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探讨论文_江家敏

潜江市中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为心脏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接诊收治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进行对症治疗。经过差异化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对比分析后,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稳心颗粒;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疾病;心律失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简称为肺心病,致病原因为患者肺部组织、血管和胸廓等的慢性病变导致其肺部异常,增加肺部血管的阻力和血管压力,引起右心室肥大、扩张甚至心衰竭。由于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我医院在广泛研究相关资料和临床治疗案例的基础上就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单位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入选标准为:患者疾病符合全国呼吸病会议明确的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合并心律失常;选入前未使用其它类似药物。排除标准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非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为(57.84±6.44)岁,房性期前收缩患者15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7例,心房纤颤6例,频发性早搏患者4例;观察组包括男性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25±6.89)岁,房性期前收缩患者14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8例,心房纤颤5例,频发性早搏患者5例。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等方面的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稳心颗粒进行对症治疗。行差异性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进行计较。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止咳化痰常规用药,采取呼吸机吸氧,依据患者病情采取扩张血管和强心类药物进行治疗,保证患者不受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影响。观察组患者采取稳心颗粒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稳心颗粒治疗,剂量为27g/d,每日3次,疗程15d。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其他情况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级别。显效判断标准为: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主要表现例如呼吸衰竭、心悸、胸闷等得到显著改善或消失,心电图检查后未发现早搏,患者的心律、房颤明显改善或达到正常要求;有效判断标准为: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主要表现例如呼吸衰竭、心悸、胸闷等得到显著改善,心电图检查显示早搏次数减少一半以上,患者的心律、房颤得到改善;无效判断标准为: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或继续恶化。治疗有效为显效和有效患者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比较,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占40.63%,有效10例,占31.25%,无效9例,占28.13%,治疗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患者显效23例,占71.88%,有效7例,占21.88%,无效2例,占6.25%,治疗有效率为93.7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我国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实际来安,绝大多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都产生于慢性支气管疾病和肺气肿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头晕咳嗽以及心悸等。心律失常也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较为多发的一种并发症,两者合并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任其发展预后不佳,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要做到科学认识,还要不断研究和总结新成果。本次研究采取了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并与常规治疗方法作出了对比,发现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采取我单位使用的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方法有较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忠元.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11):218-219

[2]吴艳丽,罗在容.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5(10):145

[3]万斌,曹恒斌,李晓勇.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6):463

[4]赵红香.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4):127-128

论文作者:江家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4

标签:;  ;  ;  ;  ;  ;  ;  ;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探讨论文_江家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