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论文_林宁宁

对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论文_林宁宁

广东凯誉设计事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在工民建施工的发展中,地基处理问题得到了越多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软土地基的处理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切实的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才能为工民建的施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后期施工作业的安全有序。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特点谈起,对在工民建施工中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的工民建施工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应用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成就斐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如此利好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工民建领域也得到了极为长足的发展,全国各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工民建施工来说,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其极为重要、不能忽视的施工环节,只有切实有效的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才能进一步确保工民建项目的建设质量,减少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营造安全、良好的施工环境。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是一种特殊的淤泥土质,它具有一定的流变性、触变性、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当工民建项目的地基受力层主要为软土时,此时承担受力的软土层就被称为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具有渗透性差、压缩性强、承载力小的主要特点。软土层的渗透性差主要体现在水渗透上面,一般来说软土地基基本上无法实现水渗透,因此在当民工建项目的地基建设产生积水时,就必须要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排水作业,如果前期排水作业落实不到位,那么极易造成后期地基的沉降,不利于工民建项目的正常开展;软土地基的主要构成是饱和粘土,因此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一旦外部压力过大,就可能诱发软土地基的变形,导致工民建项目的地基建设出现缺陷和不足;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因此承载力较小。当上层建筑的压强过大时,有可能会对软土地基的整体结构造成破坏,让周边原本固态的土地与软土产生融合,让软土地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软土地基的处理难度。

二、在工民建施工中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依照上述软土地基的特点来看,在工民建项目的软土地基建设中,最常见出现的问题是软土地基的变形和沉降,而这两者刚好是工民建项目地基建设中最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才能确保工民建项目的施工建设能够按照既定计划有效开展,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系数,提升工民建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软土地基在类型和特点方面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当地软土地基类型的勘探和分析,根据不同的软土地基特点,选择适当、高效的地基处理技术,来进行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进一步减少软土地基的变形和沉降,增强工民建地基作业的安全系数,确保工民建项目保质保量圆满完成。

三、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

1、深层石灰搅拌桩

当工民建项目的地基建设处于软粘性的软土层时,采用石灰作为固化剂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软粘性软土层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当石灰与其搅拌混合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起到土层硬化加固的效果,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有效改良。

第一,材料要求。

在进行搅拌主材料石灰的选择时,应该选择杂质少、纯净度高的石灰材料,并且石灰材料的颗粒度要进行精准控制,石灰材料要经过细磨后才能投入使用,石灰的最大颗粒直径不能够大于2mm,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搅拌的均匀性,避免石灰在桩体中的聚集。同时为了确保石灰材料的品质,石灰中氧化钙与氧化镁的含量不能小于8.5%,石灰材料的储存时长不应该高于三个月,以防其活性降低。

第二,施工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进行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施工作业之前,要在一些地表层硬壳较为薄弱的部位,加设砂石、砂砾作为铺垫,增加薄弱部位的受力面积,为施工机械的运行营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同时还要将工程作业相配套的空气压缩机、钻机、搅拌钻头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根据施工场地具体地基土的力学指标和化学数据,来进行掺灰量的确定。依照工程项目的规模和质量要求进行桩柱长度、数量、截面的合理选择。

第三,施工要点。

深层石灰搅拌桩作业的施工应该先进行桩体的对位,桩体位置确定好以后,再依次进行桩体的下钻、钻进、提升等作业步骤。各桩体间距的位置是依照地基结构的整体承载力来确定的,它要满足工程项目的力学要求,确保地基受力的均衡。然后施工人员可以依照桩间距的位置来进行搅拌桩数量和软土加固范围的划定。一般来说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桩柱直径应该维持在0.5m-1.5m之间,桩间距因该维持在1m左右为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搅拌桩的承载强度。在具体的施工中,空气压缩机不需要设置较高的压力,避免风力过强对石灰材质产生不利影响;钻机在运转的过程中应该满足相应的耐压要求,借助相应的施工载体进行钻孔作业,桩孔位置应该稍低,与地基水泥浆面维持1m左右的安全距离;在搅拌钻头的施工中,当钻头提升到距地面30cm-50cm的距离时,应该停止喷粉,避免石灰粉粒的外溢,减少施工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2、深层水泥搅拌桩

当工民建项目的地基建设处于淤泥土质、粉土、泥炭土等软土层时,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水泥与淤泥、砂粉的深层搅拌,可以改善软土地基的构成,在提高软基硬度的同时,提升地基的强度。

第一,试桩作业。

在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时,应该先进行试桩作业,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试桩作业,才能确定水泥搅拌桩施工中的水灰配合比、搅拌次数值、泵送的时长和压力、下钻与提升的速度等。试桩作业能够为后续大规模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提供精准的数据指导,提高后续作业的质量水平。在试桩作业中,每个标段的试桩数量不能少于5根,只有在试桩获得成功以后,才能正式展开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建设。

第二,施工准备。

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做好施工场地的清理,扫除相应的杂物,对场地的低洼不平处进行回填。统一采用级别为32.5的合格硅酸盐袋装水泥作为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品质达标。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基本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施工机械的运转性能良好。

第三,施工要点。

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流程基本如下:1、进行桩位放样;2、确保钻机就位,依照桩体的位置进行钻机的检验和调整,并且采用正循环模式钻进至工程地基的设计深度;3、钻进到达设计深度后,打开高压注浆泵,采用反循环模式展开提钻作业,并喷出相应的水泥浆液,直至到工作基准面0.3m以下;4、再采用正循环模式,重复下钻搅拌并喷射水泥浆液至设计深度;5、采用反循环模式提钻直至地标,完成成桩;6、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水泥搅拌桩的施工。一般来说,在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时,其中的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45-0.5之间,水泥的掺量应该达到12%,每米的掺灰量应该维持在25kg-46kg之间,高效减水剂在搅拌物中的占比应该达到0.5%。在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时应该利用吊锤和钻杆作为基准,对搅拌桩的垂直度进行精准的控制,确保桩柱位置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多元,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软土地基问题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技术、科学的方法进行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进一步提供工民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赵国庆.基于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7):242-243.

[2]王颖.试析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J].居舍,2019(19):60.

[3]谷峰.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风,2019(18):109.

论文作者:林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对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论文_林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