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分析
崔争艳
(云南省会泽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分析。方法:笔者选取近些年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其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然后观察这些患者切口恢复的情况。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25例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有1 例患者出现了植入物排异反应,其引流物增多。经对症治疗后,该患者身体痊愈,出院。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股骨头坏死;效果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102-02
股骨头坏死会使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患者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从而解除其疼痛,恢复其关节的功能,提高其生存的质量[1]。为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分析,我院对近些年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2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1 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8;其年龄为28~75 岁;其中有1例患者因外伤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有24例患者因骨关节病变导致股骨头坏死,有1 例患者伴有红斑狼疮。在这些患者中,有22例患者进行了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4 例患者进行了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1.2 方法
1.2.1 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
1.2.1.1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大部分该病患者需要家人的照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加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高,对进行手术治疗有顾虑,容易产生沮丧、自卑、绝望、焦虑、恐惧的情绪,从而影响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其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带领其熟悉医院的环境,消除其紧张的情绪[2]。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为其讲解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让患者的家属多陪伴患者,减少其孤独感,避免其情绪发生波动,使其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
1.2.1.2 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 教患者学会在床上大小便,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训练、3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的方法,为其术后生活和锻炼做好准备[3],避免其发生髋关节脱位、坠积性肺炎、尿潴留、便秘等。
1.2.1.3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协助患者进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术前为患者备皮。
1.2.2 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
1.2.2.1 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 术后让患者去枕平卧6个小时,在其两腿间放置梯形枕,在其膝部垫一个薄软枕,防止其髋部内收、外旋,使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一天让患者取半卧位,不可让其取患侧卧位。在患者取健侧卧位时,在其两腿间夹一个软枕,保持其患肢处于外展位,避免其过度屈髋或髋部内收。
1.2.2.2 对患者进行引流护理 保持患者的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其引流管扭曲、折叠或堵塞,每2个小时挤管1次。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如发现患者引流液的流速过快(>100 ml/h),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术后24~48 个小时,若患者的引流量<50 ml,即可为其拔管。
1.2.2.3 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不仅会使患者难以耐受,而且会降低其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其发生感染的几率,影响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和效果[5]。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家属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让其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为VAS评分>5分的患者使用盐酸曲马多片或静脉滴注喷他佐辛、地佐辛等进行治疗减轻其疼痛的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4 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患肢的活动情况、肢端动脉的波动情况、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患肢皮肤的色泽、温度,询问其对患肢的感觉。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防止其发生肺栓塞。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发生了红、肿、热、痛等症状,保持切口和敷料的清洁、干燥,及时为其更换敷料,以免其发生关节感染,影响其进行治疗的效果,增加其痛苦和经济负担[4]。在本次研究中,有1 例患者在术后第四天出现了植入物排异反应,切口敷料有较多的渗出物,引流出较多的混浊液体。对该名患者进行切口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切口二次缝合,并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后,其身体痊愈,出院。
1.2.2.5 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1~2天,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自理能力,让其做静力收缩患肢肌肉、活动远端关节的运动。让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运动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10 秒后,放松身体。术后3~5天,主要训练患者患肢的肌肉力量,恢复其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度。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屈髋(幅度不宜过大)、屈膝、伸直髋关节及髋部外展训练,进行锻炼时,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术后6天~ 3个月,让患者在进行髋关节活动锻炼和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的同时,做下床和步态训练。指导患者从卧位变换到坐位、从坐位变换到站位、从站位到进行走的训练。让患者在行走时坚持“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拐杖随后”的原则。让患者在上楼梯和下楼梯时,遵循“健肢先上,患肢先下”的原则[6]。
1.2.2.6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1)让患者在术后2~3个月内避免取患侧卧位。在患者取健侧卧位时,使用枕头分隔其双下肢,屈髋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其双下肢交叉。嘱咐患者不要坐低矮的沙发和凳子,在取坐位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屈膝坐在床上。术后6个月内,让患者避免做患肢内收和内旋的动作,不做跳跃、快跑等运动,以免磨损人工关节或对人工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7]。2)让患者多食用鱼、肉、蛋、奶、绿叶蔬菜、黑木耳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的食物。3)告知患者在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到医院进行复查。以后每半年回医院复查1 次。让患者在发生患肢胀痛、肢体位置异常、感觉髋关节脱臼及髋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2 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有25例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有1 例患者出现了植入物排异反应,其引流物增多。对该患者进行切口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术、切口二次缝合,并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后,其身体痊愈,出院。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但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及假体脱位等情况,严重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同时,患者在术后需要通过康复锻炼来促进其患肢功能的恢复。因此,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是保证其治疗效果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实施了整体护理,针对其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 保证了其手术治疗的效果, 提高了其生存质量[8]。
总之,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ing total hipreplacement surgery[J].J Adv Nurs,2002,40(6):663-672
[2]石崛.16 例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46-347.
[3]李乐之,路潜. 外科护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676-679
[4]梅仁富,谌洪亮.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探讨[J] . 新疆医学,2015,45(4):501-502.
[5]夏谷英. 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探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4 :2661-2662.
[6]解木军.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25-126.
[7]张雪芹,郭锦,陈静.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3):20-22.
[8]邱琰, 邓姝, 段小军.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J],重庆医学,2008,19(37):2185-2186.
论文作者:崔争艳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股骨头坏死论文; 切口论文; 置换术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