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外经贸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逐步过渡的道路--外经贸企业资本管理研讨会纪要(一)_投资论文

探索外经贸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逐步过渡的道路--外经贸企业资本管理研讨会纪要(一)_投资论文

探索外经贸企业从商品经营逐步过渡到资本经营之路——外经贸企业资本经营研讨会实录(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经贸论文,资本论文,之路论文,企业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商品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是外经贸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外贸企业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可以说是一场经营革命

资产经营问题是当前理论界、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说它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并不过分。从商品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是外经贸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外贸企业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可以说是一场经营革命。这场变革以去年在全国外经贸系统取消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目标经营责任制为标志。可以说,它不仅关系到外经贸企业当前的生存,而且关系到今后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深化改革使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适应资产经营需要。

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的必要性。

1、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是在外经贸领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外经贸企业也逐步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应当说承包经营责任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已日益暴露出其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它实质上是一种负盈不负亏的机制,侵犯所有者的资产受益权,没有风险机制,不能从机制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它在分配上实行的是奖金制,盈了大家都有承包奖,亏了无人负责。这种所谓的工效挂钩的承包奖也是无法准确认定的,结果只能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从理论上讲,盈亏是所有者的事,经营者是负不了盈亏的。那么,不搞承包经营,如何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我认为,办法很简单,这就是看已经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是怎样做的,它们相当一部分经验就是我们所要汲取的。在市场经济国家有哪一个企业是搞承包经营的,盈了还让你经营者分一块,他们搞的是岗位制度、岗位收入,你在总经理这个岗位上,你就拿总经理的工资,经营好了,年终双薪是可能的,也可能给个红包,但绝不会象我们的企业,奖金比工资还高,收入主要靠奖金。这个承包制下的奖金制,问题很大,弊病很多,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从实际效果来看都是如此。我的看法是把奖金作为工效挂钩的办法今后要逐步克服。工效挂钩还是靠岗位制度、岗位收入,竞争上岗,在什么岗位拿什么报酬。承包制的第二个弱点就是它肢解外贸的各个经营环节,形成以外销员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模式。对外销员一包了之,缺乏制约。一旦外销员跳槽,又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对外贸经营环节的肢解,也不利于企业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运营,形不成统一的整体,无法发挥整体的力量,从而限制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在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外经贸管理体制要从商品经营向资产经营转变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转变,与此相适应,外经贸企业也要以资产经营为手段,拓展经营领域与经营内涵,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的增值。

2、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3、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是实行目标经营责任制的要求。 外经贸企业要实现经营目标,必须运用资产经营的手段。外经贸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什么,我认为是外经贸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它的客户、价格资料、信息资源、信誉、人才技能等等。为什么外贸企业纷纷要求对外的融资权,可以说,凭外贸企业的会计报表资料是融不来资的?为什么外商不注重它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贷款,这就是靠外贸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信誉。外经贸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必须注重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各种资产的经营。

4、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是外经贸企业的现实要求。当前, 外贸企业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实践证明,凡是重视资产经营的企业,困难就小些。

外经贸企业实行资产经营必须贯彻的四个原则。

1、保值增值的原则。实行资本经营的目的, 在于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能离开这个问题去谈资产经营问题。

2、政资分开的原则。政资分开是资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如果政资不分,国家集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职能于一身,造成企业的产权不清、职责不明、政企不分,也就是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是无法进行资产经营的。

3、因企制宜的原则。资产经营的模式不能强求一致。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在资产经营上应该有所不同。

4、循序渐进的原则。资产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有完善的产权市场等一系列必要条件,这些条件的形成只能是逐步的,因此,资产经营也只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首先是思想观念要转变到资产经营的观念上来,要以观念的转变为先导。

商品经营是单一的,资本经营是全方位的。资本经营注重盘活资产存量,实现存量的资产重组,这是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我想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谈谈资本经营,我们作了一些调查,以武汉市和北京轻工总公司为例,武汉是老的工业基地主要采用的是破产式的资本经营方式,北京市是政治稳定压倒一切,所以搞的是非破产式的。

资本经营的形式:①参股控股。企业资产自己生产,不规模不经济,拿出去作为参股控股。②合资嫁接。包括内资(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外资,使企业的死资产变为活资产,负资产变为正资产,使企业活起来。③组建集团。通过控股公司的形式、通过公司制的形式或集团和总公司的形式。④异地改造转产。如北京市一些企业原来搞二产的现在搞三产了,其三产的收入已大大高于二产的收入,但它还是工业企业。有的企业搞三产,有的企业并入其它企业,这样各有所需企业就活了。又如将市内的纳入三产,生产纳入效区县工业,这就是转产加异地、转产加并购等方式。⑤破产。武汉市的破产力度比较大。⑥国有民营。⑦定牌生产。类似于国企内部的合资嫁接,武汉荷花洗衣机与无锡小天鹅合资在武汉生产小天鹅洗衣机,使武汉荷花闲置的固定资产活起来,而无锡小天鹅投资扩大再生产也受到资金的限制,正好是利用了无锡的无形资产和武汉的有形资产的有机结合把企业搞活了。

