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还有多远?_个人信用论文

“信用中国”还有多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还有多远论文,信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我国信用信息使用量仅为1个亿,仅占亚洲市场的2.3%。

个人信用体系发达国家具备

·每个人在出生后都有一个终生不变的“社会安全号码”,其中包括了每人有生以来所有的信用记录。

·发达的个人信用电子信息系统。

·信用公司主宰信用管理市场。

·信用交易普遍,个人信用报告中一旦出现负面信息,个人将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由于征信数据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如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等问题,各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

信用市场是经济社会商业活动繁荣的润滑剂。中国信用市场尽管发展历史短,但它对商贸活动的贡献已引起大家的关注,各种形式的资本正在极有兴致地窥视这块新成长起来的市场。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公司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称,中国个人金融存在巨大的尚待开发的市场空间,其中信用卡市场的潜力更值得关注。

然而中国的个人信用市场潜力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全国性的信用体系也迟迟难以建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信用真空”、“信用危机”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甚至出现了失信者取代守信者的“逆淘汰现象”。去年我国因不诚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改善政府形象的意义上讲,信用缺失问题都必须尽快解决。

眼下,见诸媒体的良方不少,付诸实践的做法也很多。其中以北京市住房贷款个人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的做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国信用信息市场仍是空白

世界信用信息市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2001年,全球企业信用信息市场容量已经达到24.51亿美元。其中欧洲达到了42%,一如既往的占据着全球信用信息市场的主要份额,其次是美洲和亚洲,分别为32%和23%。

目前,世界信用信息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全球信用信息增长率日趋平稳。1998年全球信用信息市场的增长速度为3.92%,到2001年下降到1.88%,下降幅度达到52%;而且三大主要地区(欧洲、美洲和亚洲)呈不同的发展势头,欧洲信用信息在这期间保持着和全球一致的发展速度,美洲增长速度基本上要慢于世界平均水平,在1999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信用信息市场发展良好,明显要好于全球的发展势头。其次,全球信用信息市场的信息供应呈寡头垄断状况,信息供应基本由Dun & Bradstreet、Teikoku Data、InfoAlliance、Creditreform、Experian、Equifax这六大集团所控制,他们占据着全球70%的信用信息供应量。

相对于西方发达市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信用发展史来说,中国信用市场的历史极短。因此,尽管在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下,我国信用市场增幅较大,2001年信用信息使用量增长率达到10.2%,远高于全球1.88%的平均水平和亚洲平均水平3.62%,但就整体的市场容量来说,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2001年我国信用市场(包括香港地区)对信用信息使用量仅为1300万美元,仅占亚洲市场的2.3%。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这个基础方面的探索几乎仍然是一片空白。

个人信用体系的空白对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形成了“瓶颈”。一方面,我国银行无法通过个人信用体系高效准确获得个人信用报告,其惟一的选择就是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查,从而导致消费信贷资金价格偏高,制约消费信贷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资金需求者的消费者因对银行可提供的消费信贷信息不灵以及繁琐的贷款手续、近乎苛刻的贷款条件,以及种种担保、抵押、保险、审核而只能望洋兴叹。

建个人信用先做四件事

信用市场中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国家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其中个人信用体系是基础中的基础。随着个人逐渐成为交易行为中的主体,个人信用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大。

北京市住房贷款个人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持缨先生认为,目前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当重点抓住四个核心工作。

第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核心工作是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我国在信用数据基础工作方面及人们对信用的认知方面都是十分薄弱的。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内容应是涉及个人信用的数据信息,主要是信用的5C,包括品德、能力、资产、担保品、条件。信用数据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部分是存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是存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信用卡信息,两部分缺一不可。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初期,应该更多以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学历、从事行业、职务工作变动等信息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做过贷款的人比较公平。因为中国社会至少90%以上的人是没有任何借贷记录的,不能认为他们没有信用。因此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必须很好地整合上述两部分数据。

第二,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必须有健全的个人信用机构作为组织保障。国家在设立信用机构时应该使其成为征信工作的原始推动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让该机构能够采集分析各种动态征信数据,并能鼓励信息使用部门使用;在对个人信用评价时,能采取公正的立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形成最佳投入产出比,从而在市场上继续存活并发挥作用。

第三,推广信用产品在市场的运用。信用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普遍信用意识较强,要培育我国信用市场,就必须培养人们的信用意识。

第四,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目前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障碍主要在于法律上如何既能维护信用机构的利益,又能保护个人的相关权益。国外法律在解决这对矛盾方面所确立的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以上四项核心工作中,数据库的建立是个难点,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

“机构模式”:当下之选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核心之一就是必须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机构,而该机构设置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信用体系建立的效果。考虑到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十几年及个人信用市场刚刚起步的实情,若采用西方纯市场化运作模式和政府直接运作模式不太适合,而应该采用以政府为背景,主要数据源单位或用户组组建信用机构的模式。为了让记者更清楚地理解该模式,李持缨先生以北京市住房贷款个人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为例进行了说明。

该中心是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下属机构,有三个作为个人信用信息机构的先天属性:一是天然的数据源。公积金中心管理着北京市40%住房公积金的发放,拥有300万人的基本信息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据源单位;二是有产品推广的基础。由于公积金中心和银行有业务上的往来,不仅可以更容易的调用银行信用数据,而且在信用产品的市场推广上也得心应手;三是技术积累。长期经手公积金的发放,具有很好的信用信息的敏感性,知道哪些信息是有用的,排除了无效信息的干扰。因此以该中心作为发起方,在很大程度上先建立起一个核心数据库和一个产品应用市场,这就解决了起步的问题。

由于其他金融机构意识到,要防范个人信用风险必须走联合征信的道路,必须有一个联网的动态共享数据库,因此他们会乐意投资这类机构。再加上信用中心本身已经拥有了大量数据,就大大地减少了购买信息的成本,信用产品质量也比较好,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李持缨认为,中国个人信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以上机构模式会淡出中国信用市场,取而代之的应是采用社会中介机构纯市场化运作模式。

但在目前,由民间机构来介入信用市场的条件还不成熟,这时这些机构进来需要承受很大的风险,付出很大的成本,早期的经济效益几乎无法得到,就谈不上生存和继续发展。而且,即使是外国机构,要想介入中国信用市场也很难,因为其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非常困难。目前国外信用机构能做的就是寻求和中国信用机构的合作。他们和国内相关机构合作的基础主要是国内急需的网络技术,以及运行模式(代理制度、奖惩办法)、指标分析系统等。

标签:;  ;  ;  ;  ;  

中国信贷还有多远?_个人信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