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线描画能力的策略论文_刘梅

提高小学生线描画能力的策略论文_刘梅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潭岗小学 510430

摘 要:线描画是指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结构的绘画方式,是会说话的艺术,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效果。在课堂中教育学生如何获得和掌握线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让他们通过学会欣赏线条、画各种各样的线条、用对比的方法画线条到运用线条进行主题创作,逐渐地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线条 对比 审美能力 表现能力 审美意识 想象能力 创造能力

线描画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线条作画,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德国艺术家保罗曾经说过“用一根线条去散步”,告诉我们用线描的绘画过程是充满快乐和趣味的。线描不仅可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了解线描画,感受线描画的美,从简单的线条练习到主题性创作,不断地大胆尝试,使学生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空间。根据本人的实践与探索,以下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线描画的能力。

一、欣赏线描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其实是在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引导下对现实或艺术中实物对象进行审美发现、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的能力。通过欣赏传统线描画作品和现代经典线描画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欣赏传统线描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线描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指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以线造型作为抒情写意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线条的运用到隋唐已达到了顶峰。唐代吴道子作品《八十七神仙图》,线条流畅,有刚劲圆转的力度,因他画的飘带如风吹动一样,后人用“吴带当风”来评价他的作品。曹仲达是南北朝北齐画家,他的作品衣服皱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用“曹衣出水”来评价他的作品,如作品《维摩演练图》。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所运用的线条,连绵不断,悠缓自然,具有非常均和的节奏感。线条坚实有力,深入灵魂,他的线条被称为“春蚕吐丝”。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服饰都用中锋细笔勾勒,顿起顿收,笔势转折刚正,如以锥镂石,唤起挺劲有力之感。通过大量欣赏传统的线描画作品,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加深对线条这一艺术语言的理解。

2.欣赏现代的不同风格的绘画大师的线描画,在欣赏中学会去发现。

现代卢远光的线描画作品,他采用了装饰绘画的手法来表现题材,其中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点、线、面的运用。感到既有浓郁的图案装饰味,又有强烈的艺术节奏感,加上夸张、变形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传统的写实线描相比,卢延光的线描更具现代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不同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虚实、疏密等线条的运用。通过接触经典作品,开阔眼界,有利于学生能更加敏感地感知和选择线条,并运用到自己的线描画作品中。在欣赏和感知中领略到线描的魅力,在欣赏中学会发现艺术家对线条的处理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线条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现代卢远光的线条注重点线面的运用,有很强的装饰性。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现的线条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对提高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画各种各样的线条,提高表现能力

线是线描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线条练习是线描画的基础。对初学者来说,画线能力的获得确需严谨的训练过程,基本线条练习必需下大功夫。通过各种各样的线条练习,提高学生画线的表现能力。线条的练习可分以下几步完成:

1.基本线的练习。

初学者在进行线条练习时,往往把线条画得歪歪扭扭,不太工整,线描画是最讲究线条的整齐、美观、流畅和纹样的工整,每一条线的错综衔接都要到位。在画线时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画线条马马虎虎,常常把线条画得飞出界外;有的学生画一根线条,反复在那根线条上多次重复;也有的学生画一根线条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这很明显是用笔不够肯定,心不够静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为学生提出了一个用笔的秘诀——“心静,手稳,运笔要慢,就像牵着线条去散步”,来帮助学生掌握线描的用笔方法。每当学生在画线描出现这些问题时,就让他停下笔,用心默念三次用笔的秘诀,再拿起笔进行各式各样的线条排列。

线条的练习需要坚持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不同线条的练习主要包括对直线、曲线、弧线、椭圆、正圆、不规则线、长短线的练习。提示学生注意线的平行,用笔均匀,运笔要稳要慢,线条之间距离要相等。在课堂的线条练习中,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检查,挑挑毛病,看看哪跟线条画得不好,毛病出在哪里?下次画线的时候要注意。经过反复的练习,画出来的线条肯定而流畅,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2.线条的组合练习。

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线条的组合,让他们体会直线、曲线、弧线,以及折线、斜线、流水线、弹簧线等的巧妙组合,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和纹饰。点和线的组合,点运用得巧妙,就如一首曲子中跳动的音符,线就如曲中和谐的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线条组合方法,自己再进行练习,这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些同学觉得线条练习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必要,这主要是还没认识到线条的重要性。事实上无论画小的图案、大的场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最基本的线条组成,画面氛围的控制与不同的线条画法有着紧密的联系。线条的疏密、倾斜方向的变化,不同线条的结合,运笔的急缓都会产生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看谁画的线条组合最好,有哪些不一样的组合方法,相互交流学习,增加积累,便于以后在创作中的运用。

