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究与优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_肖艳

实践研究与优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_肖艳

(长沙航天学校,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现状和学校教学现状,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合格社会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关键”的教育培养模式,指出教学体系研究性改革必要性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械制图;现状改革;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数控模具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控模具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市场提高了数控模具的水平和制造水平。目前,我国数控模具行业严重缺乏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数控模具技术人员。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的数控模具专业课程,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不是针对性的,因此,必须要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

1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学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是没有升入普通的,他们大部分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对学习存在排斥心理,而且没有学习普通的知识,知识储备不够。而《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学校大部分理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联系到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几何知识,这加大了学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难度。另外,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弱,而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化,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性内容,还要掌握物体的投影规律与工程图纸的绘图标准等理论性的知识,而且最重要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学会通过案例了解实物,并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也制约了其它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校的学生一般只有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剩余时间基本是在校外进行实习。而现阶段我国各大学校使用的机械制图课程教材一般都是先长篇幅的学习绘图知识,再学习识图,但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比绘图能力重要得多,这样的课程安排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不便,使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失去了信心,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2“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不足

2.1学生问题

学生素质差异较大,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由于过去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动手练习能力也不同,主要表现在课后绘画作业和课程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课上学习效率低,课下根本不学习的求知态度和习惯,缺少主动求知和潜心研究工程知识的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总体来说,现在学生普遍出现基础知识薄弱,空间想象力差,学习效率低,学习态度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明显下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听和不懂的情况,继而对课程学习产生厌倦甚至畏惧等不良心理,这是一种影响严重的恶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

2.2实践问题

这项教学改革对刚刚进入制图的工程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大多数学院和大学在第一年提供机械制图课程。在这个时候,由于统一的安排,学生对机械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高。教学导致学生学习上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工程人员缺乏相关基础,刚入行时对常见机械加工方式、工艺结构等实践应用知识缺乏初级阶段性认识,继而造成所学到的制图课程难以同产品设计开发、实际应用环节有机整合。部分工程人员绘图能力、识图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非常薄弱,难以选取合理的表达方案绘制正确的投影图,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也不合乎标准。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专业水平过低、临场应变能力弱、工程意识薄弱,再加上经验不足,这些对实际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就业行情一直竞争激烈导致自身压力过大、工作信心缺失等一系列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教学问题

教师结构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发挥其优势。老师们也专攻手术。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教学安排通常由教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师选择。不考虑谁将教授这门课程最好。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通常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忽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课后联系少,实践锻炼少,使学生在实际工程制图中,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都无法满足要求,动手实践能力也较弱。教学手段单一化,现在虽已改变传统黑板教学,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但现在出现了很多多媒体课件照搬、照抄课本内容,简单挂图,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丰富,无法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氛围中。

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3.1强化学生理论知识

专业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作为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设计一些方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并记住。基础教学阶段,掌握基本概念是必要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辅以图形总结提炼,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空间图形,多画,多看,多思,进一步加深对理论基础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模型展现和语言表达两种方式。模型展现法主要是借助图片、视频、图表等材料,更加直观的展示基础概念模型,采用幻灯片、投影等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基础图形和轮廓。

3.2采用案例法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课程。为了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作为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法来介绍课堂。每一个教学案例所采用的数控模具图样必须是完整和详细的,包括视图、标题、图例以及制图要求等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的技术语言。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时,先要明确教学要求,讲解案例时要做好教学引导,故意设计一些问题和漏洞,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3.3开展现场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抽象化的课程,学生要想熟练掌握这门课程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将抽象的实物变得直观化、具体化。而现场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更加具体直观化的了解,还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

3.4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要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设置教学课程内容时,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加入知识点,结合看图和画图,融合机械制图和CAD 编排,打造新的教学体系。

4教学研究实践成果总结

在教学改革之前,学生基本知识差,空间想象力差,学习效率低,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态度。教学改革实施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得到极大提高,积极主动,从消极到积极,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通过分析思考与研究探索,“机械制图”教学改革顺利完成且效果显著,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改革,它更是机械类课程甚至是其他教学课程先行模范,为整个机械类教改研究和学生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霞.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方法[J].教学研究,2013,(04).

[2]宫霞霞,孙付春.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2(5):73-74.

论文作者:肖艳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实践研究与优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_肖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