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科系统观初探_科学论文

新学科系统观初探_科学论文

新学科系统观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文,新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根据系统论原理,联系新学科实际,对新学科系统观进行了探索,揭示了新学科系统的世界,概括了新学科系统的类型,阐明了新学科系统的特征,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学科系统,有利于人们指导当代伟大的实践。

系统科学是新学科百花园中的一朵美丽的鲜花,日益向世界放射出“系统思想”的灿烂光华,而由数千门新学科构成的新学科世界也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世界,充满了大大小小系统,闪耀着“系统思想”。

科学系统观与世界观紧密相联,新学科系统观是科学系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对新学科世界的总的看法。新学科系统观是对新学科系统世界的科学的“自我认识”,是认识与知识统一交叉的复合体,也就是基于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对新学科世界进行认识,是高度抽象化、系统化的科学认识,是人类实践的升华,是人们认识的飞跃。

新学科系统的世界

系统是宇宙间事物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就可以构成系统。新学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一诞生就与其他事物相互依存,彼此发生作用,从而联系成新学科系统的世界。这种新学科系统的世界,是学科认识、学科理论、学科环境等要素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特定的有机结合体,是诸要素系统各自发挥独特的新功能,迈向新的有序结构的整体。

一、学科认识系统。

在学科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论从广义上考察认识主体(整个人类就是一般认识主体),或是从狭义上考察认识主体(从事学科活动的人类群体就是学科认识主体),他们都是在与认识客体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取得其规定性的;认识客体也是在与认识主体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取得其规定性的;主客体是相互规定的。当然,这种认识客体只有当客观事物进入主体认识范围,被纳入新学科的认识结构中,成为新学科认识指向的研究对象时,才成为认识客体,即一般认识客体的一部分。学科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能动性,随着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学科认识系统中,认识中介是重要的因素。方法手段是促使主客体发生相互联系、产生相互作用的媒介。认识中介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间起着联系作用,在事物的转化或发展序列中起着中间环节作用。在学科认识系统中,只有通过认识中介作用,才能把主体和客体要素联系结合为一体,诞生新学科,形成认识运动。

在学科认识系统中,其认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目标功能。新学科的知识理论具有科学性、新颖性、确定性、逻辑性等特点,它在一定范围内对认识发展捕捉目标起着示范作用。二是认识条件功能。新学科的知识理论能在启示人们解放思想,突破落后思想观念,冲破陈旧思维方式,打破过时知识结构,改变学科总体格局,输送科学精神,提供新概念、新理论、新思路等方面,为人们的认识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认识方法功能。巴甫洛夫指出:“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向前进的。研究方法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1]纵观科学史,新概念的形成,新原理的提出,新学科的创建,往往都与采用新科学方法有关。一部科学史,既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史,也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史。

二、学科理论系统。

学科理论系统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由认识事物所产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上升为新学科的整体。它是人们高层次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结晶,是大文化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复杂化的知识理论系统,由不同层次的学科理论知识要素构成,彼此间发生作用,形成层次纷繁的新学科理论体系,指导着人们新的实践活动。

在微观层次上,学科理论系统是指个体学科系统。个体学科系统系指某门新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般是由科学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术语概念、定律原理、科学方法、逻辑形式等理论知识要素构筑起来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结构的导向;科学的术语概念是学科理论的细胞;科学的定律原理是概念到理论的中介;科学方法是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逻辑形式是学科基本要素联系的结构形式。这些学科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门新学科的知识理论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个体学科系统。

个体学科的理论模型,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开发理论等,往往有着锐意拓展的学术前峰,日益成熟的理论框架,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以及灵敏的学科情报和活跃的学术思路。

在中观层次上,学科理论系统是指学科群体系统。学科群体系统是由众多个体学科组合成系列的学科群体,大小不等,少的数门学科,多的达数十门以至数百门学科。新学科群体崛起的时代背景,是现代新科技、新思维、新观念、新战略、新能量的辐射和释能。在新学科群体系统中,各个体学科系统相互竞争,彼此互补,积极进行知识交流、理论借鉴、模式组合、方法撞击,产生互动,引起群相效应,变为合力,有力地促进科学组合群体结构,扩大群体规模,形成合理的群体网络,提高群体质量,推动学科群体发展。

