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王连成

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王连成

黑龙江省六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其结构应用的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尤其是现阶段建筑种类及形态多样化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项目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在实际中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来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特点及要求,指出了其施工技术的内容,并详细的分析了在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此来保证施工的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特点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实际特点来看,其一般厚度要高于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其厚度一般在80cm以上,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所需材料量较大,因此在施工中其工期要长于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由于其材料中的水泥具有一定的放热性质,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注重对施工技术的使用,以此来避免其浇筑的过程中出现结构变形的情况,否则会严重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

二、浇筑技术的施工要点

1、浇筑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的水灰比对其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要以施工要求及工程特点为基础来制定科学的水灰比,保证混凝土配制的合理性。通常,在浇筑所使用的混凝土成分之中,混凝土的主体为水化热较低的粉煤灰水泥,以防止浇筑放热影响结构强度。同时,在配比之中,混凝土内骨粉的比例应该占总体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中其水化热问题是影响其施工技术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降低水化热所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配比来改善此种问题,一般可以应用矿渣水泥来进行施工作业,其水化热相对相抵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2、施工工具的前期准备

首先,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所有设备都维持良好的状态;其次,现场施工人员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以及初凝和终凝时间向混凝土供应单位提出要求;最后,对施工现场的水电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其需要进行一次性浇筑施工,因此要确保现场的水电不存在故障或是隐患问题,并且对于施工现场需要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及巡视,确保在发现事故问题后可以及时采用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施工重点

在我国当前的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之中,建筑施工部门使用较多的两种施工方式分别是分层浇筑法和推移浇筑法。分层浇筑法主要是指在施工之中,浇筑作业分层进行,以保证浇筑作业的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浇筑的连续性。连续浇筑可以避免在浇筑过程之中出现混凝土接缝,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其次,在浇筑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同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决定了在工程的进行之中不同的摊铺厚度。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主要是由混凝土自身的和易性以及振捣作用所决定的。除此之外,浇筑混凝土时的运输方式也要求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摊铺厚度,泵送方式要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超过600mm,人工运输以及浇筑混凝土时,要求摊铺厚度不能超过400mm。在浇筑之前,混凝土要进行搅拌以保证原料混凝土与加入的骨粉以及粉煤灰等材料的均匀混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非水泥材料的加入,最终用于浇筑的混凝土之中,水泥的量并不大,因此要求更长的搅拌时间,在一般的搅拌工序之中,施工人员要求进行30分钟以上的搅拌,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混合均匀。第一层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施工监理人员要对其浇筑的质量进行检验,在检验其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之后,才能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作业。同时,第二层浇筑应该在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为完全凝固之前进行浇筑作业,并且,各层的施工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长,不要超过混凝土层的初凝时间,以保证浇筑作业的高质量完成。除此之外,在分层施工的进行过程之中,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浇筑表面不存在阻碍浇筑作业的杂物。如碎石等影响浇筑质量的杂物,在进行第一层的浇筑之前要保证将浇筑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均匀露出待浇筑的表面和骨架。在浇筑作业的进行过程之中,要保证浇筑作业从建筑的短边开始,正确的浇筑工序对于建筑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除此之外,在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之中为了后期施工的便利,一般会在混凝土结构的边缘预留水平施工缝。在水平施工缝的后期处理之中,加入处理不当,施工缝的邃户爱会造成后期工程的无法顺利开展,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水平施工缝的处理之中,施工人员应该注意在浇筑之前,为了浇筑结构的强度以及浇筑质量,可以在将骨粉均匀的露在混凝土的表面,并将工程之中的杂物比如结构表面的小石子等进行清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浇筑。分层进行浇筑时,为了水平施工缝的成型,可以在本层混凝土初凝之后在本层表面进行湿润,然后进行下一层的浇筑。

4、施工养护

在浇筑施工后必须要进行养护来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变形等情况,其通常是洒水养护及保温养护。保温养护一般是在浇筑完成后对结构进行保温处理,混凝土在浇筑之中会产生水化热,假如处理不当,其放出的热量会造成建筑温度的迅速变化,进而影响浇筑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强度。因此,为了保证施工之后,建筑的强度不会因为水化热而降低,可以在施工结束之后对混凝土浇筑结构进行保温处理,防治结构表面的温度急剧变化,影响结构的成型和强度的保持。在实际的温度控制之中,施工人员一般在施工完成之后将结构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并保持二到四周,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顺利成型,避免出现开裂现象。洒水养护主要是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喷水,以此来避免其结构出现干缩裂缝。水分的快速散失也会影响建筑的结构强度,因此,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之中,保湿法处理一般是将所浇筑的结构放置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之中,防治水化放热使得建筑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从而是结构的表面出现裂痕,影响结构的使用强度。除此之外,在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铺设塑料等遮盖物也可以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度,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等现象。除了保温法和保湿法之外,在现代的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之中还会使用降温法来实现对结构内的养护。

结语:以上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特点从多角度对其施工技术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在实际的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劭锋.浅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7);

[2] 张玉清.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浅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00016-00016;

[3] 吴宇.基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309-00309.

论文作者:王连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论文_王连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