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新思考论文_朱悠然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新思考论文_朱悠然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21004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多样化,在社会期望高等因素影响下,小学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且较为普遍,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本文将从在校师范生的视角看待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结合见习经验与科研调查结果,汇总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缓解策略,供准教师参考,做好将来应对职业倦怠的准备。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倦怠不由单因素引起,不同因素影响力不同,职业倦怠的缓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努力,应对策略也将从不同方面考虑与分析。

(一)国家社会

1.适当调高教师工资

教育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途径,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力,是有能力得到相应的工资福利。教师长期从事复杂有创造性的劳动,以按劳分配原则,其工资应高于社会平均基本工资。适当调高教师工资,满足教师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让教师在良好的情绪状况下更好参与教学工作,以应对更复杂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改革与进步。

2.鼓励教师交换进修与交流

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学习教学资源与环境存在差异。当高校师范生有院校交换进修的机会,也考虑教师是否能有相应交换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在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交换进修,促进交流学习与帮扶支教,有助于对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也让教育调研的展开更有实地意义。

3.树立教师风尚,提高社会地位

树立教师新风尚,评选典型的优秀教师并进行表彰,将教师的付出与收获的事迹以一种较新的方式呈现给社会,让其他人看到教师职业的深层意义所在,逐步改变现阶段对教师的形象高期望理想化的认知观念,进一步理解与支持教师行业,也使教师自我认同度提升。

(二)学校措施

1.提升基础福利,增加人文关怀

教师在校工作期间的普遍经历身心的操劳,学校提升教师福利,在固定的阶段,如开学初、学期末、比赛评比结束等,给予教师关心问候,形式简单体现真心,在心理上支持教师工作,冲淡不良情绪,增强职业信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减少不必要的例会,增设家庭组织活动,邀请教师的家庭成员参加学校组织的短期旅游、游园、参观等活动,以放松身心促进交流为目的,关怀教师的身心与家庭,带动教师家庭理解教师职业,让教师在工作之余也感受到关怀文化。

2.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的评价体系静待完善。既然智育成绩不是学生的全部,升学率不代表教师的专业水平,将教师工资与升职与升学率挂钩显得略功利但又很实际。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需较多的试验与测评,现阶段大体方向不变,学校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以较为全面的评价促进其发展方向,同时带动教师向明确的专业目标发展与进步,逐步提升效能感。

3.增设线上平台,及时排解情绪

教师的职业倦怠多受心理因素影响,现在的小学会给教师增设线上心理解压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或网页等。教师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之余,可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邮件的形式投递到线上平台,由校心理老师进行回复,经筛选并可以匿名的形式发布到线上,允许教师匿名回复,提供个人见解与建议。匿名倾诉与回复期望结合,侧面来说也是一种解压形式。

(三)教师自身

1.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心理素质

“教师要善于掌控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可见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少不了坚持学习与平衡心态。教育系统可增设一系列专题讲座与活动,对教师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有助于其学会自我调适并较好迎面教学困难,减缓职业倦怠,稳定工作状态。职业倦怠问题贯穿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增强心理素质有助于教师实时应对将会发生的问题,学会自我调适。

2.加强合作与交流,尊重互助共发展

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交流,有助于二者互补互助,并充分利用师资,提升效能感。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心情变好,自我认同度高更能促进工作。

设置新老教师结对的合作互助形式,建立在相互尊重学习的基础上,辅助各自成长。老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生活阅历帮助新老师适应新环境,为职业发展道路提供建议。新教师以活力与精气神带动教学组整体的工作热情,主动提出建议并虚心听取教诲。

无论新老教师都会遇到职业倦怠,此时也可适当倾诉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能促进教师间的关系,既能缓解压力也能及时发现问题。

3.树立专业信念,认清角色身份

教师信念来自于外界与自身,树立专业教师信念,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认同感,更好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并有信心应对困境与问题。

现阶段新教师要做好两个转变,角色由师范生到教师的转变,运用的知识由理论逐步转向实践。随着教师的角色逐渐多样化,良好的专业信念能帮助教师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认清实时身份,稳定心态,做好教学工作,缓解职业倦怠。

启示与思考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客观存在,对于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职业倦怠就像一个口径较大的坎,许多人都会受此影响或在此处跌倒,若能较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稳定的心态预防与应对。但做好准备不保证完全避免,正视问题,积极接受与主动应对,可减少对自身的影响。

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教师职业是一份特殊的助人职业,不同的环境都易产生职业倦怠,但不止一个人会遇到困惑与挑战,也不止一个人经历过这份苦难,教师压力虽重,能否正视困难,以积极态度处理繁杂事务,也是在考验教师的心性。

在社会中,教师也是个净含量较重的角色,通过不断进修提高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改革,认清自身特长,不忘从教的初心。对于职业倦怠问题,首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且容易陷入,即使遇到职业倦怠,也希望准教师能勇于面对,找出压力来源,主动寻找措施缓解,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齐.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策略[J].新课程(上),2016(05).

[2]李冰.上海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J].师资培训研究,2004(02).

[3]辛星.上海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袁扬.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朱悠然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新思考论文_朱悠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