在宏观层次上,学科理论系统是指学科群体的有机组合,是学科之林,是数千门新学科组合的整体。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大类交叉学科与非交叉学科构成的庞大复杂系统。这个庞大复杂的新学科整体,呈现出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互相演进的机制,既有综合性较强的分支学科群,又有带横向性的分支学科群,还有大量交叉性的分支学科群。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总是处于不断分化、不断综合之中,科学分化是科学综合的基础,科学综合又是科学进一步分化的前提,在分化中有综合,在综合中有分化,充分体现了科学分化与科学综合是新学科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的方向。在综合与分化中产生的大量分支学科也是相对而言的,往往在综合中渗透横向意识,在横向中融汇交叉观念,而综合性与横向性又呈整体性图景,构成立体交叉网络体系。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宇宙间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新学科的整体性,充分体现了客观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化,各门新学科都在这个统一多样的物质世界中,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客观事物,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规律,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形成了新学科整体世界。

三、学科环境系统。

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周围环境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中存在的,新学科也不例外。新学科的环境系统,既是学科环境,又是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以至文化大环境,这是新学科生长的土壤,对新学科生存发展极为重要。在学科环境系统中,对新学科影响较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态因素。在人类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现实世界,学科环境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新学科创建者从学科整体生态着眼,研究学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新学科传播的环境机制。新学科创生与发展,同新学科的生态环境系统关系密切。新学科的环境机制具有结构性,有社会一般环境机制和学科特殊环境机制之分。社会一般环境机制是指在新学科孕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由各种社会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机制,包括科技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准、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因素对新学科所产生的影响。新学科特殊环境机制是指一定的学科理论、学科模式、学科格局、学科重点与学科态势等方面因素对新学科发展的作用。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研究新学科生态系统的目的,在于把新学科研究的主客体与新学科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创造新学科生存发展的良好条件,提高学科环境质量,注意新学科生态平衡,科学规划新学科蓝图,减少学科环境污染,促进新学科健康成长。一批有关生态学的新学科的问世,既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晶,又为学科发展提供根据。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从不同地理环境与生态区带,广泛传播文化发展的平行序列,力求在此基础上揭示文化总的演进规律。“物质文化”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生产技术,其起源与发展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环境系统既影响“物质文化”的发展,又影响人类的行为,形成人类社会对环境调节与改造的特殊行为模式,以至对人类的文化模式的形成产生相当作用。总之,我们加强对新学科生态环境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有效地提高新学科的竞争力,增强新学科的内在动力,为新学科蓬勃发展创造优化的环境机制。

二是经济因素。经济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以生产为核心,是上层建筑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社会的经济需求。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生产与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物质的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为科学提供了丰富材料,而且还向科学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激发了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学科作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虽是两个系统,但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新学科的产生发展需要经济支撑,以经济系统为基础,经济系统成为一种维持新学科存在与演变的重要环境。同时,经济系统作为新学科的外部环境,其产生、发展也受到新学科系统的制约与影响,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计划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决策科学等一大批新学科的崛起,对经济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系统形态与结构改革的强大杠杆,显示了新学科的社会经济功能。

三是文化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文化结构的变化,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新学科发展的环境机制中渗入了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就为学科的创新整合创造了时机,对新学科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新学科是当代文化的凝聚点,当代文化的文化因素、文化模式、文化结构与文化内核都会在新学科创建中凝思、聚焦,并在学科体系的形成、发展中体现出来。当代新学科是当代文化的生长点,物质型文化在当代新学科中找到理论根据,科技型文化在当代新学科中得到理论概括,社会关系型文化在当代新学科中得到理论总结,经典型文化在当代新学科中得到引伸,心理型文化会在当代新学科中得到升华。当代新学科与当代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文艺系统论、文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等与现代科技有关的新学科,都带有浓厚的“科学文化”色彩,是当代文化对新学科研究领域的积极反馈。文化社会学、文化色彩学、人文人类学、文化地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史学、旅游文化学、文化战略学、文化政治学等文化型的新学科,更与文化因素紧密相连,它是文化优势长期的积累,是文化内在运动的必然,是人们实践的概括,是社会环境系统作用的产儿。

新学科系统的类型

新学科世界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系统,无论在不同等级的系统之间,还是在同一等级内不同类型系统之间,都有着质的差异,情况千差万别,表现千姿百态。面对这种错纵复杂的情况,我们根据现代科学发展状况,遵照系统论的原理,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大类学科结合后新的主题性质,结合我国学术界对新学科流行的表达方式,研究其异同点,将数千门新学科的具体系统,初步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边缘学科。原来意义上的边缘学科是指从一门基础学科向另一门基础学科的过渡性质,所以,也曾称过渡性学科。现在,边缘学科的含义已突破了这种狭义的见解,一般是指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边缘地带为研究对象,形成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如社会学与生物学彼此交叉渗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社会生物学就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种经过嫁接融合的边缘学科,通过交叉渗透已发生质的变化,产生新质,引起边缘效应,如社会生物学,既不同于社会学,又不同于生物学,但与两者都密切相关。

