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系统设计接口研究论文_陈曦,钟廷,黄平霞

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系统设计接口研究论文_陈曦,钟廷,黄平霞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以轮对、受电弓动态监测系统为基础,对其中各项接口设计内容展开探究。通过对动态监测系统基本原理的分析,掌握系统的结构组成,并在电力、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专业化的接口系统中,分析具体设计方案,完成各功能接口的设计研究内容。

关键词:轮对、受电弓;动态监测;接口设计

引言:

铁路机车中,轮对与受电弓是控制动力的基础,在展示自身功能的同时,维持机车的正常运行状态。在我国铁路系统日趋完善的建设环境中,对轮对与受电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技术人员的重点科研方向。而采用动态监测系统进行检测,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可在科学性的原理条件下,对各项内容进行检验,减少轮对与受电弓故障而引发的风险问题。

一、轮对与受电弓的动态监测系统原理

轮对与受电弓的动态监测系统中,踏面缺陷、轮对外形、受电弓状态是基本的检测内容。首先,针对踏面缺陷的动态监测活动,通过探头与轮对踏面的瞬间接触,将EMAT系统中发出的电磁超声脉冲作为检测条件,利用超声表面波极低的损耗传播,描述塌面的缺陷情况,完成检测内容。如果在其表面存在缺陷,就会通过超声表面波的能量反射,被探头捕捉,产生用于缺陷分析的回波。而没有发生缺陷碰撞的回波会继续进行扩散,并以周期性回波的特征与缺陷回波形成对比,从而完成踏面缺陷状态的采集。

其次,轮对外形检测中,采用线光源技术,沿轮心方向完成车轮踏面投像,并产生完整的光截曲线[1]。使用CCD摄像机完成此类曲线信息与形状的采集,并通过与标准曲线的对比,得到实际车轮外形与尺寸的数据信息,形成动态监测结果。

第三,受电弓监测时,应将车辆的速度控制在15km/h左右,在经过检测区间时,通过摄像机完成各个结构的图像信息采集,并将滑板与绝缘瓷瓶等组件的图像数据传送至主机结构,完成耗损与偏移量等条件的分析。注意,在受电弓执行接触压力检测时,需将绝缘杠杆作为采集弓网接触力的途径,在传感器的配合下,测定弓网的动态接触力条件。以此,在自动化的信息记录与生成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并上传到终端客户管理器中,满足动态监测需要。

二、监测系统接口设计内容

(一)电力专业接口

电力专业接口中,首先要对其中的正线设备进行控制,要将轴温检测设备与振动式擦伤设备布设在正线中,在10KW/AC380V的用电功率下,保证其使用效果。注意,应将此类正线设备防止在车站的进站尾端,以此维持检测正常进行。同时,在车辆段中还需在机车入段线中搭设检测棚,并在其中设置现场设备的用电机房,使其运行功率参数控制在40KW/AC380V。而远程的DCC控制室的设备功率,应控制在5KW/AC220V,以此保证其功能性的发挥。

另外,在现场的接口管理过程中,需将设备间的电源进行优化,在施工单位的配合下,组织安设配电箱、插座以及照明系统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配电箱与各个功能设备的电缆布设中,必须由厂家单位负责其连接与相关技术工作,保证设备的功能完整性水平。

(二)轨道专业接口

轨道中结构设计,首先应对标高条件进行控制,尽可能的使轨顶标高与站场的规定相一致,以此维持动态监测的合理性。在对18M检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无轨道接头进行管理,使用25米长的60kg整轨完成布设,并根据设计图纸完成其中短轨枕的制作。然后,在轨底坡度的管理上,应将执行参数控制为1:40的坡度条件,并在检测区间的整体轨道检测区,将高低、水平与直线的不平顺水平控制在4mm以内,以此提高检测执行的精确度条件。

(三)接触轨专业接口

接触轨又被称作接触网,在技术处理上,应将检测棚内的接触网拉出值控制为≯100mm,使检测棚内的接触高度维持在5000mm左右,并将高度的浮动区间控制在100mm以内。如果没有达到此项设计要求,应对受电弓的安装平台作出适当调整,通过对检修、压力、双弓隔断支架等内容的控制,保证接触轨接口合理性。

(四)信号专业接口

在车辆段检测棚的与远程控制台践行连接的过程中,应使用2根8芯的单模信号光缆,并在其两端使用FC型号的光纤接头进行连接,以此保证信息内容的有效传输[2]。当正线设备机房进入铁路公司内部网络空间时,需保证其传输速率在20M/S以上,并在设备机房中,设置专用的DCC光纤通道,并在其中安置独立IP的网络接口。另外,在DCC控制室中,应保证工作台上预留两个工位,并为液晶显示器预留位置,被配备相应的打印机空间,以此保证智能设备对检测工作的服务,提高动态监测的科技性效果。

(五)其他设计

保证整体检测内容功能性的基础上,还应在建筑空间中为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预创造条件。在防盗门宽度上,应将预留空间控制在800mm以上,以便设备仪器可以正常搬运。同时,在对棚内空间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在其周边最好防水与排水工程,防止棚内与周围出现积水问题,为各种线路与设备的正常使用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为了保证动态监测过程中的安全性,需在检测棚内设置必要的防雷接地措施,将安装与使用的防雷接地电阻控制在1Ω的数值以内。如未达到此项指标,需在挡光棚10M之外设置外加的地极设备,直到参数条件满足要求为止。

总结:

开放性是轮对与受电弓动态监测过程中的重要条件,而对于各类接口的设计优化,是保证此项开放性内容的基础。通过对电力、轨道、接触轨、信号等专项内容的设计优化,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动态监测的精密要求,并提高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不仅实现了动态监测技术的全面升级,也在铁路行业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琳琳,郑春波.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实时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检测方案的实现[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7(04):5-6.

[2]徐道亮,王梦格.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新技术及装备概述[J].机车车辆工艺,2016(05):39-40+44.

论文作者:陈曦,钟廷,黄平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系统设计接口研究论文_陈曦,钟廷,黄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