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虹之玉组培快繁研究初探论文_李文君 王玉晶 郭文捷 王焕田

李文君 内蒙古阿荣旗职业中专 162750;王玉晶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宁 273165;

郭文捷 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 271000;王焕田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024

摘 要:多肉植物外形可爱,品种多样,抗逆性强,管理粗放,加之色彩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这几年逐渐成为城市人群中流行的“萌宠”,多肉专卖店也布满大街小巷,物美价廉,一百元就可摆满一窗台。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叶插繁殖较慢,组培快繁是延续母本的性状、加快繁殖脚步的最快方式,且环境可控,质量和繁殖率都较高。多肉植物——虹之玉组培快繁试验探究,对推动多肉植物组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多肉植物 虹之玉 组培快繁 探索

虹之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集中在家庭家居中的配饰、点缀和装饰作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由于多肉植物需求量增加与其繁殖量小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组培快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组培快繁又叫植物微繁殖或植物离体繁殖,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一致的再生多肉植物植株的方法。

虹之玉组培快繁的技术要点:外植体选择——外植体灭菌——植株快繁——硬化培养——移栽。初代培养长成植株后,再进行叶插转接,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

一、多肉植物——虹之玉组培快繁的技术

1.外植体的选择

多肉植物芽、叶片和花茎均能作为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然而也各有缺点。芽,尤其是顶芽,数量较少且取材时会对母株造成影响;叶片和花茎作为外植体虽不会对植株观赏部位造成损伤,但是叶片由于含水量高,在灭菌后存活率会受到一定影响;而花茎只存在于花期,取材时间比较局限。因此,在多肉植物组织培养中最适于外植体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多肉种类和实际情况而定,培养基中叶插成功构建相应的再生体系。

2.外植体消毒灭菌

它既要求彻底杀死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尽可能减少对外植体组织及表层细胞的伤害。流水冲洗一个小时,叶子不要掰掉,多肉植物的生长点在叶基,掰瓣消毒容易伤到生长点,致使萌发率大大降低。后在无菌操作台里用整株消毒后进行叶插,萌发率显著提高。采用75%酒精浸泡虹之玉整株10s,再用次氯酸钠消毒5min(经过试验,确定4%浓度效果比较好),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置于无菌切割盘中待用。

3.外植体的接种

将消过毒的虹之玉小植株用消毒镊子小心取下叶片平放ms培养基内,这就完成了外植体的接种工作,然后标明品种、日期,以便观察。

4.虹之玉扩繁

初代培养长成植株后,在接种室进行叶插,用消毒镊子小心取下叶片平放培养基内。母瓶苗去顶留3-4个叶片,切下来的顶点在进行扦插转接。母瓶放回培养室进行培养,促进分枝,还可以继续扩繁,大大提高繁殖速度。

5.虹之玉生根培养

比较组培苗是否经过生根培养对其移栽的影响,发现经过生根培养的组培幼苗生长期大大提前。将扩繁完成的小植株转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一般1/2ms+0.03mg/lNAA这个配方生根效果较好。

6.虹之玉炼苗

虹之玉组培苗完全在无菌恒温恒湿理想环境中生长,适应外界环境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叫炼苗也叫硬化。具体操作如下:

(1)闭瓶强光练苗。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虹之玉苗有3-5片叶,苗高4-5cm,单株根数4条以上,根长3cm,可以开始出瓶。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

(2)开瓶强光炼苗。开瓶炼苗可以分阶段进行,即首先松盖(或塞)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去盖。这种方法在相对湿度十分低的屋内特别有好处。培养容器的开口大小也影响着开盖的速度。

7.虹之玉的移栽。

试管苗移栽是最后阶段,也是衡量组织培养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多肉科植物的组培苗移栽中,栽培基质通常是不同比例的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及河沙。虹之玉组培苗移栽时按“草炭土∶蛭石∶珍珠岩=2∶1∶1”(质量比)配置的保湿混合基质中有利于根的生长。植入后遮阴栽培,小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0%。

二、多肉植物虹之玉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1.气生根的处理

多肉植物虹之玉培养过程中爱形成气生根,是空气湿度大造成的。及时转接,可减少气生根。还可以适当增加培养基活性碳的含量。

2.增殖过程出现的变异

变异是在组培中发生变异产生了一个与母本性状不同的植株。植物在正常的细胞分裂中也会产生很多的变异。有些新品种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获得,变异后再进行组培或者叶插繁殖,得到稳定的母本。虹之玉经过组培后,颜色更丰富,观赏价值更高。

三、多肉植物组培养研究展望

第一,扩大多肉植物离体快繁的种类,特别是要加强对一些稀有种类(如琉璃姬孔雀)、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种类(如西藏红景天)、具有高观赏特性种类(如乌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第二,对于一些已经成功进行离体培养的多肉植物,应对其组织培养系加以优化改进,提高实验可重复性、脱毒效果和繁殖效率。

第三,开展相关机理基础研究,完善多肉植物组培理论基础,建立针对性更强的多肉植物最优组织快繁体系。

论文作者:李文君 王玉晶 郭文捷 王焕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多肉植物——虹之玉组培快繁研究初探论文_李文君 王玉晶 郭文捷 王焕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