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践_企业经济论文

提高企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践_企业经济论文

提高企业素质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概念性研究,并以工业企业为代表,从“素质”的基本词义入手,较详细地讨论了个体人的经济行为素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讨论了企业的“内涵”、“活力”和“整体素质”等词的含义,还推荐了各词较适宜的使用场合。第二部分侧重于应用性研究,为着将概念形象化,建立了“素质框架”和“内涵塔”的逻辑模型,然后总结了十余年的管理实践,具体讨论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 企业素质 内涵 活力

【作者简介】原道谋:男,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常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马瑞瑾:男,河北机电学院副教授。(邮编:050054)

一、个体人素质的基本概念

设所研究的企业是工业企业。该类企业本是一个无生命的“人——机”系统,可是,在有生命的人驾驭下,却能在经济社会中表现为一个恰似有生命的机体:对内具有生存、生计等整体主观意志;对外存在着服务和质量等社会客观行为。因此,为便于深入研究,可按仿生学原理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人格化假设,以期通过对企业经济行为的主体——人的素质研究,延伸出企业“整体素质”、“内涵”和“活力”等基本概念。

素质一词的广义概念为“事物的本质”。个体人完成某项行为的本质,取决于与本行为相关能力的生理机制。故人的行为素质是对人“先天解剖生理特点”的抽象,是一种更加简明扼要,更加便于分析评价不同个体或群体间行为能力差异的抽象。由此可按素质词义拓展出以下五项基本概念。

一是素质的先天性。一切有生命体或无生命体都由一系列先天元素所组成,从而决定了其先天禀赋,并称之为先天素质。

二是素质的后天性。有生命体的先天素质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训练或矫正而改变其某些已有特征,形成新的禀赋。无生命体亦是如此。这类素质称为后天素质。

三是素质的综合性。人某项行为的客观表现,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分性。这类素质称为综合素质。

四是素质的相对性。素质高低是一相对概念,并以其符合人为目标的程度来评价。只有事先界定(或约定)了评价目标,方能制定评价的相对标准。

五是素质的不相干性。构成某项素质的各要素之间,由于受到生理因素制约,既相关,也不完全相关。例如先天性的聋与哑具有相关性,后天性的则不具有相关性。正由于这种不相关性,方使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生理机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或专长。

二、人的经济行为素质

1、人的经济行为能力

人为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皆需具备一定的能力。例如,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具备的环境辨识与谋生能力,称为劳动能力;为提高生活水准或生存价值而具备的总结经验与改造环境能力,称为学习能力;为参与社会化大生产而具备的从事组织协调与人际交流能力,称为管理能力。上述三类能力既是个体人行为素质的客观反映,也是群体人生产经营活动的素质基础。

2、人类素质构成的生理机制

人的基本能力除来自机体生理机制和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在于人是具有某种不变思维结构及可塑性的高等动物。智慧的素质即建立在这种不变思维结构及可塑性的生理基础上。现做以下讨论:

一是关于不变思维结构的机制。独立的个体人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也存在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边界。表面看来其外部环境同一切无生命系统一样,泛指来自身体边缘外的所有客观存在。然而对具有高度思维逻辑活动的人而言,更重要的区别还在于这一外部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模拟环境”,亦即通过生产、文化与信息交流等活动而由大脑重现的外部环境。

形成这一特殊环境反映的生理机制:不同个体人在观察同一客观存在时,由于生理禀赋和所处时空层次不同,接受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也各异。对正常人而言,只要其差异可缩小到略而不计的程度,即视同识别了一个共同的环境。假若差异已达到十分明显的程度,就产生了对误差辨识和素质高低的评价问题。

进一步的分析是:反映于人类感官的外部环境,在提供有用信息的同时,还混有形形色色的噪音,欲从中提取有用信息,需要一定的生理功能,即识别信息的技巧。

形成这种技巧的过程是:

信息源→信息通道→译码→处理→编码→行为

其中,信息源是提供信息与噪音的源头,信息通道可以是直接的观察与感知,也可以是通过信息媒介(如语音、图象、文字等)而间接传递的感知。但是无论直接或间接传递,都要借助于被接受者可理解的“密码”方能输入到内部环境。对密码的译码、处理和编码过程属于接受信息的技巧,对信息做出反映或产生相应行为的过程即属思维技巧。显然孕育于母体中的胎儿不需为生存而思维,故无须具备这种技巧。而出世后的婴儿及其以后的一生,却需不断形成和发展这种技巧,久而久之,就演进为某种不变的思维结构。

