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探究论文_ 李宏超 孙相威 赵东升

机械加工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探究论文_ 李宏超 孙相威 赵东升

摘要: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宗旨是在节约采购成本和企业资源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机械加工企业为例,精益化生产管理应用于企业生产加工、加工技术、生产线设备布局等各个方面,对机械加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益化生产管理;机械加工企业;运用

1导言

伴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深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生产管理对于机械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精细化生产管理模式可以确保企业机械加工流程的正确性和机械产品的质量,促进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

2精益化生产管理概述

精益化生产管理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该体系更适用于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目前精益化生产管理已经在一些机械加工企业中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精益化生产管理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针对单件产品生产模式、针对大规模生产模式和针对精益生产模式。

机械加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中要坚持精益化生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科学控制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以顾客需求为指导进行机械生产管理,机械生产企业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准时化、差异化的生产,坚持高品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服务理念;优化生产流程,机械企业要以企业总体效益的提升为目标进行精益化生产管理,促进综合效益的提升;建设完整的价值链,使营销商、供应商及生产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企业的采购、生产和流通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以降低机械生产企业的库存和资源损耗,促进价值链的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信息共享及风险共享的实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机械生产企业各部门要积极展开写作,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开展标准化的机械制造生产,加强机械制造生产创新,加快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建立,提高机械制造生产的规范性,促进机械制造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升。

3开展精益化生产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3.1员工技能水平提升所面临的挑战

在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下,企业职工并未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且面对企业所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着“搭便车”的意识。机械加工企业为了适应产能结构优化的要求,需要在人员岗位培训中投入大量的组织资源。然而,在“总体工人”形态下的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中,难以对每位职工的岗位能力水平提升绩效做出评价,且也难以对不同部门在生产领域中的贡献度作出评价,这就导致了在缺乏“产出/投入”比较的情况下,针对在职人员技能水平提升的精益化管理偏离机械加工企业决策层的实施意图。

3.2固定资产配置绩效所面临的挑战

落脚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精益化管理,在这里主要面临这样的挑战:固定资产折旧率的确存在着不确定性;技术工艺流程优化与先进制造设备购置间的选择风险。“期初价格-期末残值/使用时间”构成了固定资产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在该公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参数便是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固定资产使用时间可以分为:固定资产的自然寿命、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且“自然寿命<经济寿命”。因此,在精益化管理中如何综合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则成为了难点。

3.3技改资金专项投入所面临的挑战

对技改专项资金投入的挑战分析,可在资本循环公式中来展开,即G-W?P?W'-G'。这里假设,机械加工企业在对核心环节进行技术工艺流程改造时,该生产环节处于停工状态。根据资本循环公式可知,在近2年的时间内企业专项资金将按比例分别处于采购环节(G-W)和技术工艺优化环节(?P?),从技术工艺流程优化工作的重心来看,通过测算占比达3/5的专项资金将投入到技术工艺优化环节,且最终优化的成果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机械加工企业开展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策略

4.1精益化生产管理———加工刀具的采购

机械的加工和生产离不开刀具,这是最基本的工具。如今,机械加工企业通常采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业务量不断增加,以往的采购供应商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阶段机械加工生产的需求。为此,应该在保证刀具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这是大规模生产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也是精益化刀具采购管理模式的意义所在。首先,根据采购信息,企业工程师委派采购员选择刀具的供应商,为了杜绝采购质量出现问题,机械加工企业必须先评估、检修刀具,根据评估结果明确采购份额。其次,企业最好设计一张供应商评分表,综合评估每个刀具供应商的信誉、口碑、实力等,从而为选择供应商提供方便。机械加工企业一般采用采购费用预测成本标准来调整原本的生产,如有必要,可以酌情减少用于采购的流动资金。

4.2精益化生产管理———半成品采购

在机械加工企业的发展之初,往往采购的是半成品,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采购要求来制订采购方案。通常情况下,机械加工企业采购半成品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加工生产需要复杂、繁多的工序;如果不使用半成品,很难进行批量生产。二是企业内部没有生产此类半成品的技术能力,但为了生产必须采购,这也是降低企业厂房成本的方法。在结算企业原材料的资金时,必须立足于原材料的采购情况,保证采购的半成品能够投入机械的加工生产中,根据付费的金额,企业可以制订相关规范标准,用外协返回的半成品数量×单间半成品的价格作为付费总金额。但要注意,通过这种方法计算付费金额存在漏洞,在机械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合格品的数量、加工费用等因素来综合确定需要花费的金额。

4.3精益化生产管理———构建信息化生产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机械加工生产管理体系是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基础,通过统一口径,将责任分摊、落实到每个生产组的每个人,更好地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的效率。在机械加工企业中,一般分为三个生产管理体系:一是行政级别,二是生产级别,三是生产体系中的班组别。通过分级管理,把机械加工的流程和管理细节进行细化,并分解到基层生产岗位,有利于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机械加工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都是从基层做起,从下而上地进行汇报审核,实现价值管理和生产管理相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完善和整合生产管理制度,利用统一口径实现生产数据输入、分享、分析、审核,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和管理。机械加工企业要统一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让每个部门都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地汇集各部门的信息数据,更好地分析管理生产数据,实现机械加工企业的高效运行,有效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益。

4.4精益化生产管理———加工技术

通过刀具的精益化生产,企业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效率,但设备加工的稳定性可能因此降低。鉴于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技术人员也要做好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5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化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机械加工企业为了避免产能过剩及盈利负增长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对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转变生产管理理念,践行精益化生产管理的要求,将精益化生产管理落实到机械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来,促进机械加工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敦安.机械加工企业中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措施[J].区域治理,2018(40):118.

[2]杨冬琴.探究某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策略———基于精益化生产理论[J].科技风,2018(6):143.

[3]刘澄.机械加工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研究[J].工业设计,2018(1):130-131.

论文作者: 李宏超 孙相威 赵东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机械加工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探究论文_ 李宏超 孙相威 赵东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