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应用性阅读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浅探论文_于冬红

指向应用性阅读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浅探论文_于冬红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文峰小学 264400

阅读教学一直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与生动好玩的对话教学不同,词汇量大、时态变化复杂的阅读教学常常让老师头疼、让学生乏味。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明白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用来交流,所以语用性要重视。另一方面,我们认识到语篇是一个整体,由连贯的表达、明确的中心、完整的情境所组成。

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否则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明白词、句但无法理解全文,产生无效教学。有效的阅读教学要立足整体概念,将应用性阅读作为阅读的关键和目标,以问题引领,层层推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促进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

一、应用性阅读保障了阅读教学的完整性

应用性阅读与理解性阅读不同,它是以语篇、语境为主体,带动词、句学习,从文本走向学生的体验学习。应用性阅读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单词和句型,将词、句等零散的知识放入到合适的语境中整体理解和运用,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Give up every detail which is not import;See no words but ideas;Pick no sentences but meanings;Treat the text as a whole all the time.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语言,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从而有效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综合语用能力。

外研版五上Module 3 unit2《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这一阅读教学中我紧紧抓住“Daming went to the Great Wall”这一情境,从对the Great Wall的认识入手,呈现图片,然后播放flash整体感知。在整个情境中抓住长城的“very old and very long”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领会到如下内容:正因为长城“old and long”才会吸引包括Daming在内的“lots of people”;因为“very long”才有了“walked for one hour”的结果;因为长城是建造在崇山峻岭间,所以walked on the wall时,took photos of the mountains才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very long”才需要在at the weekend\ at ten o’clock in the morning这样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出发展开游览活动。以“The wall is very old and long”这一特定情境为介入点,文本中呈现的went to the wall、walk on the wall、took photos等都有了必然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阅读教学要根据学情展开,我们在整体感知后可以采取多样的分层阅读来理解语篇,在此基础上可设置各种游戏、比赛、练习加深理解,巩固习得。若学生的语言储存量不够,语言输出能力不强,在课堂教学中可进行语言支架的搭建。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核心语言,将核心语言分解成若干个可操作的小部分,各部分层层递进,最终顺利输出文本。

在《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这一语篇教学中,我在语言输出时依据情境进行设计,请学生以I’m Daming这一身份介绍下“went to the Great Wall”这件有趣的事儿。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以问题引领,拨开应用性阅读的迷雾

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提倡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合理设置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如何将应用性阅读开展得扎实有效呢?我觉得以问题引领不失为良策。在新知学习时,可设计能统领整个语篇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脉络;对课文进行深度阅读时,可设计难度大些的问题,靶向解决课文的重、难点;了解文章的细节、消化教材时,可设计拓展性问题,在语境中理解、运用新授词汇与句型。

例如上次视导检查中,我设计了一节绘本教学《the frog prince》。我从整体理解整篇入手,让学生观看绘本,通过问题“How many changes?How do you know?”引导学生从中捕捉重要的语言线索turned into the frog\turned into the prince,对所读文本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知道是王子被变成了青蛙,青蛙后来又变回了王子。紧接着进行第二梯度思考:Why did the witch turn the prince into a frog? Why did the the frog turn into the prince?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弄懂了巫婆的“ugly”,抓住“kissed”这个关键动词理解了青蛙变回王子的缘由。然后以“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princess?\Why did the princess kiss the frog?”这两个问题追问事件的发生过程和蕴含的德育素养。问题的引领仿佛针线的提携,课文的碎片被连缀成完整的事件和意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重环境,强调语境的创设;重交流,学生通过完成具体活动来理解语篇内容、学习语言;重目的性、整体性,每个环节的生成皆为下一环节的阶梯,每一活动都有其目的性,无无谓之举。在大情境中通览全篇,借助应用性阅读的方法来推测词义,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弄懂来龙去脉;通过问题引领拨开迷雾,并以点带面,深化阅读;通过当堂的练习、总结、语言输出,提升回归整体。

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以问题引领的应用性阅读,遵循整体化的原则,兼顾课堂的发展和需要,以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为调整的砝码,有效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让每一节英语课都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力。

论文作者:于冬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指向应用性阅读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浅探论文_于冬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