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考察内部机制,边缘学科的边缘地带构成的要素复杂,渗透程度不一,分布不均,往往是众多要素相互混杂,共存于同一时空领域,且结构特异,结合方式多样,形成两元或多元共存的混合型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有的扭曲,有的变形,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长,这就是产生边缘新学科的根据。结构是客观事物诸要素有机组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对稳定的内在形态,带有普遍属性。结构决定功能,边缘效应是边缘系统所表现出的独特功能。边缘功能与组成边缘的各系统的功能不同,也不是简单相加的总和,边缘效应是由学科内部要素与结构决定的。边缘学科的存在,是以其他学科系统的存在为其存在前提,往往发展迅速,变化很大,呈现不稳定性。我们应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揭示不同的结构机制,从不同侧面反映边缘效应的本质特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实现有效控制,促进正效应,抑制负效应,促使边缘学科开拓前进,健康成长。

二、横断学科。是指以物质结构、层次、运动形式等方面的特定的共同点为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新学科。以控制论为例,它以自动机器和生物机体中的“控制与反馈”等方面的共同点为研究对象,由数学、自动调节、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神经生理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诞生的新兴学科。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等均属于这类学科。这些横断学科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控制论、信息论是系统论的基础,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从不同侧面深化了系统论思想,协同论则从总体上综合了上述理论,把系统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反映客观事物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辩证运动。

横断学科横跨传统学科的各个方面,横贯自然、社会、思维领域,有着普遍运用的特点,它使许多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了共同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大大改变了整体的学科格局,呈现了更加灿烂的世界科学图景。目前,横断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系统、信息、控制、反馈、自组织、有序、熵等已被广泛使用,为社会所公认。“系统”概念被人们视为物质普遍存在的形式;“信息”概念揭示了客观事物间普遍存在的联系;“控制”“反馈”概念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心理学、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许多学科领域贯通起来;“熵”概念广为流行,熵定律将取代牛顿的机械论,而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有的学者用以说明生命的本质——“有机体就是赖负熵为生的”,有的学者用以说明经济活动,把生产、消费过程视为熵值变化过程;有的学者用以分析生态环境,说明负熵增长;有的学者将“熵”概念引进文化、艺术、史学等领域,试图以熵原理解释问题,等等。由于横断学科撇开事物、现象、过程的具体特性,用抽象的方法研究事物的共同方面的运动规律,反映许多学科领域共同的东西,成为抽象性的层次较高的学科,因此,适用范围大,应用领域广,具有普遍意义。

三、综合学科。系指以综合性事物主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构成。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不能揭示某些错综复杂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无法独立完成任务,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体系才能把握规律,解决问题,达到目的,这样融合渗透产生的综合性质的新兴学科,我们称为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城市科学、脑科学、时间学、空间学等,是人们在研讨环境、城市、脑、时间、空间这样一些综合性事物及其出现的复杂现象过程中,运用多科学的理论、方法而逐步产生出来的综合性质的新兴学科。按照系统论观点,也就是综合研究事物系统整体和组成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从整体上系统探索问题,说明事物性质,揭示事物运动规律,从而把握事物系统整体。以环境科学为例,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的系统,其任务是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环境变化规律,调节人类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以达到保护、改造、美化环境的目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群落都自成系统,各种要素相互制约,处于发展之中,我们只有从动态系统角度着眼,融汇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综合研究、综合治理,产生整体性的“综合效应”,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实现预期目的。

综合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功能,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揭示了世界的统一性与世界的系统整体性的关系。茫茫宇宙间,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都具有整体属性,且各系统又按照自己的层次结构、特点,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这种系统整体性,往往使综合学科成为科学整体化的方法,生动反映了科学与哲学从以往抽象分析向着现代辩证综合的方面前进。二是揭示了客观事物的联系性与系统之间协同性的关系。协同论认为,在复杂的多元系统中,协同与有序构成辩证的因果关系,协同反映了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方式,有序表明了系统结构稳定性的程度和系统形成结构的发展趋势。综合学科的理论既把系统视为联系的整体,又把联系视为整体的联系,从而揭示了系统联系的内在规律性。三是揭示了世界物质的运动性与世界的历史演化性的关系。宇宙间的事物,既有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又有从有序向无序的演化,两者统一,构成了宇宙演化的辩证过程,形成事物从低级运动形式进化到高级运动形式,从物理系统到化学系统,通过生物系统、技术系统到社会系统的历史连续性,反映了事物进化的历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整体观也就是自然历史观,物质的运动发展也就是系统的历史演化。

