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刘婷婷,王丽丽

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刘婷婷,王丽丽

(国网河南周口项城市供电公司 河南项城 466200)

摘要:对于电力系统来说,保证其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对继电保护设备实施有效的检修维护。为了保证机电保护设备检修维护的合理性,在对机电保护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之前应对这种装置自身特性有所了解,减少继电保护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继电保护设备检修措施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本文将对继电保护设备检查项目管理进行全面阐述,了解继电保护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旨在为提高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

引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电网规模和电网结构有所改变,但是电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影响电力行业的发展。针对于这一点,应加强对电力企业继电保护的研究力度,对电网设备实施有效保护措施,减少电网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现阶段,我国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主要分为两种,即事后检修和事前预防。为了提升继电设备检修的准确性,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科学检修计划,避免出现过度检修和检修不足的现象,降低设备检修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使得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符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要求。

一、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现状分析

(一)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发展

继电保护设备检修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故障检修、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

第一,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顺利实施,需要在继电保护设备检修之前,对设备自身运行特点和其他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避免在继电保护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来说,在早期故障检修过程中,所选取的检修模式大多是被动检修。也就是说,一旦发现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第一时间就对相应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处理,避免继电保护设备自身故障问题恶化。对于继电保护设备来说,应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的方式对继电保护设备实施检修处理。

第二,在对继电保护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按照设备自身运行状态制定定期检修制度,也就是计划检修。这一步骤需要按照设备运行模式制定检修计划。对于计划检修来说,只是按照一定时间段进行设备,并没有考虑继电保护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第三,采用先进技术对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实时动态地安排检修的项目和实践,是一种主动实施检修的管理模式。

(二)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现状

在管理模式上,目前供电公司主要实施计划检修管理模式,设备检修管理组织采用直线职能式结构,由相关职能部门完成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并按计划给出下阶段设备检修任务,缺乏科学性。在管理流程上,通常由变电工区根据公司生技处审核批准的年度大修工程项目及设备运行状况,编制检修计划,下达各检修班组,检修班组根据下达的任务组织检修并反馈公司。在检修项目管理方法上,主要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公司的领导人常作为项目负责人,较少地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管理质量低。(三)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电力工程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中主要存在检修目的性不明确、设备状况分析不准、项目检修决策部门缺乏、设备检修后评估环节薄弱、设备检修成本偏高五大问题。传统的计划检修管理模式,检修班组按既定的计划对设备进行检修,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需要检修的设备增多,无目的的计划检修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造成人、财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设备的运行状态仅依靠检修人员上报,效率低,准确度不高,并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职能部门并不参与具体的设备检修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设备检修成本增加。此外,在计划检修管理模式中,设备检修后评估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检修技术更新缓慢,检修人员能力提高不足。

二、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改革方案

(一)设备检修项目范围的确定及责任区分

科学地确定设备检修项目的范围,有利于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新的设备检修管理可根据设备检修项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按项目立项、计划、审核、变更四大阶段进行划分,精细化设备检修项目管理。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理念,分解项目管理各项工作,并落实具体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细化项目计划、预算、进度等,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

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组织保障体系。首先,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加强组织体系领导能力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中,领导并不是具体项目负责人,很少直接参与实际设备检修项目,容易出现领导指挥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新管理模式要提高领导实际业务能力;最后,公司应编制设备检修管理改革实施细则,落实设备检修管理。

(三)加强质量、进度、成本控制

任何一个项目的有序推进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属于诊断和纠偏,应贯穿管理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理论,如因果分析法、流程图法等详细控制各阶段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进度控制即是定期检测项目各阶段进度执行情况,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应积极向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改变,及时调整不利于项目进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设备检修项目的推进。成本控制是为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对常用的备品备件购置费、设备检修费等制度科学合理地监督、调节和控制,实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结算,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支出。

(四)管理流程优化

新的设备检修项目管理模式要改革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重新梳理设备检修管理,注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招标、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项目材料管理等方面逐一优化,取消所有不必要环节,建立扁平化设备检修管理流程,提高设备检修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率。

三、结束语

继电保护设备是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本文以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优化方案,对提高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伟明.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以及相应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2]杨维.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以及相应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6(10)

[3]李海龙.电力运行设备状态检修方法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33)

论文作者:刘婷婷,王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  ;  ;  ;  ;  ;  ;  ;  

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项目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刘婷婷,王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