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供水价格的核算及改革探讨论文_姜必进

关于农业供水价格的核算及改革探讨论文_姜必进

江苏省射阳县海河水利站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小农水利水价改革,首先分析了我国水价制度,以田东县为例,阐述了完成水价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业供水;水价改革;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切实加强小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并长期运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体制,我国必须深化农业供水水价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水。

一、我国水价制度改革概述

1.水价分类及管理。我国水利工程水价的改革发展,由最初的无偿供水过渡到水利工程水费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后发展到水利工程水价作为商品价格管理的规范性,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对象划分可分为:农业用水价格和非农业用水价格。其中农业用水定价原则是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和税金。2.深化农业供水水价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政府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推动了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水利工程有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供水水价改革的原则

一是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别水价机制,促进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和高效用水;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末级渠系管理、农业水价调整“三位一体”的综合改革;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禀赋、水利工程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政策,分级负责;四是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水价调整的节奏和力度,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水价制度,促进水价改革;五是坚持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排灌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

三、农业水价成本测算分析

1.国有水利工程水价核算。国有水利工程水价核算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原则上按各类资产价值、折旧年限,分类核算,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计提。①固定资产大修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原则上按照审核后固定资产价值的1.4%核算。②日常维护费用据实核算,计入当期供水生产成本、费用。③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生产成本、费用,原则上按照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的标准据实核算。④供水量的确定。农业用水年平均供水量一般按照最近5年平均实际供水量确定。如果最近几年连续出现干旱或洪涝灾害,供水结构发生变化,年平均供水量的计算期可以适当延长。新建水利工程,采用供水计量点的年设计供水量并适当考虑3-5年内预计实际供水量计算。⑤水价的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按下式计算:

国有水利工程农业水价=国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农业供水量

2.末级渠系水价测算。①管理费用测算。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3年以上的,可按近3年平均实际合理支出测算。新组建或正在筹备组建中的,可依据灌区实际情况据实测定或参考当地同类供水规模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支出水平确定,农民用水户协会日常管理人员原则上控制在5人以下。②配水人员劳务费测算。供水期内聘用的配水人员劳务费用可按当地农村劳动力价格和配水工作量合理确定。③维修养护费用的测算。维修养护费用按农民用水户协会所管理的末级渠系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确定。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④终端供水量的确定。按照国有水利工程供水计量点近5年平均年供水量乘于工程改造完成后末级渠道平均水利用系数确定。即:终端供水量=国有水利工程用水量/末级渠道水利用系数。⑤末级渠系水价测算。末级渠系水价按照末级渠系供水费用除以终端供水量计算。即末级渠系水价=末级渠系供水费用/终端供水量

3.终端水价测算。终端水价=国有水利工程水价/末级渠道水利用系数+末级渠系水价。经初步测算:田东县农业灌溉区终端水价一般在0.006-0.01元/m3左右。其他管理形式水价成本分析参考上述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四、水费计收及使用管理

1.水费计收。水费计收方式主要取决于农业供水管理体制,为规范灌区水费计收行为,实行国有供水管理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户的供水管理为主的模式。因此,未实现土地流转灌片必须采用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统一收取,然后将国有水利工程水费交付国有水管单位的计收方式。实现土地流转灌片由承包商直接向国有水利工程水管单位缴纳水费。

2.水费使用管理。水管单位要建立健全水费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水费支出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要制定具体的水费使用管理办法,末级渠系供水费用的使用必须公开、透明,坚持“一事一议”制度,重大开支项目要由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及时将支出情况向会员进行公示。

五、水价改革的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了保证我县农村灌溉水价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水利局、编制办、扶贫办、物价局、国土局、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等主要领导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水价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工作,负责做好体制改革中的协调、监督和考核。各受益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把水价改革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2)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水费改革工作任务艰巨,涉及面广,不是水利部门一家能够做好的事。因此,各有关部门、各镇村必须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切实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和各项安排,努力形成由广大用水户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3)完善配套灌区水利工程设施。要结合加快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并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灌区工程设施现状,因地制宜,整合各部门水利建设资金有,计划地进行灌区工程设施改造,着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科学计量,合理收费,公平负担,为推行终端水价制度奠定基础。

六、结语

水价改革是新旧管理体制交替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应始终坚持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对待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还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陆亚雄.农业用水理论价格及实施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2]李科.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7

论文作者:姜必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关于农业供水价格的核算及改革探讨论文_姜必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