资本经营和商品经营的区别。①商品经营的重心在产品,产品或劳务是获取盈利的唯一来源,资本经营的重心在资本,获取盈利不仅在产品而是通过资本的盈利来实现保值增值,所以说商品经营是单一的,资本经营是全方位的。资本经营包括土地、商品、劳务设备,比如大的部门将有能力的人出租出去也是资本经营,这是将劳动力也看成资本。还有无形资产、商标专利等等。②商品经营强调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资本经营注重盘活资产存量,实现存量的资产重组,这是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③商品经营着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倒过来倒过去是产品,多角化经营、单一产品经营、跨行业经营等主要是产品结构的调整,范围是一个企业顶多是几个企业,着眼点比较低。而资本经营着眼于整个产业结构,比如改造、改制、改组三者结合起来,它的作用范围可以涵盖一个行业乃至全部行业。④商品经营的目的在于产品盈利,资产状况可以是增值的、衡值的或贬值的。而资本经营的目的是使资产增值,方式可以是增量增效、衡量增效、减量增效,即资产减少效益增加。以上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作为一个企业目前不仅要做一个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更多地成为资本经营者。共产党的干部要成为资本经营的专家。资本经营可以在跨行业、全行业,即更大的范围、更高层次上解决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

如何让资本在运动中增值

目前国营外贸企业的国有总资本构成中,商业资本占比重最大。商业资本是指外贸专业公司经营进出口商品贸易所需的资本,它在公司总资本的构成中,占比重最大,是维持公司进出口业务正常动作的最基本的资金,它可分为固定资本和主流资本两个部分。固定资本包括办公大楼、车队、仓库、办公设备等,流动资本包括应付货款(包括预付款)、日常办公费用、业务员工资等。

资本不仅不能够维持自身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还可能减少,甚至丧失。因此,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的规律,是资本动作的第一的和最基本的规律,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前有个国王,他盖好了一个金库,于是就张榜招聘一位管理金库的大臣,招聘条件为:将一篮鸡蛋(50个)花半年时间,从甲国运送到乙国(共4000公里)路途要经过高山峻岭和大河,要求半年后,大臣将完整无损的50个鸡蛋归还国王。

第一个大臣,不辞辛苦,亲自提着一篮鸡蛋上路了,最后50个鸡蛋还是烂了5个;第二个大臣比第一个大臣聪明,把50个鸡蛋分成5个篮子,每个篮子10个鸡蛋,这样就把风险分摊了。然后,他让5 个佣人提着篮子,自己并不亲自提篮,但他负责探路,规划路线,预测风险,减少在途中可能出现的鸡蛋损失的风险。于是,当天气好,风平浪静时,他们乘船,当大路平坦时,他们乘车,到了高山峻岭,路难行时,他命令佣人手提篮子,小心步行前进。总之,第二个大臣想尽种种办法,经过半年时间,走完了4000公里路途后,鸡蛋完整无缺地交给了国王;国王显然对第二个大臣比较满意。第三个大臣,把50个鸡蛋分为10个篮子,每篮5个鸡蛋, 这样风险被进一步分散。此外,他还带上一批老母鸡上路,并雇佣一帮佣人照看鸡和蛋,一路上,走路的过程成为鸡孵蛋,蛋变鸡的过程,最后不仅有50个鸡蛋,还有20只鸡。

国王选择了第三个大臣。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很深刻的。

第一,资本运动增值的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资本只有在运动中不断循环、周转,才能不断完成保值和增值的过程;第二,经营者要具备的素质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会出主意,二是会用干部;第三,做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须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创造必要的经营环境。

我觉得资产经营强调一个企业不是具体在某一劳务某一产品上的经营,而是要求企业在价值层面上的经营,是跨领域的

一年多来,国内企业界、理论界、政府部门都在讲资本经营,理解上差别很多。今天会上大家讲的严格地说虽然是外贸体制改革和企业管理的问题,但明显地是注意到了资产经营,并把资产经营作为核心问题和核心思路。

