部队直接与军方签订合同而成的。为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从2012年起,面向全国7省(区、市)11所地方高校开展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直接从高中毕业生挑选优秀苗子成为士官。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学制3年,学历大专,基本培养形式为“2.5 +0.5”军地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前2.5学年的课程由学校负责,后0.5学年为入伍实习期,由部队负责,入伍后享受现役士官待遇。

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对军人的各方面要求都极其严格,但为了适应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核心便是军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状况。所以各任职院校在军事体育课程设置上,应整合优化课程,突出任职教育特色,提高军事体育技术技能。同时加深对军事体育课教学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并积极探索军事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地方院校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成果,结合军体教学和训练的实际情况,构建递进式军事体育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完善军事体育课程意义重大。通过学习使任职教育学员一毕业便能适应部队训练,早日进入任职岗位,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除了要严格贯彻《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所确立的5个基本目标外,还要根据军队需要、本校实际和校内外资源拓展课程目标,即训练和强化军人职业体能,适应职业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相关职业病发病概率;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敬业意识,更快地融入军队文化;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2 军事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2.1 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仅在“军训”阶段

通过调查了解,军事体育课程并没有在各大院校得到广泛的开展,而且在国防教育方面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仅仅在新生开学时的军训中才有所体现,也仅仅是国防教育的范畴。军训是国家依照教育相关法律而开展的军事教育活动,其以培养学生“国防意识”作为主要目标。目前,军训就是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军事体育教学的核心项目,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内,军训课程就是“唯一”的军事体育课程。虽然军训能够完成的军事训练效果较为深刻与明显,但军事体育课程中除理论课程外也涉及到一些实践教学,而以军事活动为主要训练内容的军训,明显不能满足这一教学要求,无法作为一套完整的军事体育课程体系。

2.2 军事体育课程内容与普通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区别不大

随着部分普通高职院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的推进,结合部队的要求培养体能合格的准军人已经刻不容缓。特别是近来来直招士官生越来越大,而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能素质继续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职三年的军事体育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能不能达到毕业时部队对士官生的身心要求已成为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军事体育教学内容跟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差不多,主要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开设田径和球类等项目,并没有完全考虑到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从而使高职院校士官人才培养没有完全符合部队的要求,在该背景下的军事体育课程与普通的体育教学无明显区别,故校方应主动适应部队的要求,尽早设定符合士官专业训练强度的军事体育课程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中所展开的军事体育课程,还明显存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的现状。理论上,与士官专业对应的体育课程训练强度和指向性应比较集中和明显,但校方在编排具体的教学结构时,常常会设定一些简单的训练项目。例如短跑、长跑等,不注重学生在体能素质上的差异。在军事体育教学方面学生的自主性不强,教学方法手段固化,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引导等等问题。

2.3 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

训 练 样 本 序 列 :Z*=(z1,…,zl-1),其 中 Zi=(xi,yi),i=1,…,n,xi为对应样本的特征向量,yi为其类别标签。待测样本为xnew。

3 军事体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3.1 部队专业体能训练模式引入课堂

近年来,部队专业训练通过实践活动总结了许多实用的方法,鉴于学院与部队培养都是一线的士官人才,培训内容基本相通,因此士官教学要想贴近部队化模式,就必须借鉴部队的训练课程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当中,部队的成功经验能为士官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教学效率,也为以后士官专业的建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2 开发信息化、递进式的教学模式

Lorenz(1994)在《变迁中的欧洲社会工作》一书中提到社会工作受到来自于国家机构、服务使用者、职业三者的拉扯,社工应当在三角中保持平衡。他认为如果社工离菱形中某一角太近,就有被异化的危险(Lorenz,1994)。Dickens(2010)增加了第四角,即组织的维度,构成了他“社会工作菱形”的分析框架:对国家的责任;对服务使用者的责任;对职业的责任;对组织的责任,以此用来理解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所处的复杂情境。

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互联网教学在课堂上更容易实现。在如今的士官课程教学中,把装备的内、外部结构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容易地呈现给学生,把部队的训练录像引入课堂,让岗位任职课教学能更直接地贴近装备、贴近部队训练,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对装备和部队实践的过份依赖,把“装备与训练”带进课堂,学生也更加能够体验到在部队当中的感受。学校可通过宣传讲座或者是微博、微信的方式把军事体育课程带到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军事体育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以此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同时军事体育课程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要拓展在校学生的岗位角色和训练作战的真实体验。作为课程建设的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也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比如在部队实习,学生就要根据部队的教学模式来要求自己,部队训练肯定也比学校的训练更严格,在部队训练一个月要相当于在学校训练好几个月的训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了解,以便更好地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为后续在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军事体育课程实施时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分层递进式教学的模式进行。课内对士官各项体能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有针对性的解决士官体能项目的技术问题和弱势项目体能问题,课外进行分项分组训练,学生可以从弱到中到强中自我选择分组,学期内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分组,每个月调整一次分组,以强化学生军事弱项体能和兴趣提高,对于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定期发布数据,可以优先选择到体育项目俱乐部中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2.4 炎症因子变化 结果(表1)表明:HF组大鼠IL-1、TNF-α、IL-6水平均较NF水平升高(P<0.05)。HF+LBBR组和HF+HBBR组大鼠IL-1、TNF-α、IL-6的水平较HF组明显降低(P<0.05)。

3.3 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在军事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特别是思想有问题的学生应加强沟通,加强对各类学生的分级管理,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没有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学模式再好也就是空中楼阁。所以在实施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健身活动中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作为评价军事体育课程的标准。特别是课外体育的参与度,可以组建军事体育社团,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能够更多的了解的军事体育项目带来的挑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暑假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国防教育基地,认识军事国防知识。然后定期组织军事体育比赛或者表演,让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如此一来,更能体会到军事体育的魅力;还可以合理利用军训的机会,加强部队与学校的互动,多邀请一些部队的军官来学校定期演讲或者帮助学生训练,以部队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军事体育方面的学习能力,通过这些课外教育手段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相衔接。另外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一是对于运动设施及体育器械,应当定时做好检查、维修、保护等工作。第二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比如在运动前的热身要充分,运动结束后要合理的放松等。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目前来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军事体育课程教师大部分都是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师,与部队军事体能训练的教官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为部队输送合格的直招士官生,就要结合部队的军事训练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要体现出高职院校培养直招士官职业人才培养特色。因此就要要求教师对部队的体能要求及训练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又需要有专业的体育素养,同时对职业人才培养要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就必须对目前的师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以尽快的适应部队对士官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快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4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在士官专业的军事体育课程教学方面要不断的总结教学模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士官人才的教育与管理,加快课程建设与改革,对接好部队训练与体能要求,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辉,徐睿鸿.士官院校军事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军事体育学报,2018,4(11):55-55.

[2]孙志敏,曾庆珠.定向直招士官生军事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2016,6(24):80-86.

[3]张大方,陈云慧,陈光亚.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军事体育课探析[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5(8):187-187.

[4]林乐海,孙晨,杨婕.关于军事体育课教学重在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网络财富, 2008,11:132-133.

[5]马如.军事体育课程中多样化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2,6:26.

[6]严智勇,姚晓峰.当前军事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20):53-55.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Sports Course for Directional Training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Xin

(Changsha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124, Hunan, China)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维目标下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编号:ZJGB2016084)。

作者简介:王新(1975—),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标签:;  ;  ;  ;  

高职院校定向培养士官专业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