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刘丹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刘丹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后奕中学 065600 阿

摘 要:教育是一门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的过程需要学习兴趣来维持。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学习要培养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1)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2)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1)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2)教师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总之,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多方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不断地去探索实施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梁志军 数学教学要重视猜想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数学,2004,06。

[2]孙克仁 数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J].中小学数学,2011,10。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刘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