在研究资产经营时,对资产经营本身要有某种界定,使我们的思路比较合乎逻辑。我觉得资产经营强调一个企业不是具体在某一劳务某一产品上的经营,而是要求企业在价值层面上的经营,是跨领域的。这种经营应该是大企业的,从经济组织结构看是较高级的才会遇到这种问题。但是从去年以来许多企业甚至是乡镇企业都在喊要搞资产经营,对生产或经营单一产品的企业或工厂既没能力也不需要搞资本经营(从实物资产到金融资产跨领域)这种企业整个资产规模也没到搞资产经营的那一步。

认识上有必要澄清的一个观念是,资产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方面,与其它经营并不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要认为越是到资产经营企业经营水平越高。每一个企业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适合搞资产经营,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切忌刮风。

资产经营有三个原则:资本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兼顾三者,不是什么盈利就干什么,这是错误的。资产经营是有风险的,盈利越高,风险越大,比如炒期货,盈利最高,那是否你拿百分之百的资产去炒期货呢?那样你就非常危险,你只能拿出一部分,这是资产经营的基本原则。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要兼顾好,光顾一头是不行的。资产经营的概念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决策者一定要清楚,不是随便跟着刮风的问题,要注意到它的泡沫性,全都搞资本经营就变成泡沫经济了,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作为研究人员我认为应该把这个信息完整地提供给人家。

资产经营也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它要求资本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要有相当的发达程度,所以在90年代才提到我们企业经营者面前来,80年代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现在看来条件也不成熟。我们的资本市场没有充分发育起来,产权如何交易。资本经营是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而发展的,不是人为想提多高都可以,特别是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注意资产的安全性,结构分配要搞好。资本经营也有风险和成本的问题,借用朱博士的寓言,可以设想出许多种分配方案,是不是绝对第三个大臣就比第一个好,第一个大臣只是一个人抱着鸡蛋,管理成本要小,第二个大臣5个人, 要管理就要有代理成本的问题,是不是会产生内耗,第三个大臣用10个人,还有20个鸡,成本更大,计算每一个鸡蛋的成本就会超过第一个大臣。

如何通过改革通过资产经营的方式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对目前的通过行政方式使国有资产层层委托经营有疑问,因为这种行政委托方式与我们原来搞的利润、包干、承包方式一样,只是委托目标不同,最后还是负盈不负亏,国务院委托部委、部委委托控股公司……我现在有个问题,如果资产我没经营搞亏了,怎么办?现在我们许多改革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并在一起,永远负盈不负亏,亏了怎么办,如果还是政府控制企业就解决不了,要想改革有实质性进展关键是政企分开。说到年薪制,企业家就是企业家,没有国家干部那一套,你就跟市场走,盈了就是好企业家,收入就上去,亏了个人就要承担风险,这是一个原则。但另一个问题是企业家个人拿什么来承担风险?这也是理论界经常争论的问题,国外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个人资产与所经营企业的资产本之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拿什么来承担风险,中国有个观念:只有用个人资产来负经营的责任。这个观念是过时,现代企业中职业经理最保贵的是个人的人力资本,他首先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表现在专业履历,管理过什么企业,业绩如何?还有信誉。激励与职位发生联系,个人收入、掌握的权力、运用的资产、社会地位等全部上去,大企业、大跨国公司总裁是社会名流,运用资源的能力非常大,如果一旦从这个总裁的位置上下来,则什么都没有,而且如果把公司做垮,你的人力资本就全部贬值,就没有前途。几十年积累的个人人力资本一旦丧失与古典意义上的资本家丧失个人财产是一样的。现代企业都有个人生涯等级激励制度,对专业人员都采用这种激励机制,而不是做一笔生意提多少分成。比如日本在80年代末泡沫经济时期,企业破产后一批经理都被撤职了,在大企业的圈子里就没法生存。而我们国企的经理首先是干部,而干部首要的约束不是经营而是政治上的忠诚,具体过程在传递中又演化为对上级领导个人的忠诚,然后才看经营能力。国外企业也是科层制,行为却完全不同,首先看经营者的能力。

对国企资产经营评价和控制。对资产运用效率作为一个核心指标来评价企业,我个人认为任何指标都是有片面性的,拿一个单位指标来考核一个大企业是很难的,比如光注意投资回报率,当投资回报率最高时,当投资的边际收益还是正时就不追求高回报,但总利润额是在扩大的,相反只注重投资回报率的企业,风险意识会降到最低。我们也希望企业利润最大化,能做到投资边际收益为零的状态。这就起码加上了利润总额指标。还有要注意销售、市场份额、规模等一系列问题,注意克服片面性。日美企业的差别比较大,美国企业受股市影响大,过份注重投资回报率特别是短期的。日本企业受股东约束较小,企业注重长期的市场占有率,能够拿出很大部分利润进行科技、开发、投资。企业行为不一样,大企业在运作中要有附合的指标体系,每个指标(利润率指标、投资回报指标、市场份额指标等)所占权重多大,是要在管理中模索的。

