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_高鹏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_高鹏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观念;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当前,初中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其次在课堂上实施民主教学,让学生自由想,积极探索思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参与,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随时提出来,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再和学生共同探讨。例如,在课堂创新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改过去的评价方法,采用民主、平等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方法,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相信“创造力人人都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在评学生时,始终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在评价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扬长避短。第二,在评价时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提问积极性,给学生再次提问增添信心。第三,在评价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向教师提问、向成绩好的同学提问的勇气。第四,在评价时要有允许学生出错的气魄,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质疑要耐心倾听,挖掘其闪光点。

二、注重生活应用,运用多媒体

现在无论哪个科目的教学都主张生活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广泛地运用到每天的生活中去。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例如,当学生遇到商家打折促销的情况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所学的计算和统计知识加以运用,算出商家这样做是否亏本,能够赚多少。又比如某幢大楼正在建设,在注重生活应用的培养加强之后,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在脑海中模拟出大楼的模型,估算其边角的角度,并且自己给自己提问,自己解答。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的关键。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图片、视频、模型等多媒体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引进多媒体技术,并应用多媒体教学,其带来的优点也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化、立体化,在几何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有书本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又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作为辅助,使单调的课堂增添了不少趣味。学生学得更加扎实,老师也教得更加轻松,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减少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增加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好动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一种数学活动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这一教学原则,要注重实效,尽量避免形式化。例如,在讲“菱形”的第二个判别方法时,让学生动手制作探究活动的学具。制作要求: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该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口头完成证明。学生继续转动木条,教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橡皮筋围成的四边形再具备什么条件就可以变成菱形?通过制作木条,即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又为菱形的第二种判别方法的探究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学生经过实验操作猜想:当木条互相垂直时,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四边形就变成菱形。让学生根据猜想尝试证明。教师待学生充分探究后,请学生上黑板展示证明的方法。通过对猜想的论证,进一步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体现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推理的必要性,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推理是得出结论的重要手段。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回答问题,区别只是问题的层次高低而已。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善于从教学氛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思维等因素中探索,创设多种情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数学课堂一定会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1]施建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 -2011年24期

[2]苏文芳.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尝试.《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4期

论文作者:高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论文_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