学生通过大量的基本线、线与线的组合,以及点与线的组合练习,能提高他们对线条的把控能力,从而提高线条的表现能力。

三、用对比的方法画线条,增强审美意识

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培养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它要通过人们的不断启发和长期的训练、熏陶的教育过程使之逐渐获得美感能力,这种美感能力由少积多,学生的审美意识就会不断加深。

1.掌握线条的对比方法。

在线描画教学中,教师采用显浅易懂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线的对比,从而使他们懂得运用线的对比关系来表现对象。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初学者从画叶子开始进行线描画的训练是最容易接受的。叶子的形状简单,本身也有纹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示学生:叶子的外形和主要叶脉可以用粗线条表现,里面的纹理可以用细线条表现,使线条产生了粗细的对比,还可以在叶子上添加粗点和细点的对比。这种简单明了的对比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和掌握,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2.掌握灰调子的处理。

一张精彩的线描画作品,取决于画面灰调子的处理。线条的疏密组合能形成灰调子,当线条排列越密就形成一种深灰调子,反之就形成一种浅灰调子。这种灰调子在黑白灰对比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生学会用稀疏的点或线表现浅灰色,密集的点或线来表现深灰色,用细疏的线条来表现过渡色(中间色),用粗密的线条来表现厚重色,用平涂或留白来表现黑色或白色。在课堂教学中,灰调子的处理也是一个难点,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做到胸有成竹。

线描画作品中除了“线条”这种绘画元素,“点”也可以表示出黑白灰的对比变化,如规则的点组合、不规则的点组合、各种不同点的疏密变化的组合。有秩序、有疏密的线条彼此穿插,通过点、线、面的灵活组织运用,使画面形成对比的关系,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和形式感。通过用对比方法画线条的反复练习,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用线描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主题创作,培养创造能力

1.在说画中想象构图,选择主题。

在作画前通过说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引导就能表现出来。在画“叶子”时可启发学生想象:你表现的叶子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能把叶子赋予生命吗?学生通过讨论能获得成功感和绘画的激情,插上想象的翅膀。马上就有学生说:“在叶子的周围画上一群蚂蚁,就成了蚂蚁搬树叶。”接着有学生说:“在叶子的上面添加蜗牛,叶子便成了蜗牛的家。”“把叶子画成一条魔毯,载着我们飞向蓝天。”“在叶子上面画上毛毛虫,叶子便成了毛毛虫的食物。”等等。学生通过自由的想象空间,并借助各种点线面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怀,为主题创作打下了基础。

2.在欣赏中想象构思,体会主题。

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有独特的造型语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去体会作品的内涵,去体会通过点线面的变化能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想象出可能发生的事,想象出各种的形象。孩子具有不受常规约束的丰富想象力,经过引导就能表现出来。在引导学生画“面具”时,作品的表达离不开“脸”。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到中国京剧中各种各样的脸谱,再欣赏中外各国的奇特面具,从中启发学生:如何将两种不同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变成我们心中的面具。通过学生小组探讨和老师的点拨,体会到面具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形象,通过想象和夸张的变化,和点线面的运用,能表现出千奇百态的艺术形象。

3.在命题画中想象构思,提升主题。

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在生活中要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并将这些积累下来的经验储存下来,才能在命题画中,有选择地入画。如画“未来的太空”,启发学生抓住“飞行器”的造型、原理、应用等方面的描绘,表达对“太空或外太空”的展望。有的学生想象构思是“工程师飞行器”,只要按一下按钮,飞行器就能启动,它长长的手臂能在几分钟之内,自动把地球上的房屋搬运到太空来。还有的学生想象构思了“蛙形垃圾回收器”,蛙形垃圾回收器的能源来自光能,在吸收光能后转化成动力,清理太空中的垃圾,并通过处理释放出有用的物质,使人类在太空中来回自由,生活舒适。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只要适当地点拨就能释放出来。通过用线描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主题性创作,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小学线描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复杂的绘画线条化简为常用、简单的符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学生通过线描画的学习,既能感受到线条带来的美的陶冶,又能从中学会精细、概括、夸张、疏密、对比等艺术表现手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运用线条绘画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能尽情地表现,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线描画作品来。

参考文献

[1]李于昆 现场:国家美术课程改革访谈录[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7。

[2]尹少淳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1。

[3]陈卫和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论文作者:刘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生线描画能力的策略论文_刘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