资本经营,很重要的是经营者观念的转变,与经营者相适应的还有一套班子,这些机构和班子观念的转变不是件容易事

资本经营,很重要的是经营者观念的转变,与经营者相适应的还有一套班子,这些机构和班子观念的转变不是件容易事。我们感到国家对企业经营者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我们对公司下属机构的要求也要相应的提高,大家都要转变观念,面临引导和教育的问题,有了观念的转变,更有人才的问题,有没有搞资本经营的人才是紧迫的,要培养、选拔,不能说我们身边没有。我原来在深圳工作时,有个年轻业务干部做棉麻衫,一年做200 多万美元的出口,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到香港去单干,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成为有几亿资本的老板,然后到哈佛去学习。如果他到香港去,还是简单地经营商品不可能发展这样快。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营造这种环境,人才的成长也是必然的。机制——组织机构的问题。进行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机制也是不同的,正如国资局倪局长所说,投资管理和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把企管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现在我们把实业投资放得重要,原因在于前几年我们外贸挣钱比较容易花钱随意,对投资的科学民主决策考虑少,对投资结果不重视,导致投资实业甚至超过进出口,资金收不回来,使盈利企业变成困难企业,相反资金一直较为紧张,前些年盈利又不多的企业反而日子不好过。所以说投资的失误对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的发展造成最大的障碍。我们中艺总公司投了110 多个项目,有的子公司一个公司也投个100多个项目。但是成功的很少, 我们现在首先是清理,然后调整,并在总结过去投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对今后投资的管理办法。另外,现在一对一从谈判到核销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过去外销员很难当,因为他要算一笔生意能挣多少钱,现在是看外商能接受多少价格,能把费用打入略有盈利便可以,实际是在外商引导我们的买价。商品销量越来越大,而买价越来越低,这些要靠财务管理来制约。

观念和作法的转变,一定会带来机构的转变,不能再指望优惠政策,只会不断地拿走什么,只能靠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到我们有很强的资本经营能力的时候。资本经营重要的是让我们企业手中的资本活起来、动起来。

资本经营涉及到人的问题,人才的流动起决定作用,内耗是大问题,人事制度不改革就是企业发展的在制约因素

当前外贸形势令人担忧,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5月份出口下滑、效益下降,怎么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大多数公司在效益很差的情况下要考虑怎么保住吃饭。现在的老总是不好当的,我作为总会计师,感到更难了,资金是核心,可资金又很难解决,有的企业有项目没钱,业务没法作,如何让管钱的部门找来所需要的钱,也是很大的难题。当前的机制不适应外贸的形势,我个人感到,国家需要外贸公司出口时就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现在外汇存量大了,鼓励出口的政策就没有了,要保住目前的这些企业变得非常困难,象退税问题,根本就不是个理论研究问题,只是国家财政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影响太大。另外,我们这样的公司主要是出成套设备,占用资金大时间又长,多是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每年的利息就是几千万,如何体现国家鼓励出口成套设备的扶持政策,类似这些问题怎么办。节省开支,光靠降低费用没有多少,外贸企业最大的费用在银行,企业都是超规模经营,资本和规模不匹配,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包盈能拿多少,不过是发些奖金,包亏又包不起,自负盈亏在国有企业很难作到。

资本经营涉及到人的问题,人才的流动起决定作用,内耗是大问题,人事制度不改革就是企业发展的极大制约因素。

资本经营需要实现观念的转变、管理体制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变、经济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外贸是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的部门,也是最多地吸收外界情况的行业。从承包经营到今天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是一个很大的跨步。

资本经营概念很宽,大企业由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组成。过去外贸企业的几大指标中很重要的是创汇指标,现在很难下这个创汇指标,进出口额指标也很难下,国家办外贸企业为什么?是借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配置资源。有一点我们过去一直忽略,就是对资本的成本考虑很少,现在推出企业要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所谓法人是与过去那种属于政府下的生产单位是不一样的,今后国家给企业一笔资本金,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把资本金滚大,这是世界通行的与所有制没关系的、资本经营的原则。我们与国外专家研讨,看企业的好坏用什么作标准,其实很简单,只要是它的资本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就是好企业。这就转到资本回报率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商品卖出去多少,是以资本为核心,看资本增值了多少。将来国家就管三件事:派董事长、重大决策(投资权、资产处置权、资本调动权)和保值增值。

