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检疫科学有效强化措施探析论文_陈艳丽

森林病虫害检疫科学有效强化措施探析论文_陈艳丽

承德县林业局 0674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森林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林木的生长发展,其对森林的损害,直接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因此应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物特性,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防治工作,切实降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本文在此从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及检疫中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加强森林病虫害检疫提出了几个科学有效措施。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问题

前言:由于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木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森林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森林病虫害的出现,注重病虫害的检疫工作十分必要。

一、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分析

森林病虫害的爆发频率和灾害影响与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关,如果林区植被的多样性丰富,就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抗病和抗虫效果。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为了追求营林面积和林区经济效益,大量种植单一的经济类林木,导致人工林区内部的生态多样性偏弱,给病虫害的爆发提供了可趁之机。因此,我国森林病虫害主要发生于人工林中。对于基层林业部门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林区监控设备,很难第一时间掌握林业病虫害的发病情况,也就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从而错失病虫害防治的最佳实际,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病频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因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经费严重缺乏,以及重视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管理工作水平较滞后。虽然在近几年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重视有所提高,但是具体实施效果却不明显,还没有实现有效管理的水平。

2、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近几年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单一数种纯林的增加大大加剧了病虫危害。近几年来连续干旱、冬季转暖等原因,越冬死亡的害虫数量明显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人力、资金、技术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大大增加。

3、灾害监测和预报有待加强

灾害监测和预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重视测报工作,不具备完善的测报网点,测报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制度不够健全,无法保证调查、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展开,导致防治工作通常处于被动。没有落实综合性营林措施,也就无法把病虫害防治贯穿到整个林业生产过程中,人工造林主要是单一树种的纯林,不具备较强的抵御病虫灾害能,蔓延成灾速度很快。

4、检疫工作不到位

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

三、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的几个科学有效措施

1、思想上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危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森林病虫害的严重频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和社会损失,保护森林资源,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积极加强管理

要健全管理体制,理顺不同机构的管理职能,使日常的工作中各司其职的同时能够及时合作,信息交流。同时,对基层病虫害防治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激励和惩罚机制。在预防的治理上,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监测病虫的各种动态,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的趋势。做好宣传工作,使基层林业职工和林农做到对危险性病虫害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也要加强多林区周围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使人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好森林方法工作,健全的森林系统对病虫害的防御系统。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工作责任制,提高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放生了森林病虫害疫情,可以及时调动全体机构,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运用科学技术,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报监测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避免在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被动情况。这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报监测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准确的把握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御,及时治疗。在林区病虫害发生的危险区域建设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平台,使用全国推广的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实现监测预报数据录入、汇总和网络传输、自动上报管理等功能,切实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时效性。建设完善的预报监测系统,可以全全方位的提高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

4、对苗木进行科学的养护,增强苗木的抗病害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创造出最适合苗木生长的外在环境;选择抗病虫能力较强的品种并加以引进,有效降低病虫适生寄主的数量。按照不同苗木的特征,组建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积极引进一些有益植物,发挥出植物多样性的优点,从而让城市森林系统更加科学。

5、加强林木检疫

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三是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红脂大小蠹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

6、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林业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

7、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全民防治的意识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上,要坚持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倡导所有公民参与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考虑到基层林业部门人手不足的现状,当地林业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地方电视台、报纸、广播等途径,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风气。

四、结语

综上,实际中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映泉.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J].陕西科技,2006(2):31~33.

【2】和达.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浅议[J].山西林业,2011(03).

论文作者:陈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森林病虫害检疫科学有效强化措施探析论文_陈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