目前,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尖端科学不少都属于综合学科。如果我们按照综合科学发展规律,积极支持发展综合新兴学科,充分利用综合学科系统的“综合效应”,那么,势必大大加速我国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分支学科。指从母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已构成自己独立的特定研究对象的子学科。当代科学在高度综合的同时,又高度分化,从而衍生分化为不同层次的一大批新兴学科。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结构是诸要素排列的序,而功能是诸要素活动的序。由于结构与功能同要素与要素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决定了结构与功能也具有等级性,从而使结构与功能等级辩证地统一成为系统等级。系统的等级性为一般系统的一个基本性质,它表明系统的每一组元又可视为一个系统,而其系统本身又由它与其他系统构成更大系统的组元。我们所说的从母学科分离出来的分支学科,就是系统中的子系统。以海洋学科为例,它原是传统学科的一个分支,当其分化成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后,又迅速进行了新的分化,如今在短期内已繁衍出海洋气象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水文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经济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貌学、海洋仿生学、海洋工程学、历史海洋学等140 多门分支学科群体。我们如果把巨大复杂的新学科系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在这棵大树的茁壮枝干上,既有交叉渗透、高度综合的共同生长点,又有依学科而生、循脉络而长的分枝的不断衍生分化。当然,从总体上说,衍生分化与高度综合是辩证的统一,综合中有分化,分化中见综合,在分化、综合中求取衍生,在综合、分化中赢得发展。

分支学科的诞生,一般都经历孕育、破土与发展的过程。从其系统结构考察,较多地显现全息式的结构特性,无论是综合学科,还是横断学科,或是边缘学科,其分支学科既有呈现综合性的,又有带有横向性的,还有大量交叉性的,就连传统老学科所衍生的分支学科也不例外。

五、比较学科。比较学科是各种比较学的总称,也就是运用比较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学科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对比系统事物的运动规律,揭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从而把握事物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因其相互比较的学科不同,形成一系列新兴的比较学科。例如,比较哲学、比较文学、比较教育学、比较历史学等。就以比较文学而言,它既可以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又可以是文学与人类社会其他学科领域的比较。尽管这种比较是多方面的比较,主要是指跨国比较,但其涉及内容的范围,本质上仍是跨学科性质的新学科。

在运用比较方法对学科进行比较时,应掌握比较方法的本质特征。其主要内容是:一要抓住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比较,比较学科间的本质上的相同点与差异点。二要针对不同学科自身内在矛盾进行比较,比较学科双方的主次、地位,作用等,从中认识学科发展的客观依据,把握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三要重视对学科进行创造性的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提供创造性的论证,从而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以上三点紧密相关,贯穿学科比较的全过程。

在运用比较方法对学科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一般都经历收集资料、选择对象、拟定提纲、着手写作、提出书面报告或论著等步骤。在实现步骤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比较的前提条件,注意把握比较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可比性原则。我们运用比较方法,不是进行漫无边际的无条件的比较,而是在本质上相异而又有一定的类同性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如不具备类同性的事物,彼此缺乏同一的根据与标准,那就无法进行比较。二是重视异同关系统一的原则。事物间的异同关系,实际上是事物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比较过程中,我们既要探索两者可比对象中的“异中之同”,又要寻求其“同中之异”,两者不可偏废,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三是注意方法多样性的原则。由于人们从事比较的角度不同,基准不一,其比较方法也各有所异。归纳常见的比较方法,主要有本质比较与现象比较、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全局比较与部局比较、质量比较与数量比较、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原生比较与派生比较、形式逻辑比较与辩证逻辑比较等。在运用比较方法的实践中,我们还要注意改变习惯于垂直思考的纵向的时间比较,而忽视平面思考的横向的空间比较的倾向,从而突破对事物认识的限制。

新学科系统的特征

数千门新学科的崛起,是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每门学科都有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研究对象、特点和方法,从某一或若干方面揭示事物的新层次、新属性、新本质,从新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新规律,从而构成纵横交叉、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系统。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领域的广泛性,揭示事物的深层性,新学科系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新学科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一个系统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新学科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整体性与系统性实质上具有同一特性,其基本原理是指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具有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合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结构与功能,形成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然而,这种整体的性质、结构与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的简单相加的总和,即“整体不同于部分和”。

新学科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系统的立体世界。就新学科系统整体世界而言,它由学科认识系统、学科理论系统与学科环境系统等要素进行整体组合、相互作用,产生“整体效应”,多系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联系,说明了世界上一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着的事物都可联系成系统,反映了系统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与整体性,从而表明,新质系统整体功能优于部分性质总和与功能总和。

