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患者灌肠改良法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_肖红

重症胰腺炎患者灌肠改良法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_肖红

肖 红

(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 目的:灌肠改良法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实际应用及推广。方法:我院采用抽样法选取36例胰腺炎患者,按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传统 灌肠和改良灌肠后的舒适度、灌肠液漏液情况及灌肠通畅性等。结果: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且无漏液、脱管 现象。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一次性气管插管 胰腺炎;保留灌肠;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98-01

重症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进展 快、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急腹症。轻症急性胰腺炎极少有 并发症发生,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则常出现多种并发症。由于重症胰 腺炎患者产生的大量胰腺渗出液及腹腔炎症造成的肠麻痹,患者多 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为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减少肠麻痹,采用 传统灌肠法时由于灌肠筒及肛管管径等原因患者不适感明显,为此 我们对传统灌肠进行改良,在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对象

通过对本院ICU胰腺炎患者进行对比,其中把男23例,女13例年 龄在30-75岁,平均年龄42岁,均给予一次性气管插管灌肠,除3例病 人感觉有异物感外其它患者拔管后均能正常排便且无任何不适及并 发症发生,效果满意。

2 材料与方法

2.1 应用材料

一次性气管插管1根、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一次性引流瓶内 含引流管一根)一次性橡胶手套1付,20ml空针一具,玻璃接头一个, 输液器一具,灌肠液,止血钳一把,石蜡油一瓶,棉签数根,500ml生理 盐水一瓶,医用垃圾袋1个,一次性护理垫1-2张。 2.2 操作步骤

2.2.1 先运用传统灌肠法予病人灌肠至排完成形大便(经临床 试验只需3-5次即可)

2.2.2 安置肛管(一次性气管插管):协备好用物的治疗车于床 旁,拉屏风,保护好患者隐私,调节室内温度,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胸、颈、腰椎患者),操作者带手套,先将无菌生理盐水倒进入胸腔闭 式引流瓶内约400ml并做好贴好标示,再向气囊内注入少量空气,检 查气囊有无漏气,然后向气管插管表面涂抹石蜡油,患者肛门处也可 涂抹少量石蜡油,避免因患者紧张或肛门干燥而至插管时引起的肛 门皮肤破裂,气管插管插入深度为20-23cm,再用空针向气囊内注入 30-40的空气起固定作用,最后将气管插管蓝色接头取下与闭式引流 瓶连接(刚合适)固定于床旁。

2.2.3 将取下的气管插管蓝色接头大的一端剪下丢弃,小的一 端与玻璃接头连接,再连接输液器(剪掉过滤器部分)。灌肠时用止血 钳先夹闭肛管,用连接在输液器做好的接头,连接在肛管上,再打开 肛管,夹闭连接在引流瓶的远端引流管上,然后缓慢滴入灌肠液,灌 肠完毕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按需保留的时间,再打开接在引流瓶 的引流管,粪便就直接流入引流瓶内。

3 效果

除3例病人感觉有异物感外其它患者拔管后均能正常排便且无 任何不适及并发症发生,患者在灌肠过程中均无腹胀、出冷汗等现 象,心电监测正常。

4 护理

4.1 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引流情况。

4.2 每8小时放气一次,每次约10分钟,避免长期气囊充气对局 部黏膜造成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 观察灌肠后大便引流情况,是否通畅等。如不通畅应寻找 其原因,可挤压管道或稍微转动管道(频繁的灌肠,一般情况下不会 出现堵塞)并记录每天的引流量(引流总量减去生理盐水的量)

4.4 根据情况更换引流瓶的频次,但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更换 方法如同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法,如果灌肠频次较多引流量超过三 分之二时立即更换。避免引流瓶内引流灌肠液过多使其重量增加而 至管道脱出或使引流瓶倾倒。

4.5 及时评估,选好拔管时间,或病情好转后遵医嘱拔管。

5 体会

5.1 改进灌肠法使用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尖端钝圆,插管时对 黏膜刺激小,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此管可插入足够的深度,不易外漏, 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是可控性的,排便效果好,不易污染床单。灌 肠所需用物简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易掌握,省力,可提高护理人 员的工作效率。

5.2 一次性气管插管放置位置好把握,灌肠液量准确,灌肠过 程中不良反应少。

5.3 一次性气管插管为一次性消毒使用,清洁卫生,可预防交 叉感染,传统灌肠方法使用肛管插管深度7-10cm,肛管只能达到直 肠位置,灌肠液很快流入直肠管,特别是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 患者很快出现腹痛、腹胀、便意感,操作过程中或拔管后即出现灌肠 液排出体外,达不到灌肠的目的。

5.4 传统灌肠法其排便次数较多,护理人员不得不及时清理, 因长时间多次的翻动,部分患者会感到身体不适,而且多次擦洗,局 部皮肤会出现发甚至破皮,患者会感到疼痛难忍,置肛管灌肠后,部 分患者感觉有异物感外,其余感觉良好。

5.5 传统灌肠法需要护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清理病人流 出的粪便及灌肠液,更换床单保持床单元的整洁,保证患者舒适护理 人员也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体力,一般胰腺炎患者多数为肥胖患者, 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改良后的灌肠法,只需交接班时检 查病人的皮肤情况,及肛管情况即可,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强度节 省了不少的人力和体力。

5.6 改良后的灌肠法,成本较低,而且可反复使用多天,直至患 者治疗结束为止,为患者节约物品,纸巾,护理垫等,不仅让病人减少 了痛苦也为患者及家属减轻了经济负担。 6讨论

遵医嘱每2小时甚至1小时灌肠一次,一般一个疗程是一周,传统 灌肠在反复插肛管时可引起患者肛门胀、痛或不舒适,甚至肛门皮肤 潮红溃烂;有些患者灌肠液量未达到100-200ml时就已经腹胀难忍,很 难保留,影响效果;有些患者无法控制排便而污染床单位,少数患者甚 至在灌肠中或灌肠后出现腹胀、心悸、气短、大汗淋漓等虚脱现象,不 仅耗时,患者痛苦不堪。护士工作繁重,治疗不能有质有量的完成,粪 便估量不准确。改进后不仅省时,减少清理肛周的次数,可准确计量, 有效收集粪便,减少或有效避免肛周潮红等情况;且无漏液、脱管现 象,床单元整洁,舒适、并发症少;护理工作能有序,有量的完成。此方 法的运用36例患者无一人发生不适症状,该方法简单有效,得到患者 家属及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龚云,王霞,张华,黄英,卢大荣。一次性气管插管在危重症病人大便失禁中得 应用及护理体会[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04)401-402

[2] 银术荣.一次性气管插管运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中的护理体会[J]2014.4(5)156- 157

[3] 罗明春,徐东兰.大便引流装置在大便失禁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23(09)87-88

论文作者:肖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重症胰腺炎患者灌肠改良法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_肖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