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韦晓妮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韦晓妮

韦晓妮 广西宜州市洛西中学 546306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课程标准又明确提出了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其实质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好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用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帮助理解物质的微观变化,将以往只用语言叙述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用动画形象地展示出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结束时先撤灯后撤气的危险性,实验室制氧气先撤灯后从水中取出导管的后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这些实验,仿真软件可以提供“实验”环境。学生通过拖动鼠标,可以组装仪器、添加试剂和点燃酒精灯,自主探究实验的最佳装置和步骤。如果选择正确,则可顺利地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选择错误,计算机则会出现错误操作的后果以加深印象。这样给出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学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些知识显得相对陈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能够有效地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如化学课本中讲到石油和煤的形成、可燃冰的开发等知识,我们就和学生一起到网络上去寻找有关的知识和最新的信息;在学习每一个和环境有关的知识点时,学生就到网络上去搜寻、学习。这也培养了他们继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1)应用实物投影仪,提高观察效果。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地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再如:闻氨气的刺激性气味、感受生石灰与水反应后热量的变化,可以找学生代表来观察,大家可以从学生代表的表情和叙述中感受到这些实验的现象。但大多数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观察不到了。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视频文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有些化学实验过程比较危险,生成物或药品本身有毒,课堂演示实验没办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或对师生身体的健康有潜在威胁,可以选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视频文件的教学模式。如,讲火场自救时,不可能演示火灾,就让学生观看有关最近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特大火灾的视频文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火灾的危害,加强防范和自救意识。

(3)多媒体模拟动画,使微观现象生动、形象。有些实验涉及到微观粒子间的反应,例如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氯化钠的形成微观过程、分子的性质等,可以通过模型展示,但是动画模拟更生动、逼真、立体、直观,可以使学生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引起爆炸、组合装置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溶液中撤导气管引起倒吸等一些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留下了生动、深刻的印象。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构建综合辅助课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在某个实验完成之后,可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的总体认识。学生做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就可以播放Flash动画视频展示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等,这样就在学生做实验的基础上起到了小结的作用,不仅使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化学教学中的困难

1.信息技术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信息技术是辅助教与学的一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知识,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

2.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适时、适度。

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穿插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不能滥用,要恰到好处。

3.信息技术的运用要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决不能放弃化学的学科特点,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喜悦,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还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同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展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魅力。

论文作者:韦晓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韦晓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