观念转变。国家由实物的管理转到货币量的管理,从企业经营来讲,要从商品经营转到资本经营,特别是大公司。比如中策黄鸿年就是玩资本的,包装国企上市,打“中国概念”马上赚回来钱了。我们可以自己干吗,现在我们有些经营机构也开始这样作了,这就是资本的增值,不是盯着产品。选择产品看是否对资本增值最有利,选择橡胶是因为看到中国的汽车工业要有大发展,轮胎的需求大。注入资金搞技术改造,产量上来后无形资产很高,所以包装上市就赚钱。我们的公司老总就要转到“玩资本”上来,需要熟练人士操作,我们国企也在搞房地产,资金都被套在房地产里了,去看看海南、深圳、北海,都是国企在那儿投资的,个人资本早已抽逃了,这也有管理问题。

国家对企业投资是慢慢放开的,企业往那儿投?投资风险要考虑,现在国企普遍缺乏资金,一方面大量资金搞期货、股票、房地产,在这几方面应卡得严些。

实现管理体制的转变:由行政管理转到以资本为纽带的管理(“三中”全会提出企业集团以资产为纽带,“五中全会”提出以资本为纽带)。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将是以出资者的身份来进行,不是过去的从产供销到人财物,就是管上面说到的三件大事,什么生产指标都不下,只是几大指标,最后着眼点是保值增值,达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海正在搞行业的控股公司,如纺织控股公司下面有十几个集团,其中之一太平洋集团还有好多子公司,如二纺、中纺等,二纺还是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出资者只管到董事长,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上海大集团的董事长已经不兼总经理。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有合理的结构,比如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即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等互为补充。管理科学体现在组织结构的严密。

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变:单一资产结构就是出资者结构向多元化转变,独资公司尽量少搞,要搞成有限责任公司,这涉及到分担风险、有利于科学民主化,决策时避免了一人说了算。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结构要转变,如事业部制,我建议在座的老总要重视投资开发部和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总监。现在外企挖人主要对象除了董事长就是财务总监。从一张负债表就能看出企业的好坏。深圳搞控股公司把所有的财务总监都由老板来派,于是把企业的经营命脉监督起来,这些都是正在探索的办法。

经营方式的转变:只要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下,资本投向高回报率的行业、产品。外贸企业中中化总公司是综合商社试点、五矿总公司是集团试点,外贸企业的根本是把产、供、销一体化。国资局从国家的角度帮助外贸企业把资产重组向更加合理,首先看看部直属的20多家总公司有没有资产重组问题,是分散好还是并成几家好,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

实现外经贸企业经营模式由商品的经营向资产或资本经营的转变已愈益成为外经贸界的共识。也是外经贸企业经营走出困境和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新路子的必然选择

实现外经贸企业经营模式由商品经营向资产或资本经营的转变已愈益成为外经贸界的共识。也是外经贸企业经营走出困境和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新路的必然选择。

所谓资本经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能够有效控制的内外部有形与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或称模式)。资本或资产经营并不否定商品经营的存在。但却对具体形态的商品和服务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外贸企业而言,就是对具体形成的进出口商品经营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外贸实际,目前最核心的问题是外贸企业要按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搞好进出口商品经营,实现资产增值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具体来讲,就是要按照资本运动的下述规律和原则要求,搞好进出口商品经营:一是按照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的要求,使外贸企业进出口商品经营逐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通过进出口商品经营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按照控制经营风险的原则,逐步创造条件通过专业化分工等差异化竞争策略实现经营的稳定性,减少经营风险,确保长期稳定获利;三是由于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存在,外贸企业在巩固已有优势的基础上还必须不断创新,通过开辟新的优势经营领域,求得长远生存和发展;四是按照竞争规律的要求走资产重组和联合经营之路,以资产优化组合和提高运营效率为原则,或者兼并联合其他企业,或者被其他企业所融合兼并,以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

在现实中,外贸企业现在普遍开始重视盈利目标,但对后几个目标如控制风险、创新和联合则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保证经营稳定性、控制经营风险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外贸企业虽身陷困境,却找不出症结所在,往往从外部环境找原因,而忽视自身经营结构不合理这一致命的缺陷,有的企业也知道经营结构上有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找不到有效的对策措施。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投资融资体制结合起

国有资本营运体制的任务之一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深化企业改革。1.理顺企业的财产关系。建立能科学反映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财务会计罐和考核指标。2.理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3.实现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突破口,加大企业兼并、收购、联合、破产的力度。4.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和以资本增值为核心的新的考核监督体系。

标签:;  ;  ;  ;  ;  ;  ;  ;  ;  ;  

探索外经贸企业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逐步过渡的道路--外经贸企业资本管理研讨会纪要(一)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