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立文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 上海 200137)

【摘要】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37例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研究组20例患者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清除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对照组17例患者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处理,对比两组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针对治疗期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建议。结果:研究组,显效13例、有效5例、一般2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情况优于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一般2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有显著疗效,实用性、安全性高,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护理工作中的不良反应及问题。

【关键词】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277-02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由疾病引发的合并症、不良反应会严重危害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婴幼儿死亡[1]。近些年来,针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治疗、处理办法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治疗技术和处理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肯定。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清除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的治疗技术是当前临床医疗中针对婴幼儿这一病症较为常见的处理办法,其具体应用表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37例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男23例,女14例,年龄范围在10个月~2岁之间。37例婴幼儿均被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标准,且存在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增多相关病症。因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以及病症表现不同,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婴幼儿发现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后马上采取治疗,常规治疗内容有:营养支持,按婴幼儿年龄、体重给予不同剂量营养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水电解质生理指标检测,评估婴幼儿水电解质平衡表现,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控制;防治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判断婴幼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感染加重、发热等。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雾化治疗,采用喷雾吸入,每日平均用药剂量为15~20mg,如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比较多,可随即增加5~10mg,分2~4次吸入[2]。研究组,3%高渗盐水2ml+沙丁胺醇2.5mg,根据患儿高深吸入高渗盐水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调整雾化吸入频率Q4h~Q8h之间[3]。两组患者在持续给药的情况下,对比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并以此判断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清除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的应用效果,得出相关护理结论。

1.3 观察评价标准

根据《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设计观察评价标准,内容如下:①显效: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显著,1~2d便清除分泌物,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②有效: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良好,2~4d便清除分泌物,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③一般: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一般,4~6d便清除分泌物,用药期间存在不良反应。④无效: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无变化,存在不良反应[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显效13例、有效5例、一般2例、无效0例,治疗有效率9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情况优于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一般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76.4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2。

表1 两组婴幼儿治疗护理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有学者认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后,高渗盐水可存在于鼻及支气管等分泌液中,抵抗呼吸道中的病毒、细菌,并在呼吸道粘膜上形成一层具有抗病毒感染的免疫球蛋白膜,这层膜可以隔离分泌物与下呼吸道组织,从根本上杜绝分泌物增加。婴幼儿对药物的敏感度很高,利巴韦林虽然具有较好的抗菌、杀菌作用,但是其药性过强,不适用于婴幼儿,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4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研究组,只有1例患儿出现轻度不良反应。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技术,能够针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中毛细支气管中的病毒和细菌进行抑制,避免患儿气道内形成粘膜下水肿、或是分泌物因为病毒感染而持续增加。这一治疗表现,正适用于临床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且治疗作用显著[5]。

围绕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技术,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护理工作包括三方面:疾病观察护理,雾化吸入高渗盐水的时候时刻观察、注意婴幼儿的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变化情况,并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判断治疗效果;营养护理,下呼吸道感染后患儿各方面营养因素会因为病毒感染、疾病困扰而出现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情况,故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强调注意患儿的营养护理;应急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可能出现的支气管痉挛、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要求有经验护理人员采取紧急、科学的处置。

本组研究证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关键,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症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资料中,引入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相比之下,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不同药物在临床治疗使用上,其表现效果不同,特别是当婴幼儿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后,会诱发婴幼儿支气管扩张、肺部疾病、呼吸衰竭等等,再加上婴幼儿可能出现的常见疾病,如果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没有及时清除,则会给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安云,李国慧.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31(16):560-562.

[2]周华,吉山宝,姜媛渊等.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22(111):842-847.

[3]王晓斌.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2(12):186-188.

[4]王志芳.小儿雾化吸入的应用与护理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22(11):1393-1396.

[5]李素碧,刘玉琳,曾凤琼等.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治疗成本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12):128-129.

论文作者:王立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分泌物清除效果分析及护理论文_王立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