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雷害事故探讨架空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论文_陈宗辉

陈宗辉

(广东电网肇庆封开供电局)

摘要:根据《国家电网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架空线路分册》241-243要求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499-92(以下简称《规程》)第5.6.15条明确规定:“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紧绝缘子。拉紧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高于地面3 m以上的部位。”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摇晃拉线或其他原因使导线与拉线接触造成拉线带电,发生触电事故。这一条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严格的。

关键词:拉紧绝缘子;防雷支柱绝缘子;跨步电压;爬电距离;供电可靠性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的要求愈高。近几年来,电力系统对线路防雷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发出各式各样的电力防雷产品,这些产品的安装也多样化;众所周知,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及维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交叉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工作人员存在的流动性非常大,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培训不合理不到位,电力防雷设备的不正确安装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某地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办法,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某地10KV线路故障概述

某10kV线路#63杆在2009年建成,T接某台变2支线在2013年建成投运。此杆在2014年9月1日和9月9日两次发生故障,都为雷雨天气,第一次9月1日雷击导致杆塔A相耐张复合绝缘子损坏烧断,电杆拉线抱箍有明显烧损痕迹,T接横担上跳线防雷支柱绝缘子(带引弧棒外间隙的复合绝缘子)有烧损及放电痕迹,另一斜拉线与横担接触有明显的电弧烧灼痕迹。事故发生后,更换了此杆上的A相耐张复合绝缘子以及跳线上的防雷绝缘子。第二次事故发生9月9日,A相跳线防雷绝缘子引弧棒严重烧坏。T接横担上有2个放电灼伤的圆孔(直径1CM),明显的放电痕迹,横担与电杆地拉线有接触处断了2股。为避免事故再次发生此次将此杆上所有的耐张复合绝缘子更换成玻璃绝缘子,跳线防雷绝缘子更换成针式瓷瓶,电杆的三组拉线全部安装拉线绝缘子,并调整拉线抱箍与横担的距离。此次事故被判定为四级事故,损失巨大:(1)9月1日拉线带电造成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2)9月9日拉线带电造成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万元;两次损失合计直接经济损失9万元。其他损失不计,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为了找到事故发生原因,为何短时间内同一杆塔发生多次故障,本人进行了实际的调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原因二:根据《国家电网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10kV架空线路分册》241-243要求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499-92(以下简称《规程》)第5.6.15条明确规定:“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紧绝缘子。拉紧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高于地面3 m以上的部位。”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摇晃拉线或其他原因使导线与拉线接触造成拉线带电,发生触电事故。这一条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严格的。但在本次10kV线#63号杆拉线未装隔离绝缘子。线路有雷击或工频过电压时,过电压会使水泥杆拉线带电造成的牲畜伤亡事故。

原因三:本次10kV线#63号塔A相跳线有安装防雷支柱绝缘子,但安装方式没有按说明书安装方法第一条“把引弧棒朝向横担的(距离横担最远处)远外侧。”安装造成引弧棒(高压带电侧)离横担(低压带电侧)距离只有5.5CM。按照空气击穿理论来看主要看场强,电场越均匀也不容易击穿,一般地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均匀电场中空气的击穿场强大概为30千伏/cm;但由于本次引弧棒和横担扁铁板间隙是不均匀电场(不对称电极);这对电极击穿电压在13.5kV时就有可能击穿闪络;对于我们现在的10kV工作电压稳定和空气不潮湿时一般不会闪络,但在雷雨天气因为雷电过电压会引起频繁击穿闪络。9月1日事故次系雷电引起防雷支柱绝缘子引弧棒和横担之间的闪络,因间隙距离太小工频电弧熄弧困难,将工频电流电传导给斜拉线。

原因四:9月1日更换了新的防雷支柱绝缘子9月9日这么快出现烧毁原因是由于9月1日的事故,横担的表面落有电弧灼烧合金材料,使棒板间隙距离缩短或灼烧的金属残渣的边缘效应使击穿电压发生变低,引弧棒和横担闪络再次造成工频单相搭地短路,电流传导给斜拉线。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这两次事故的发生本可以避免,一是由于安装人员对高压认识不够,造成安装爬距不够,二是电网安装规范要求不到位,对有拉线没有安装拉紧绝缘子隔离要求,导致了两次事故的发生。拉紧绝缘子已在国家电网全面推广使用,足可见其可行性以及重要性。

三、解决架空配电线路设备安装安全隐患的措施

(一)组织人员进行再教育和培训

一方面通过联系生产设备厂家(特别是产品),委派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详细讲解产品的功能、安装过程、注意事项等等,使施工人员行为符合安全操作规范,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同时能正确的安装设备,避免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供电公司通过安全知识宣传巩固和提高安装人员安全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设备安装错误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并以此提高警惕。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负责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促进管理责任到位,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避免事故的发生。其项目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事故资料的调查和总结。比如在安装设备时,对部门管理人,施工队的负责任,施工人员的记录,落实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中,如果将来发生电力事故时,做到有迹可循,有理可依。

(三)加强制定预防有安全隐患的反措和加强电力设备安装时的施工监督

在安装电力设备时,想要真正的避免安装错误或者出现事故,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监督和制定符合实情的反措;安装前,监督人员可将设备安装注意事项和反措一一说明;安装时,监督人员来回对安装设备工地进行巡视;安装完成后,对设备安装进行复查,争取做到安装零失误。这样对监督人员要求较高,可对监督人员进行考核,选择素质高、具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从而避免出现监管漏洞。

结语

在我们配电网架空线路设备安装中,设备是否正确安装,安装是否到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设备如果没有正确的安装,不但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还会成为事故的隐患。现阶段电力设备能否正确安装,主要依赖于施工人员,供电公司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才能保障电力设备的正确安装,确保电力工程的整理质量,提高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供电可靠性持续提高。

论文作者:陈宗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从一次雷害事故探讨架空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论文_陈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