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41例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陶静

对141例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陶静

陶静

(云南省澜沧县妇幼保健院 665699)

【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管理方法。方法:对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41例高危孕产妇及同期141例正常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后新生儿预后。结果:高危组与正常孕妇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26.24%及68.08%、剖宫产率分别为73.75%及31.9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14.89%、4.96%,围产儿死亡率9.93%、2.1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项管理,根据情况采取及时干预措施,能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 高危孕产妇;孕期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347-02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存在某种病理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2]。加强孕产妇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在强化孕产妇管理的同时,进一步规范高危孕产妇管理与救治,临床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41例高危孕产妇,年龄23~41岁,平均29.6岁。初产妇109例,经产妇32例;选择同期正常孕妇141例,年龄22~36岁,平均26.5岁。初产妇94例,经产妇47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孕产妇系统管理措施与实施方法

1.2.1筛查的标准 根据2002年修订的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统计规定的,可导致难产或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

1.2.2具体方法 ①建立孕妇保健卡:孕妇在妊娠3个月内进行怀孕早期检查并建卡,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的孕妇基本情况、年龄、引、流产史、异常孕产史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②孕期产科检查:整个孕期一般至少8次产检,进行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情况相应增加产检次数;③严格实行孕早期高危孕产妇筛查,依照评分结果将高危情况分为三级:5分(A级)、10分(B级)和20分(C级);轻度高危因素的孕妇,实行专案管理,每次产检时均要求进行高危评定,重新评级、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处理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使高危因素及时得到处理和缓解。④对中、重度高危因素的孕妇及时上报、收住院、必要时进行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管理治疗;⑤对重症高危孕产妇实行给予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跟踪,了解转归情况,密切掌握高危孕产妇情况的动态,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⑥完善孕产妇急救网络,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根据《降消项目》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成立相应的孕产妇急救小组。加强与县级人民医院产科的联系,请求积极对孕产妇进行救治,通过减免住院费用,借助农村住院分娩补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力契机,使许多贫困孕产妇得到及时救治,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发生。⑦ 产后随访:28天内,定期到产妇家中随访,

对产妇进行康复、营养、保健及新生儿喂养和护理指导,指导产妇身体恢复期间的营养保健,控制各种并发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高危因素:通过筛查,该组病例高危因素为人工流产≥2次23例(16.31%)、贫血20例(14.18%)、年龄≥35岁19例(13.47%)、宫内窘迫16例(11.35%)、妊娠期高血压15例(10.64%)、胎位不正13例(9.22%)、疤痕子宫11例(7.8%)、骨盆异常10例(7.09%)、肝脏疾病9例(6.38%)、其他5例(3.55%)。

2.2 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高危组经阴道分娩者37例(26.24%),剖宫产者104例(73.75%)。正常孕妇组经阴道分娩者96例(68.08%),剖宫产者45例(31.91%);高危组新生儿窒息21例,占14.89%,围产儿死亡14例,占9.93%;正常孕妇141例,新生儿窒息7例,占4.96%,围产儿死亡3例,占2.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们对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41例高危孕产妇进行筛查,前6位高危因素共106例,占总高危因素的75.18%。其中,人工流产≥2次占16.31%,居于第一位,分析原因与人们性观念的改变、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特别是未婚青少年中,对避孕及节育知识的缺乏,使人工流产的次数明显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高危因素;其次是贫血,占14.18%,由于我县地处云南省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居多,饮食习惯及经济水平较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差,加上妊娠后反应,进食较少等原因导致孕妇发生贫血的情况增加,而贫血引起早产、低体重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3];高龄孕产妇也是高危孕产妇的因素之一,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龄孕妇尤其是高龄初产妇越来越多,而高龄孕妇的妊娠期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子宫肌瘤等及死胎、早产儿、巨大儿等发生率较正常孕龄妇女显着增加;宫内窘迫发生率11.35%、如果处理不及时则继发新生儿窒息;而胎位不正容易诱发难产,严重威胁母婴安全。

总之,应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强化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对高危因素及高危程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处理妊娠期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更有效,更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利均,韩建梅,朱锦士.1058例重度高危妊娠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J].当代护士,2008(3):33-34.

[2] 熊庆,吴康敏.妇科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1.

[3] 明成秋.加强孕期营养指导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国妇幼保健,2010,25(7):903-904.

论文作者:陶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对141例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陶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