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叶波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摘 要】目的:浅谈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推广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从神经外科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的住院患者中选择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相结合的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舒适护理;神经外科;应用;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34-02

神经外科患者多具有病情重、进展快、治疗复杂等特点,患者如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极易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1】。舒适护理(comfortcav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又称为“萧式双C护理模式”,他认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基础护理更加注重舒适以及病人的感受【2】。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的60名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n=30),观察组组患者30例(n=30)。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患者年龄在23-54岁之间,平均为42.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19例。患者年龄在25-51岁之间,平均为41.6岁。患病类型:脑瘤25例,脑挫伤16例,脑内血肿10例,脊髓损伤7例,颅骨牵引2例;经检查确认,以上患者均意识清醒、无聋哑等交流障碍,亦无任何精神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统计学方法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经统计分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结果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 技术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康复时间、满意程度等指标。满意度依据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含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四个级别。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神经外科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相结合的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心理舒适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状态评估,并利用心理学沟通技巧与患者充分交流,以熟悉患者各自的心理反应、性格特征、对疾病的态度等情况,并针对性予以心理舒适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预期疗效等,消除其恐惧、悲观心理;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多介绍成功病例,并促使其与病友之间的交流,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伴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患者应加强劝解其克服焦虑、惊慌等不良情绪,使避免恼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对预后的严重影响,并指导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配合治疗。

2.2 生理舒适护理

体位护理:结合手术情况及具体病情,帮助患者选择正确、舒适的体位,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活动四肢,以避免身体某部位长期受压;疼痛护理:指导患者学会通过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尤其是注意在翻身、咳嗽时减轻疼痛的方法,对疼痛难耐者可遵医嘱适当予以药物止痛;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套餐,在满足患者外在生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病情进展,予以饮食营养护理;睡眠护理:合理安排陪护时间及睡眠规律,以帮助患者构建和谐睡眠条件及科学的作息时间表。

2.3 环境舒适护理

注意保持环境的舒适,适当调节病房温度、适度、光暗等;加强护患之间、患患之间及患者和家属、单位之间的沟通,以使患者能充分感受到社会支持、情感支持;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及陪护制度,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时的情绪;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明所患病的病因、治疗情况及预期预后,并根据患者年龄、情趣等情况,制定术后机能康复方案。

3 结果

在住院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康复时间的指标,观察组患者大都是在一个月内出院,而对照组患者则是集中在两个月内出院。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接受舒适护理的患者在满意程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如下表所示:

4 讨论

4.1舒适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的主要内容,使病人迅速得益

舒适护理模式认为病人到医院有两大需求:治疗与舒适。医生给予治疗,护理人员给予舒适,病人在享受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强调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在考虑房间温度、湿度、高度、颜色及其他如冷敷、热敷、姿势、音乐、按摩等各种因素时,发现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某些医疗行为究竟是医生的职权还是护理人员可行使的职权,舒适护理模式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分界点:属于舒适的,是护理人员职权;属于治疗行为的,仍应还给医生。凡是牵涉单纯的舒适问题,护理人员中的舒适专家有权也有能力给予病人任何方式的舒适处方【3】。

4.2 舒适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研究方向,能迅速提高护理专业地位

舒适护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舒适护理和舒适护理研究。舒适护理研究是需要科学论证的,当中又可分为较容易的普通舒适研究和较难的舒适护理研究,普遍舒适护理研究大部分是属于物理性因子对人体的影响。高级舒适护理研究除了要熟悉护理知识外,还须深入其他领域。

4.3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性的健康状态,其细微差别我认为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直观、操作性强、可接受,而整体护理模式更理论化些。萧先生认为“舒适护理模式”能否成为一个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舒适”提出来代表护理界的“专业”【4】。我认为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整体护理将得到更深入地开展,使护理内容更明确,护理发展方向更清楚,病人受益更多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速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都有极好的效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推广舒适护理,进一步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韩杰,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体会与分析[J].柳州医学,2010.

[2] 李云,临床护理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09.

[3] 萧丰富,萧中舒适护理模式,第6版台湾: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9

[4] 谭艳.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2011,12 (3):23—24.

论文作者:叶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叶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