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预见性护理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两组均护理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平均动脉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15%)显著低于对照组(21.54%)(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高血压状态,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
引言
脑出血临床上较为多发且常见,它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伴有极大的风险性,同时具有病情复杂、发病急、并发症多以及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极大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当患者还合并肺部感染时,经常伴有意识不清、发热、呼吸窘迫以及痰液粘稠等现象,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器官衰竭以及死亡。因此,对于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可使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极大提高。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诊断符合《心血管病诊断标准》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均具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报予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脑外伤;脑梗死;其它脑部疾病;既往脑部手术史;严重身体残疾;患有精神病;意识障碍;病情较重不能完成研究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合并严重糖尿病;既往接受过其它干预。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以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性例40例,女性20例;年龄35-70岁,平均(48.53±7.05)岁;高血压病程1-10年,平均(7.12±1.88)年。对照组60例,男性例42例,女性18例;年龄35-72岁,平均(49.12±8.01)岁;高血压病程1-10年,平均(7.23±2.1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生命体征观察、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术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过高的血压和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吸痰,防止窒息、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躁动、谵妄的患者加保护性床栏,适当应用约束带,防止坠床;2)术后护理: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血压平稳后,使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血肿腔引流者,应密切观察引流量及颜色,每24h更换1次引流袋;使用呼吸机患者,应根据病情尽早拔管或定时更换导管,减少或消除导管病菌增生,避免发生肺部感染。3)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讲解关于脑出血相关知识及愈后,加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护理人员及家属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并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4)健康指导:长期卧床患者,增加翻身与拍背次数,促进痰液排出,避免痰液聚集,引起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等营养丰富食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用力或过度憋气;康复训练过程漫长且艰辛,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另外定期测量血压,复查病情,若有不适及时就诊。5)通气干预呼吸通畅是患者预后康复的重要条件之一,但由于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所以要有选择的作针对性处理,如神志清醒者,可协助其进行呼吸及咳嗽练习,待其病征稳定后,要求其下床活动,以预防坠积性肺炎。而就意识障碍者,在患者吸气时,取其侧卧屈膝体位,由护理人员双手按压气道,外力强迫患者咳嗽,并给予翻身扣背,然后加用吸痰器予以吸出。若两者吸痰效果不佳,均可采用机械通气法进行干预,通过蒸汽加湿患者呼吸道,维持气道温度及湿度接近正常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纤毛运动。
2结果
2.1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15%)显著低于对照组(21.54%)(P<0.05)。
3论讨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威胁我国中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年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现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难题。经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手术治疗是较为优越的临床治疗方案。但因手术及自身因素影响,患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其具有多种病理分型,包括有金黄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等,均可使患者脑出血,缺血等情况严重化,不但增加了患者在院死亡风险,也给预后护理带来了较大困难。而我国常规护理存在着较多漏洞,故需要引进一种更具科学性、全面性的干预方法。综合精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中,其注重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进行干预,例如对患者的卧床位进行调整,同时加强了患者饮食方面的管理,另外也致力于营造一个无菌、舒适的病房环境,通过上述工作保障患者术后康复不受非治疗因素的影响。同时综合精细护理通过对患者机械通气或外力强迫咳嗽等方式,有效清除患者气道内的痰液,使患者呼吸通畅,有效缓解或控制了肺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笔者认为综合精细护理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预见性护理的成功实施改善患者高血压状态的效果更加显著,认为原因是预见性护理针对各类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脑出血量,血肿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血压恢复稳定。另外,本研究还表明,观察组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预见性护理方案在早期预估的情况下,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通过评价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发现观察组的相关动力学状态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2%,进一步佐证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稳定患者血压,还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嘉良,董艳,侯立军.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36(12):1333-1338.
[2]鞠春芳,步立强,王哲海,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318-1319,1325.
论文作者:田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预见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肺部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