二是关于可塑性机制。婴儿一出世即具有某种程度的学习禀赋,因此,能通过实践反馈与感知,而不断认识周围的环境,并逐步提高识别环境密码的技巧。

人在达到一定智力水平之后,不仅能探测和识别新的密码,还能据此识别和推测未来环境变化的趋势,由此产生了认识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每完成一次成功探索,便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逐步形成了会进行有目的思考、行动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统称为智力。由智力产生了规范自我的约束力和创造力,据此可以纠正失误行为,塑造理性行为,亦即具有可塑性。

上述从接收信息到形成智力的生理机制,因人而异。由于智力要以既往的认识为基础,所以掌握人类共识密码越丰富,则认识新事物、探索新科技能力越强,智力也越高。于是,不同个体人之间的素质便拉开了明显差距。

3.人的生产活动素质

前面将人为谋求生存而需要具备的能力概括为劳动能力、学习能力与管理能力。现将与这三类能力相对应的素质分别称为生存素质、存量素质和激励素质。正如三类基本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样,三类素质之间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分述如下:

一是生存素质。它包含着构成人类素质的基本生理机制。而且时代不同,其水平也不相同。例如:原始人为生存而需具备的素质与现代人之间显然存在着很大差别。随着社会化生产需要的知识量与日俱增,现代人生存素质中智力所占比重已远非原始人所能比拟。

二是存量素质。是指人类认识不能直接感知事物的智力水平。这是一种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抽象思维能力。

当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现外部环境的不同领域之间,其密码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同时,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不在局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开始精神与文化上的追求。利用密码间的相似性,便能使这种需求成为可行。尽管技术手段与模拟的保真效果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替代法产生同一感官效应,称为“重新辩识”,由此可知,从生理机制的角度,密码储量越大、探索新密码机制越强的人,其进行抽象思维的素质便愈高。

三是激励素质。是人类进行高层次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的生理机制。其所运用的媒介便是文化和科技知识。

高层次的知识传播过程,先从创立新知识开始。某一具有较高存量素质的人,在一定条件激励下,会爆发出创造性,破译出某些超直觉事物(例如放射线)的密码,并使该事物成为可知。除此之外,尚能运用其所破译的新密码,辅之以所掌握的原有密码,对这一新发现进行编码,以期达到对该事物进行记载和传播之目的。传播的过程就是由另外一些素质水平相接近的人,对接收到的上述编码进行再解释和再加工(主要是在可接受程度上的通俗化),然后通过更广阔的信息通道(如学校)的再扩散,而使其他人获得理性上的再现。在该传播过程中,个别接受者甚至能突破原发明人的水平,编译出新的密码,生产出新的知识产品。

人际间的信息交流,正是在这一超直觉认识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通过信息交流,使个别人的发明、发现成为公共财富,使幻想成为新产品,使社会化大生产活动能协调而有秩序地进行。这是一种在超直觉水准上的互相激励过程,具有可从事这一激励过程的人,必须拥有可互相理解的共同语言,亦即具有相近的激励素质。

三、企业的经济行为素质

1、企业的内涵

“内涵”一词原为事物各项本质属性的总和。企业的经济行为素质源于个体人的素质,又高于个体人,所以用“内涵”来概括企业的经济素质更为贴切和深刻。

展开研究,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广义的“人——机”系统,工业企业更不例外。从系统的观念出发,企业的经济行为素质是该系统所包含全部生产要素素质属性的总和,特别是组成该企业的群体人素质属性的总和。显然,在由群体人组成的系统中,都存在着“群众和领袖”的关系,所以,企业最高主管的素质对该企业内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现代工业企业而言,其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因此研究企业内涵,也必须从生产力入手。现代企业的生产力可区分为三类:一是现实生产力,即已经形成并正在完成实际物化过程的生产力;二是潜在生产力,是一种已具备形成某种现实生产力的基础而尚未被发现或运用的生产力;三是条件生产力,是一种以现有生产力诸要素为载体,需在一定环境因素作用下方可转化成潜在生产力或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因素。