就单一新学科系统而言,把不同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等基本要素,通过移植组合、交叉渗透、多元综合、实践升华等途径,重新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理论体系,这样就跳出原有学科的理论框架,构成了新质系统,诞生了新学科,产生了“整体效应”,改变了原来各自孤立部分简单累加的质总和与功能总和,从而充分体现了“整体不等于它的部分的总和”原理的正确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整体性集中表现为整体联系的统一性。系统之所以能保持其整体性,主要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就系统要素而言,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使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整体性体现出来。从新学科系统结构的整体性考察,我们应该认真深入研究学科系统结构的整体结合方式,整体性变化的要领,整体性变化与局部性变化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与局部联系变化中把握加和性与非加和性的辩证关系,弄清哪些学科系统结构既持有自己相对独立性,又在学科系统结构中被其他学科系统所结合,哪些学科系统结构已不存在相对独立的条件,如何迅速改变自己的结构,以适应在新学科系统结构中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哪些学科在整体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哪些学科将随着时间推移在整体结构中丧失活力,等等。从新学科系统结构整体出发,对学科结构进行整体性审视,剖析在系统整体中反映出各个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的质,进而跟踪研究学科系统结构所具有整体性功能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协调、引导新学科系统结构体系的变化。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早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整体化的趋势证实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在学科总体格局中,门类繁多的学科相互渗透,逐步形成统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各门学科的共同语言、术语概念、理论原理、科学方法正在形成;一门学科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迅速促进、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每门学科都是在与整个科学体系的联系中向前发展的,单科突进的长期孤立发展已日益困难,当代任何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依靠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才能求得解决。所有这一切,生动反映了新学科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二、新学科系统的层次性。

客观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过程的巨大系统,系统结构的层次是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被某种运动形式协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的等级则是某一层次按不同强度的协同作用排列起来的结构阶梯。系统结构的层次性是指等级性与多侧面性,这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学科系统内部各要素是按照等级而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反映了纷繁的多层次状态的等级系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系统各要素在系统结构中具有层次性表现了系统本身的规定性,它反映了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层次不同,其性质、结构、功能、行为等也不同,层次越高,则越复杂。在认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多侧面不同等级的阶梯,反映在新学科知识理论系统中大体情况是:在微观层次上,从术语概念、定律原理、科学方法等学科要素发展到一门新学科固有稳定的知识理论体系;在中观层次上,从单一学科不断衍生发展到新学科系列的学科群体;在宏观层次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大类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不断演化,构成纵横交叉立体网络式的新学科庞大复杂系统,从而,为人们认识新世界开拓新领域,帮人们揭示深层次物质运动规律性开辟新途径,给人们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提供新的科学知识体系。这是人类认识水平的升华,是传统学科的继承与发展。

三、新学科系统的开放性。

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不论是自然界、社会或思维领域,任何系统的结构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的,且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之中,这是系统与变化着的外界相互作用的必然趋势,任何系统结构的封闭静态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新学科自身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外部它与环境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在内部是各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进行更迭代谢。新学科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受周围环境系统的影响,决定着新学科的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趋向。环境是新学科系统存在与进化的条件,对新学科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特别是环境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对新学科系统的生存、进化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文化背景的时空特性不同,往往使形成的“文化层面”、“文化模式”也不同,相应地就产生了不同形态、不同模式的新学科。

由于系统结构的可变性是绝对的,系统结构的稳定性、系统的结构层次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因此,新学科系统内部的各级系统的开放性也是相对的。低级系统的开放性表现为同更大的系统或更高级系统、同级系统的相互作用。高一级的结构层次对低一级的结构层次有着更大的制约性,而低一级结构又是高一级结构的基础,反作用于高一级的结构层次,彼此是辩证的发展关系。在新学科系统中,正由于其结构内部层次具有开放性,存在着辩证的发展关系,相互发生作用,彼此交叉渗透,才形成大量的交叉新兴学科。

新学科系统不仅自组织是开放性的,而且其思维方式也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思维特点集中表现在: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冲破陈旧的思维方式;突破老化的知识结构,改变封闭的思维方式;突破现有认识水平,追求现代的思维方式。它启示人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大胆进取,另辟蹊径,为真理而奋斗;帮助人们摆脱狭窄、封闭、半封闭的思维状态,萌发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催化新学科的创生,促进新学科的发展。

注释:

[1]《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49页。

标签:;  ;  ;  ;  ;  

新学科系统观初探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