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_市场经济论文

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教改革与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高教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以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乃至最近正式颁布实施的《教育法》,愈来愈紧迫地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尤其要求高等院校在加快新教育新体制的进程中,不失时机地努力转换办学机制,大量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真正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再次郑重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我们是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什么来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宏观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日显紧迫;而人才培养恰恰有赖于教育的优先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这一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也为我们教育战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要真正做到教育的优先发展,必须加速教育运行机制的转换。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统一,政府包揽一切,学校按国家指令性计划行事,从而构成了一种政府行政主导型的办学运行机制。《纲要》确定了我国九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改革原先那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教育体制。因此,高等教育必须由原先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转变,其办学机制也应由原先行政指令性计划起主导作用的运行机制向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转换。如果承认高校不依附于政府部门,而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这里就会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类问题:即理顺产权关系的企业法人制度,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参照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企业经营”的原则,高校也应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中央或地方与高校之间的分级管理监督的关系,使高校同样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建立新的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换言之,高教改革和发展既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题中之义,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本质需要。因此,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高等教育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它的发展不仅要适应于新形势的变化,而且超前于新形势而变化。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教改革还滞后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表现在诸多方面,仅对照《决定》而言:首先,《决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对人才的素质和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应该迅速适应这一有关市场经济基础的机制性转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作为市场主体的现代企业服务。其次,《决定》亦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也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大力培养农村及其乡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和普及推广科学技术,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服务。再次,《决定》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高等教育就应考虑在重点培育、发展金融、劳动力、房地产、信息、技术等市场时如何有所作为,发挥优势,直接进入或服务于这些专门市场。另外,《决定》还要求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高等院校也有一个如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经济文化教育合作的问题。诸如此类,均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教发展必然会遇到的新课题,也是近期高教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分析也表明,服从于新的经济体制要求的教育优先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改革,其目的最终可归结为我们的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因为,人才是教育的最终产品,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最基本的任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当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改革成效的主要标准。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社会经济大发展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

二、高等学校应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各类人才

高等学校如何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指向,在政府宏观管理的同时,加大市场调节的比重,实行自主招生,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设置,扩大社会服务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大批急需人才,在这方面,有很多事情可做。

第一,高校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现代企业培养出各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有专家指出,上海要在下个世纪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关键在于先要成为国际高级经济人才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全市高级经济人才总数只有2万,在绝对数量上只有纽约、东京的五分之一左右,按人口比折算更少。据专家分析,到下个世纪,上海仅大中型国有企业至少缺少500名厂长、1000名总工程师、500名高级财会人才、7万名高新产业人才。上海商业、金融业至少需要7万名受过正规培训的高级专业人才。如果没有一大批由高级经济人才组成的现代企业家队伍,就无法实施现代企业制度。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重大改革,我国高等管理教育还远未进入主战场,承担起为市场主体——现代企业服务的任务。目前,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显得滞后,学生与实践脱离,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培养不出,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需要。据统计,上海市51所高校拥有经济专业300多个,金融、房地产、证券等新型经济专业不到100个,每年毕业生上万,但是大多只以从事一般经济工作为培养目标,真正具有高级经济人才发展前途的不足2000人。

为了上海能在下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培养一大批高级经济人才,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人才中心,已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至少有一部分要定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上,弥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缺口。目前,高等管理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两类人才:一类是职能型管理人才,如会计师、计算机管理工程师等等;另一类是经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有管理方面的学识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经历、经验以及较好的个人气质、魅力等等,属于综合型人才。通过几年的高等教育,把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难度是很大的。因此,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管理教育更适合于培养职能型管理人才。对于经理型人才的培养,则要改革现有的高等管理教育招生制度,扩大生源,向企业骨干倾斜,招收那些有实践经验、有专业知识、却未受过系统管理教育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有人认为,我国只有零星的成功企业家,而没有形成职业企业家阶层。《决定》指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而造就我国企业家队伍的关键措施之一,便是高等教育必须提前作出反映,在招生、培养的办学机制上有所突破,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经理人才。为了加快培养经理型人才的步伐,高校可以集中学科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工商管理学院。同时应该发展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教育,集中培养来自企业第一线,具有理工科阅历和一定经济管理实践经验的学生。在MBA办学形式上,参照当前国内外具体情况,可以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一是与兄弟院校或大中型企业联手,适当聘请著名企业家或跨校兼职专家担任教员,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及时通过实践得到反馈检验。二是寻找国际伙伴,与世界上一些正在搞MBA的著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调整教育结构。

第二,高校应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广大农村、中小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高等学校固然应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基础教育所必须承担的长远任务,然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工艺装备的更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社会对高层次的应用技艺型专门人才有了迫切的需求。据调查,现有高等教育本科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生产第一线实际需要不太对路,而中专毕业生在技能和水平上又达不到要求,专科毕业生还停留在学科型,难以适应生产第一线技能上的要求。因而,目前社会所需人才层次上存在着一个不小的空缺。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适当扩大规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科层次,但与大专教育不同,其特点是有明确的岗位针对性和很强的实用性。我国现有的高等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则缺乏这种特色,许多学校还处于“本科压缩”的模式,学科型倾向严重,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欠缺。而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急需的高级技艺型人才,要有专门的职业岗位培训,掌握一种成熟的运作本领和知识技能,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培养这种规格的人才,也是高校不容推辞的职责。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特别是应用性专业,由学科型教育转向技能型教育。在有条件的大学创办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属职业技术教育性质、大专层次,培养技艺型应用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的普通高校也可与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合办高等职业技术班,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人才。