从企业运行的横断面分析,这三种生产力之间恰似一个以现实生产力为首环,潜在生产力为中环,条件生产力为末环,互相搭接、首尾相连的“三元”形链环。

这种结构模式说明,三类生产力之间既可通过正反馈互相激励,使企业内涵得以充分发挥;亦可通过负反馈而互相制约,使企业内涵受到抑制。例如,两个具有相似内涵的企业,一个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好的外部环境,则不仅其现有的潜在生产力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条件生产力也能通过转化成潜在生产力而随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转化结果,发挥了企业原有内涵,提高了企业现时内涵;反之,现实生产力亦可降低为潜在生产力甚至蜕化为条件生产力,非但使企业原有内涵不能得到发挥,反而降低了现时内涵。

从企业历史的纵断面分析,这三种生产力间互相转化的轨迹颇似一个螺旋线,每完成一次正向的循环,都使企业内涵达到一个新水平,其轨迹具有上升型螺旋模式,反之则呈现下降型螺旋模式。由此可推知企业内涵是一个动态概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提高企业内涵”的经济发展方针应是一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企业基本管理方针。

2、企业的活力

首先引入“机制”与“活力”的概念。

“机制”一词是指事物在自然规律或人工(主要指政策)影响下运动行为的过程及其必然结果。

“活力”一词则指企业系统中做为一个有机体之“内涵”和“机制”协调矛盾、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企业素质的深层次研究,不能回避经济系统的矛盾。因为在社会大经济系统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正如不能切断脐带研究胎儿,也不可能割裂企业的外部环境而单独研究一个具体企业。所以应将企业视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经济系统,要用矛盾对立与统一的概念来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素质。

任一规模经济系统的运行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表现为数量化的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来自宏观调控部门(如政府)的可控调节目标;二是做为本企业在内部调度指令下实现自我平衡的自动控制调节目标。由此可知经济系统的素质是达成运行目标平衡的手段,而运行结果相对预期目标的偏差则是对其素质评价的标准。从而产生了经济目标设定的两重性问题:

一是客观性,即目标设定应符合社会(国家)期望。

二是主观性,即经济目标的设定应符合自身运行机制。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决定了经济目标的非唯一性,因此,必须建立较高层次的协调与统一概念。例如多、快、好、省的经济目标就具有非唯一性,为达成该目标需将高度的经济素质与高度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加以运作。不言而喻,不同规模企业系统的组合,都离不开处在一定时间、空间与数量的群体人及其带头人,这意味着仍可运用仿生学的观点,对所拟研究的企业系统进行人格化假设,直接使用对人体新陈代谢与素质构成进行综合评价时的概念与术语——“活力”,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对企业经济行为素质研究的难度。

3、对企业活力的说明

“活力”一词多用来区分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在体力、精力、劳动技巧和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差异,其具体内容多视所拟说明的对象而定。

企业行为人格化后,其活力的源泉来自组成该企业职工(特别是经营者)的群体结构。从而使企业活力与人类活力之间建立起一种行为相关而实质不同的概念性联系。例如,如何保持自我平衡的机理,便是其中之一。自我平衡能力是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本能。人类的自我平衡能力最为完善,并主要由两类平衡机理所构成:一类是受体神经支配的主观可控平衡,例如保持身体在动态或静态下的形态平衡:另一类是受内脏神经支配的非主观可控平衡,例如保持脏器功能的协调平衡。

企业的自我平衡能力也由两类机制实现,一类是完全受人主观意志支配的可控平衡,例如积累与消费的平衡,另一类是主要受市场机制支配的非可控平衡,例如产出与消费的平衡。

对人与企业的自我平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将发现人类能较好地运用自己的可控平衡能力去实现企业的可控平衡,可是极难实现企业的不可控平衡。这因为经济现象不能象自然现象那样,可在人为条件下使其重演以探索出相关因素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以仿生学的理论概念来拟定企业活力的确切含义。

例如,有人认为企业活力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观念,就是因为在概念上将有生命的人的活力与无生命的企业的活力完全等同起来。持这种观念的人,希望企业能象人一样,只要生存所需条件能得到保障,就会自行繁衍生存。事实上,无论外部环境多么优越,企业也只能通过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存在与发展。

与此相反,也有人对企业活力有不以为然之感。这因为在概念上将人的活力与企业的活力完全割裂开来。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人们无力将濒于崩溃的企业救活。事实上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困难,人们仍可动员企业的内涵,使它象人一样,在重病之时依靠医疗的帮助,在自身生机的主导下而康复。

