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论文_张鲜花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论文_张鲜花

张鲜花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尚德小学 广西 南宁 5306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施,它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还能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60-01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质量,就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相关的语文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地加强对语文朗读的教学,从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一、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等因素影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自己的学模式进行创新,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不 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更不能有效地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情感。此外,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一般都是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这样并不能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进一步地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2]。

(二)朗读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阅读的内容比较单一,所以这并不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在对朗读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甚至部分语文教师对朗读以及阅读方面的内容并不重视,这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不利于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他们不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他们主要要重视学生的读音和生字一些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很少会设置朗读教学时间,他们会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去进行阅读,但是由于教师不能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这并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更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在上课前要让学生进行预习

要想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在上课之前,加强学生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朗读,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去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还可以带领学生对要学习的语文内容进行阅读,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桂林山水”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上课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和预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有一个足够的认识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在讲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在让学生带着感情对这篇课文进行阅读,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强学生对“桂林山水”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有效地分析,不断地激发语文朗读和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二)加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知识进行理解,更不能有效地锻炼思维。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语文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在这样的阅读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对相关的语文进行整合的,还能有效地理解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此外,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归纳和总结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圆明园毁灭”的课文主题,将课外不同类型素材引入课中,加强学生对不同素材的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所以,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加强学生对具体阅读知识的理解和积累,不断地引导班级学生进行课中合作以及朗读表演,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深化把握重要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加强学生对具体语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3]。

(三)多开展开外朗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具有好奇心强等心理,所以相关的小学生语文教师要想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首先就利用课外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培养要求,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的目标,不断地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具体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地引领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对语文的阅读内容进行理解,进而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提供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地改革,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阅读兴趣,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春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探讨[J]. 中华少年, 2018(35):86-86.

[2]张春惠.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新智慧, 2019(7):136-136.

[3]赵娥红.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探讨[J]. 好家长, 2018(51):168-168.

论文作者:张鲜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论文_张鲜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