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主要品种及栽培要点_苦瓜论文

苦瓜主要品种及栽培要点_苦瓜论文

苦瓜主要品种及栽培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苦瓜论文,要点论文,品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琼1号苦瓜

该品种是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从海南本地苦瓜中选育出的优良苦瓜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蔓长400厘米,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淡绿色。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5~2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5厘米,横径18厘米,淡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厘米,单瓜重500~600克,中晚熟,冬春季播种至初收70~90天,延续采收60~90天,夏秋季播种至初收45~50天,延续采收40~50天。生长势强,耐热耐湿,稳产高产。春植亩产2500~3000公斤,夏秋植亩产1500~2000公斤。肉厚质滑,味微苦,品质优良。该品种由于其外观美,商品性状尤为突出,很受消费者喜爱,既适合岛内销售,也适于销往大陆市场,还可以出口到香港和澳门,市场潜力很大。

栽培要点:

①育苗:用50~60℃水浸种15分钟,再用常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放在25~30℃下催芽,苦瓜种子易霉烂,催芽过程必须每隔12小时洗种一次,直至出芽。出芽后可用穴盘或营养袋育苗。

②规格:一般畦宽连沟120~130厘米,单株植,株距60厘米。

③搭架与整枝:苦瓜以棚架或拱棚架适合生育,目前多以棚架为主。要及时引蔓整枝,苦瓜分枝强,一般离地50~100厘米以下的侧蔓全部打掉。

④人工授粉:因农药用量过大,少有蜜蜂传粉,所以最好早上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⑤肥水管理:苦瓜很耐肥,必须下大量农家肥,外加亩施30~40公斤饼肥及复合肥30公斤、尿素10公斤做基肥。苗期轻施,初花期和第一次采果期重施,亩施饼肥25公斤,复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以后每采收1~2次,施复合肥10~15公斤。苦瓜喜潮湿,以湿润为主。

⑥病虫害防治:白粉病用20%粉锈宁2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50%施保功1500倍液防治;瓜绢螟用速凯800倍液防治;瓜实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加3%白醋盛在钵内锈杀成虫或4%乙酰甲胺磷600倍液和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每隔3~4天喷1次,连喷2~3次,以傍晚为佳;南部蚜虫和蓟马也为害苦瓜,用万灵粉或好年冬防治。

2、金韩槟城苦瓜。

该品种系从汕头市金韩种子公司引进的新品种,目前已成为海南省苦瓜当家种之一。蔓长400厘米,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绿色。侧蔓多,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3~18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0~30厘米,横径8厘米,绿色。肉瘤较粗直,肉厚1.2厘米,单瓜重500~600克。肉厚质滑,苦味中等,品质较好。其外观美,适合北运,出口港澳,也适合岛内市场。中熟,生长势强,适合冬春栽培,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但该品种不耐高温,夏秋栽培商品性差。

栽培技术要点参考琼1号苦瓜。

3、翠绿1号大顶苦瓜

该品种系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苦瓜新品种。海南省主要分布在琼山、澄迈等市县。该品种植株生势旺盛,茎蔓长250~300厘米,叶色深绿,单株雌花数多,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10节,结果力强,平均单株坐果5~7个。果实圆锥形,整齐美观,果长14~16厘米,肩宽810厘米,蒂平,顶部钝,条瘤和圆瘤相间,条瘤粗直,果肉厚1.1厘米,深绿色,单果重400克。早熟,春植由播种至初收60~70天,连续采收至约40天。丰产性好,每亩产量2000~3000公斤。抗逆性中等。品种优良,适宜北运及出口港澳。

栽培技术要点,参考琼1号苦瓜。

标签:;  ;  ;  

苦瓜主要品种及栽培要点_苦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