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李萍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李萍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54500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建设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这其中的地基基础建设已然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方来说,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技术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对于确保房屋建设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地基工程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属于一项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它的质量在施工技术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标准,只有应用恰当的技术方法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地基质量得到保障,施工质量得以提升。充分利用地基处理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关键的线路思维,同时地基施工过程中还要优化施工图纸、合理应用预压力方法、优化地基处理技术、管理地基处理技术等,以在缩短施工时间的基础上,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目的。

1、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性

1.1 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抗剪能力指的是地基抵抗施工剪切力的能力。对于不同的地基,其抗剪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不管怎样,地基本身的抗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来自侧向的土的压力过大,超过荷载时,建筑物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使得地基隆起,进而造成边坡失稳,极为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想要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我们就必须从地基处理入手,严格把控地基处理的每个环节,最大程度的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进而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2 减缓地基压缩性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地基的压缩性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作者认为,地基压缩性和建筑物沉降现象本质相同。沉降现象成因很多,常见的有三大类:( 1) 房屋本身荷载力、填土荷载力共同作用,地基固结。( 2) 受重力影响,地基本身自然沉降。( 3) 地基开挖时,影响周围地面的结构组成,造成沉降。为研究方便,我们一直将地基压缩性作为衡量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指标。所以,为了有效控制地基沉降次数,我们应该加大地基压缩性的测控、分析力度。

1.3 提高地基的动力特性

地基的动力特性主要指的是发生地震时地基的松散程度。如果地基的动力特性很差,房屋就很容易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所以在地基处理时,使用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把地基打结实,就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动力特性,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2.1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联合处理

在利用桩基技术时,主要是需要将来自于上部的荷载向地基深部进行传递,对于上部结构带来的冲击力利用缓冲的方式来进行消解。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碎石桩起不到所需的承载力,因此可以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来确保达到足够的承载力。同时碎石桩也能够做某对上部地层液化现象进行消除,将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粉碎石桩两种方法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能够对地基沉降起到有效的减缓作用。

2.2强夯法与碎石桩法的联合处理

在实际的地基处理中,先在填土层中对碎石桩做好处理,以达到对地基土进行排水固结和挤密的目的,再对强夯点进行选定,在强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击散碎石桩,沿着桩径将碎石挤入附近的护土层,以使其能在地基的上部形成密实的碎石,并与土混合的硬壳层及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而使房屋建筑对地基强度稳定性的要求得到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强夯法在施工中的运用非常关键,其夯击中的夯击次数、深度和夯沉量等的把握准确与否,关系着夯击效果的发挥程度。夯击加固深度的确定,是根据土层实际湿陷和厚度等级来实现的。单位夯击量要对地基的结构类型载荷大小、计划夯击的深度和土壤属性等进行综合考虑。而地基土的性质决定了夯击的次数,可以先夯两到三遍,再以低能量进行夯击一遍。

2.3排水固结法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的情况,在这样的地质情况下地基的处理常采用排水固结法,增强软土的重力荷载能力。排水固结法在地基中设置竖向分布的排水管,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促进软土的固结变形,改善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排水固结法还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砂井法,也就是在软土中设置一些砂井,并在上面铺设砂沟或者是砂垫层,增强地基的文固定,缩短地基排水的距离,提高地基的强度。一种是堆载预压法,也就是在施工现场先填上一些土石,事先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防止地基的沉降。还有一种是电渗排水法。也就是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通上电后软土中的水分由阴极拍向阳极再排出,这样能够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粉喷桩的联合处理

这两种方法在联合使用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各自的固结能力,并使其与天然地基土之间混合,从而形成复合地基。充分的将粉喷桩的侧限约束作用和水泥粉煤粉碎石桩的承载力发挥出来。在上部地基土中采用粉喷桩,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变形的控制,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但在两者联合处理过程中,需要桩自身的强度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这样混凝土才能达到较好的密实性和均匀性,确保地基强度的提升。

2.5DDC 灰土挤密法

这种方法与强夯法的施工有异曲同工之妙,施工时会向地下钻取多个孔洞,孔洞的设置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计算方可确定,然后向空洞内注入搅拌后的灰土,这个过程是利用螺旋钻机等大型的机器设备完成,并且要一层一层的夯实,还要用重物不断地锤击,扩大夯实的面积,直到形成结实耐用的夯桩为止,将地下的土层结构转变成一个复合的桩基地基。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改善地基的湿陷性和沉降变形,增强地基的承载力。DDC 灰土挤密法的推广应用,可以将地下40m 以内的土质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升至2~7倍,对于湿陷性黄土的性能改善能力高达10倍以上,效果非常显著。

2.6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作为透水性较强的一种物质,在建筑施工中常用来加固处理。在地基的处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地基的处理中可以填充粉煤灰,这样能够提高地基的凝固速度和硬度,同时还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和造价。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粉煤灰和污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填充在地基层,这样能够改善地基的稳固性能和承载能力,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2.7IFCO 强制固结法

IFCO 强制固结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固结速率。在IFCO 强制固结法应用过程中,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利用真空压力来有效的缩减堵截的时间,确保固结速率的提高。排水系统主要以一排排纵向贯通的砂墙为主,不仅能够有效的扩大排水通道,而且能够加快固结速率。因此在IFCO 强制固结法应用过程中,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是加快固结速度的关键所在。

总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地基基础处理时,应当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加强技术应用和管控,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当注意一个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即随着房建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若想在复杂地段和水文地质环境条件下顺利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还应当结合房建工程拟建地点的地基基础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辉.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 2015(15).

[2]王道.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1).

[3]宋建立,杨建波.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 2016(09).

[4]张忠台,刘发胜.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4).

论文作者:李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