高校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多种类型,它分布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方式、途径手段也不尽相同,受篇幅之限,本文在此不作详述。但总体上,高校如何真正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作为教学、科研、产业的基地,应该尽可能调动其潜在优势,与市场需要对接,在市场上寻找新的生长点。例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在这一方面,高校不仅可以培养这五大市场的专门人才,开设有关五大市场方面的专业课程,为这五大市场出科研成果,而且,高校完全有条件直接进入或服务于这些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方面,与高校更是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市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现有劳动力资源的分配,还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供给。学校一方面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大量毕业生,一方面从劳动力市场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尤其是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的要求,以便调整教育结构,改进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起一定的作用。要改革那种按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学生就业的制度,让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场自主择业,以配合用人单位在市场上的自主择人。通过市场优化人才配置,实现人才供求双向选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机制的运行,可以使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也才有可靠的来源。

第二,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对高校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科,专业设置过细,服务面过窄,造成高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变化的多种需求,也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改革要求。因此,要打破条块分割和“小而全”的状况,对有关学科或专业进行调整、联合、合并,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和设备等方面的潜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要合理调整有关学科、课程的设置,优化教育结构,拓宽专业基础和知识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逐步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和主辅修制,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真正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第三,高校的科技产业开发必须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使之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协作,办好科技产业。要改变面上分散的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的“四技服务”的状况,集中一定力量,为技术市场提供成套技术,成为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伙伴,在某些领域内发挥龙头作用。作为科研重要方面军的高校应该也完全能够在技术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上海高校已逐步改变关门搞科研的状况,而是主动走向市场,承接科研和科技攻关项目,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华东师大牵头,61个单位协作完成的“上海市海岸海洋资源综合调查”,已被运用于上海市污水处理、海洋开发、水产养殖、新港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已达1000多万元,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要进一步发展高校自办企业,有条件组成科工贸相结合企业集团的。高校应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发展高科技产业,尽可能开展各种中间试验与工业化生产的试验,充分发掘其科技潜力,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三、深入研究,为高教发展及其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目前教育的处境是不尽如人意的,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一是现有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变化,以至在某种程度上高校传统的教学、科研、产业以及人才的培养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脱节;二是教育投入不足长期困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纲要》作出了增加教育经费预算的决定,但短时期内还难以奏效,高校经费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三是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仍存在着差距,社会上还有人存在着把教育当作消费性、福利性投入,认为可等到经济实力充裕以后再加以发展的观念;四是教育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尚未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相衔接;等等。这些问题大多已在前文述及,它们既是当前我国高教改革的重点问题,同时,又反过来说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影响了人才的高质量的培养。

因此,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及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而且能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不仅能够克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和困难,而且有助于高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与问题,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和有难度的。目前,高教界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就以下几个关系,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一孔之见。

(一)要研究教育如何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遵循自身的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从大的方向看,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必须加以改革,使之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办学,就要建立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运行模式,在招生、分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等方面,尽可能实行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各有不同,有些较为直接,有些则只是间接地与经济发生关系。如基础学科的教育是百年树人的根本大计,其投入不可能产生很快的产出。这里,教育过程的长期性、教育作用的迟效性与市场调节的短时性、市场作用的速效性是存在矛盾的。因此,要认识教育活动和经济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又有不同的活动规律。要认真研究经济规律,以便使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又要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这是需要十分注意把握的一对关系。

(二)要研究在教育改革继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学校、政府、社会、市场四者之间的关系。《纲要》指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为了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新体制。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办学自主权得到明显扩大,更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既能保证国家对高校必要的宏观调控,避免出现各种失控现象,又要能够充分保证各个高校有充分自主的办学决策权,通过社会、市场调节办学机制,合理调整结构布局,提高办学效益,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要研究高校以国家财政拨款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已经开始打破,与各种经济成分相对应,高校的办学体制决不只是单一的国有化所有制模式,势必建立起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方筹集资金办学的体制。中央部委高校不能只靠政府的计划财政事业费,而要扩大服务面和专业面,积极争取国际国内的两种投资渠道,社会各方的经费来源,向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发展。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管得过死、支持不足的现象。除了现有的与地方共建、项目共建,还应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欢迎海外华人、国外友好人士与团体来华捐资办学或合作办学。甚至可以建立与国内著名企业集团或海外机构合资的董事会,有的可以其企业或机构命名建制。这里当然有一个主辅适度掌握的问题。

(四)要研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教育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增强文化功能的问题。教育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高等教育固然要为市场经济培养大批急需人才,但这绝不应是只顾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功能,注意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绝不可有丝毫的动摇。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培养。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建设人类的精神文明。高校教师要继续进修,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思想和理论素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特别要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抵制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上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总之,既要改变高等教育不讲究投入产出,不注重经济效益的老传统,也要防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甚至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要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真正的合格人才。

标签:;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