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论文_罗军

桃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701

【摘要】目的 对胆结石患者术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从2018年2月~2018年12月入院就诊的病人中,甄选110例胆结石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予以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细致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83.64%低于观察组96.36%,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利于胆结石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对病情改善有着可观显效。临床价值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临床效果

胆结石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由于胆汁内各项比例失衡,胆囊没有及时排空,过量的胆汁积累,长期以往造成胆囊内胆结石的形成[1]。经调查,该发病率逐年呈急速上升趋势,该病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健康杀手,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目前,针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多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但该方法对患者的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较长等。如何对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又能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成为现阶段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难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得到了不断提升和优化,衍生出了腹腔镜这一先进技术。因此,针对我院110例胆结石患者的治疗,分别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对术后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2月~2018年12月入院就诊的病人中,甄选11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观察研究。且均自愿参加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55),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3.36±5.21)岁,;观察组(n=55),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4.36±4.53)岁。通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地区等方面对比,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25岁,小于70岁;(2)经过检查,确诊患有胆结石;(3)家属以及个人知情基本情况,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肿瘤疾病;(2)脏器功能严重损坏;(3)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

1.3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均进行抗感染治疗,采用同一药物。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在患者右上腹处进行切口,将胆囊切除后,进行伤口缝合,根据患者病情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管。

予以观察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手术时将患者取平卧头姿势,脚比头低,左倾20°~30°。选取肚脐下1厘米位置处做穿刺点作为观察孔,再选取剑突下1厘米处做穿刺点作为主操作孔,同时在右腋和右锁骨周围处分别各选取一个辅助操作孔。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并随时调节气腹压力。根据穿刺顺序,将Trocar置入,从操作孔将手术器械以及腹腔镜置入,对腹腔内部进行探查和解剖Calot三角,同时将患者胆囊动脉进行分离,暂不切除,作为牵引胆总管,为防止结石进入胆总管内,用夹闭近端,将胆囊进行逆行剖离,待刺证实后,用纤维但道镜置入到胆总管,取石篮进行取石。若结石较大,利用石钳在剑突下直接取石。经检查,确保结石全部取净后,关闭患者气腹,同样根据患者病情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管。

1.4观察指标

通过一系列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包括住院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通过手术治疗后结石全部清除,且各项指标正常情况,说明诊治效果显著;诊治后患者结石减少百分之八十,未出现不良反应,则进一步证实治疗有效;若手术治疗未达到预想结果,严重者病情出现恶化疼痛程度加深,则判定治疗无效。本次问卷调查调查均由专业人士负责,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调查前详细告知其作用及意义,且由调查对象独自完成,参考价值显著。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效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创伤愈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胆结石发病率较高,肝硬化、肥胖、糖尿病等都是胆结石形成的潜在因素,还会导致胆囊炎。经调查,四十岁以上人群为胆结石多发情况,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胆结石患者发作时常伴有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不仅带来生理上的影响,而且容易产生焦虑、急躁、忧郁等不良情绪[4],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病情控制有着直接影响。许多胆结石患者前期并未提高警惕,认为只是简单的肚子疼痛,耽搁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检查出时已成病危状况[5],所以对广大群众提高胆结石的认知和普及度也尤为重要。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探究发现,采取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不仅难以对病人产生实质性的治疗效果,整体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对患者家庭精力和财力造成负担,对生活质量也带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且不谈对医疗资源的巨大消耗。而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得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6]。本文观察发现,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得到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3.64%,有利于患者康复,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对患者的治疗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对患者进行最有效的治疗,该方法相比开腹切除胆囊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安全性高。临床价值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

【参考文献】

[1]林伟强, 陈智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 吉林医学, 2017, 38(1):12-13.

[2]吴雨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28):127-128.[3]

[4]张刚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 7(21).

[5]包散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切开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1):183-183.

[6]马晓冬.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v.5(30):72-72.

论文作者:罗军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论文_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