总之,用“活力”一词表述企业协调矛盾、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象用“内涵”一词来表述企业内部的禀赋那样贴切。然而都有利于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身行为与企业行业的客观联系,调动企业内部与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创立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各种机制与内涵。

四、企业的整体素质

任何一个企业系统都由若干部门组成,其中“部门”系指该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职责的单元。

企业系统(大企业、公司、集团、行业等)的整体素质取决于构成该系统基本部门的内涵及其互相合作与制约的运行机制。现实企业的内涵及机制中,与市场运行大机制不相符合之处,就形成了矛盾,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中存在的矛盾主要有三大类,即素质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机制性矛盾。在这三类矛盾中,每一类矛盾皆与其他两类矛盾的素质相关,这意味着以上三类矛盾都不是独立的。所以,找到矛盾并不意味着找到了形成问题的本质原因。

若将上述三类矛盾视为企业缺乏活力的综合反映。同时将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视为经济统一体,则形成上述三类矛盾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经济素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和经济运行机制素质之间互不适应。于是可仿照对个体人素质的研究方法,将该经济系统中的经济要素质与个体人的生存素质相对应,将社会科技文化素质与个体人的存量素质相对应,将运行机制素质与个体人的激励素质相对应,则可将对个体人经济行为素质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对企业整体素质的研究中来。现分述如下:

一是经济要素素质。经济要素的划分方法直接取决于其边界区划。例如,从运行过程角度区划,可分划为生产素质、流通素质、分配素质、消费素质和积累素质;从经济行为主体的角度区划,可分划为企业素质、市场素质和用户素质;从产业构成的角度区划,可分划为第一产业素质、第二及第三产业素质等。显然这一系列的素质研究都可归纳为企业的“生存素质”研究。因此,尽管边界的区划方法不同,但是构成基本区划单元的经济要素素质的密码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谓经济结构,正是这些要素按不同方式排列的有机组合。

二是经济系统的科技与文化素质。该项素质是指该系统所处社会区间科技文化的存量及其变化的流量。此时的存量是指系统素质在某一时点上的相对水平,所谓流量是指系统素质在研究时间域中的成长速率及趋势。存量的增加与流量的提高都是经济系统在良性轨道上运行的重要参数。

三是经济运行机制素质。该项素质可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层,它指该系统对市场机制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系统稳定运转与持续增长的基础。该层次的理想状态应相当于控制论中的自适应系统。素质的高低按自适应系统的控制品质评价;

第二层次是指企业外部环境层。它指该企业系统接受人工调控的能力,亦即借助外部政策、金融、税收等手段对本企业要素存量与流量实施调控的响应品质。第二层次的理想状态相当于控制论中无静差反馈系统。其品质以该系统对外部指令信号接受与响应的偏差来评定,系统各部门对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综合调控能力和响应水平,构成了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正是依托这一整体调控能力,方能实现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综合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在素质、内涵、活力和整体素质等各项词义之间,尚缺乏一种有章可循的划分方法,加之在使用场合上亦有泛指与专指的差别,更增加了区别的难度。例如,在某种场合下可使用“某人整体素质很高”的评语,另外一种场合也许会使用“某个企业集团的素质很高”的评语。究竟孰是孰非,则不在于用词,而在于场合。若前者用作对个体人各分项功能(如德育、智育、体育)的素质评价之后,再加以整体评价;抑或对该企业集团所属全部企业首先进行单一评估,然后用其做为该集团整体素质评价的基础;则皆无可非议。

比较客观的方法是可参照大系统的“分解——协调”技术来界定各相关词义的定义域。思考的逻辑程序是:

1、首先界定所研究系统的范畴, 当该系统可划分为符合目标任务的基本单位时,则可将此基本单位的先天禀赋称为“素质”。

2、由若干基本单位有机结合构成的系统, 在对其进行总体属性分析时,适于使用“内涵”一词。

3、若对具有三个(或以上)层次的系统进行分析时, 其最高层次的综合禀赋宜使用“整体素质”一词。

4、当对系统内外部环境进行总体评价时, 为突出内部环境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或响应水平,以使用“活力”一词较妥。

标签:;  ;  ;  ;  ;  

提高企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践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